<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江楊市場里有位“萬金油”警官,助力銅川路水產市場平穩過渡

來源:上觀區情2018.3.23

摘要:銅川路水產市場遷移過來之后,不少商鋪當時不能適應新市場內的管理,抵觸老陸提出的市場守則。但是老陸總是懷揣著一份屬于人民警察的堅守,鍥而不舍地不斷與他們溝通。

下午3點的江楊市場里人聲鼎沸、車來車往,一個忙碌的身影在蔬菜、肉類、干貨、海鮮商鋪間穿梭,操著洋涇浜普通話挨家挨戶地關照著煙花爆竹禁燃禁放、防火防盜的事兒。過一會兒,他又跑到市場內的道路上吹著哨子,維護交通秩序去了。

這個忙碌的身影,就是江楊北路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專管民警陸建軍。他今年56歲,曾做過巡警、交警、治安民警、社區民警,笑稱自己是市場里的“萬金油”,哪里有“不舒服”,都能管得上。

2016年10月底,上海銅川路水產整體搬遷至江楊北路市場,水產類商鋪從原來的兩三百家陡然增至2000余戶,人員、車輛流量相應增大。作為專管民警,老陸一年多來用足了“苦功夫”和“巧功夫”,讓商戶們從之前的擔心和質疑,到如今的放心和信任。他常自豪地說:“寫在紙上的是工作匯報,記在大家心里的才是工作成果。”


保安全:必須辦的事,就一個字——“磨”

在江楊市場警務站3樓,有一個很強大的綜合指揮室。它聯通著1174個監控探頭,24小時運轉,能夠做到市場各個角落全覆蓋,并且這些探頭全部都是數字高清探頭,對車牌、人臉的拍攝畫質十分清晰。

2012年7月,陸建軍正式成為江楊北路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專管民警。剛來的時候,市場并不大,他的警務站就是個小亭子間。2015年前,江楊市場內也只有700個探頭,全部都是模擬機,畫質模糊。但陸建軍認為,要做好如此大型的市場的治安管理,必須要在“防”字上下功夫。然而,對技防設施的綜合改造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當時市場管理方并不能充分意識到改造帶來的管理效能。怎么辦呢?陸建軍說:“事情難辦不怕,就怕你不想辦,就一個字——‘磨’。”

2016年年底,正值銅川路海鮮批發市場即將集體遷移至江楊市場的重要節點。為了讓市場管理方充分認識到技防設施改造的必要性,陸建軍每天跑到市場管理辦公室,反復向市場管理部負責人分析、強調市場擴容將帶來的嚴峻綜合管理形勢。

除此之外,在楊行派出所的支持下,陸建軍硬是把市場管理人員、安保部工作人員請到了楊行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實地參觀,使他們直觀認識綜合指揮室的管理成效,如高清探頭對車牌、人臉特征的有效識別,路面監控對交通狀況的實時反映,綜合指揮室前置安全隱患排查端口等。

2017年,在陸建軍的“磨”功下,江楊市場完成了綜合指揮室的建設和市場內技防設施的整體改造。增設高清探頭400余個,原先的700個探頭全部升級成為高清數字探頭,還在市場內建造了4個微型消防站,每個分市場都有1個。

江楊市場管理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感覺為這事兒被老陸‘磨’得煩死了,現在看來投入還是值得的!2017年1月到現在,市場里沒有因為治安問題打過1個110報警電話,有事都是直接找老陸或者找我們。商戶都知道,有什么事到我們這里一看就都清楚了。2017年,整個市場的偷盜類案件案發率下降了15%,這么大個市場,這么多人,很不容易的!”


保穩定:市場有什么事,我一定在

江楊市場內目前有經營戶2萬余人,來自天南海北,人口多、構成雜,市場的內部管理確實存在一定難度。此時,警企聯動就顯得尤為重要。陸建軍曾同時擔任楊行轄區6個小區的社區民警,還當選過寶山公安分局第二屆“十佳優秀社區民警”。現在在江楊市場里做起“老娘舅”來,陸建軍也是一點都不含糊。

銅川路水產市場遷移過來之后,不少商鋪當時不能適應新市場內的管理,抵觸老陸提出的市場守則。“我們只是簡單的買賣,別和我們說治安、消防、交通這些問題。我們不想要這么多規矩。”但是老陸總是懷揣著一份屬于人民警察的堅守,鍥而不舍地不斷與之溝通:“請記住,營造好的市場環境,終究還是商戶和消費者受益。”

2017年年初,糧油區經營戶小耿不服從市場管理規定,他所駕駛的機動車總是不按照規定的進入口進入市場內,還帶動其他商戶一起違規進入。一天晚上9點多,小耿又故技重施。市場內的保安對他進行阻攔,遭到小耿的毆打。小耿還告訴保安,自己是名退役的專業散打運動員。面對氣焰囂張的商戶,市場管理人員只能打電話告訴陸建軍。陸建軍接到電話后,立即從家里趕了過來。

詳細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陸建軍第一時間找到了動手打人的小耿。小耿的老婆以為陸建軍是要來抓自己老公的,在地上撒潑打滾,朝陸建軍大喊大叫。夫妻二人始終對于陸建軍的話不予理睬。

陸建軍沒有泄氣,也沒有發火。第二天起,他反復上門對小耿夫妻進行法制教育,告知他們《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同時,陸建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為他們分析事情的利害關系,耐心地進行溝通。經過持續2個月的反復工作,小耿夫妻終于轉變了思想,還在陸建軍的協調下與市場簽訂了遵守規定的承諾書。

陸建軍告訴記者,小耿夫妻現在跟他已經很熟絡了,人和氣了生意也紅火。2018年元旦后,小耿夫妻是全市場里第一個來交租金的商戶。


保暢通:每天一張“作戰圖”

每到過年,江楊市場就迎來了一年最忙碌熱鬧的時候。除了平時運送農產品等貨物的車輛和經營采購的商戶,還有大量前來采購年貨的居民和車輛。讓人感到驚奇的是,一切都井然有序,一點沒有想象中的擁擠和雜亂。

在警務站辦公室門口,掛著一張花花綠綠的圖紙,寫著“江楊農產品市場平面圖”。陸建軍介紹說,這是他春節期間的“作戰圖”!江楊市場內共有23條路,12個進出口,7個停車場,春節期間每天進出市場的車輛達26000部以上,人流量要達6萬。為了保障節前市場內的道路不過于擁堵,陸建軍在1月底就將2月3日至2月14日的市場內交通管理勤務安排表制定好了:400個道路警示樁、50套警示標志全部啟用,非機動車機動隔離樁也準備就緒,每一條道路上都寫有對應的市場特保隊員的姓名,專人負責這條路的交通指揮、停車疏導和非機動車隔離。

陸建軍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他對電腦的使用不是那么精通,所以每張“作戰圖”都是先畫好手稿的,再請市場管理部的員工用電腦做成一張張顏色分明的圖紙,掛在警務站辦公室門口,方便市場綜治人員、特保隊員對照查看。陸建軍的手機里收藏了數張翻拍的照片,可以方便隨時查看,再根據江楊市場的視頻監控系統實時對市場內交通堵點指揮疏導。

“從2月3日到今天,市場里的道路上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也沒有一次交通問題引發的糾紛!我的‘作戰圖’還是蠻有用的伐!”說到這里,陸建軍得意地笑了。

自從2012年成為江楊市場專管民警以來,只要春節來臨,陸建軍就沒有休息日和下班時間。2018年的春節客流平穩過去了,陸建軍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有時疼起來要扶著腰走路才行。可直到現在,他在市場里走攤串戶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歇……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