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里弄馬桶改造越來越難,上海徹底告別手拎馬桶還有多久
來源:上觀區情2018.3.30

小編說說:
如廁,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由于歷史原因,上海目前還有大量的手拎馬桶,集中于中心城區。多年來,市區兩級政府通過舊改、馬桶改造、拆落地等多種方式,千方百計緩解老舊小區居民如廁難。
不久前,黃浦區外灘街道對百年石庫門吉祥里完成了馬桶改造,50多戶居民用上獨立抽水馬桶;南京東路街道138地塊即將完成馬桶改造,300多戶居民將告別手拎馬桶。兩個項目都讓居民的生活條件發生很大改善,獲得感也有了很大提高。
不過,隨著大量手拎馬桶的消滅,更現實的問題凸顯出來:上海消滅馬桶的難度越來越大。記者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在上海中心城區,成片推進小區馬桶安裝率已經從10年前的70%下降到不到50%,部分區域40%安裝率都不到,也就是在市中心對一個里弄小區進行馬桶改造,現在能讓一半的居民告別手拎馬桶就非常不容易了。
市中心老里弄馬桶改造成功率再難以提高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還有什么瓶頸需要突破?
去年7月,靜安區靜安寺街道最后144戶人家告別手拎馬桶。早在2006年,靜安寺街道在全市率先推進老舊住房的“馬桶工程”。11年下來,轄區內居民基本全部告別手拎馬桶。
舊改固然是解決馬桶的最佳方式,但對暫無征收動遷計劃以及處于留改地塊,居民的生活條件改善也不能等。結合房屋改造工程,進行馬桶工程改造,推動有條件的房屋實施衛生設施的改造,成為近年上海緩解居民如廁難的主要方式之一。消滅馬桶任務最重的黃浦區更是確定了“能改盡改”的原則,努力推動馬桶改造。不過隨著馬桶改造越來越難推動,記者發現,背后還有技術與制度瓶頸亟需進一步突破。
“上海消滅馬桶的難度越來越大,且越核心的區域越難。”一位基層干部告訴記者,能消滅的前幾年都消滅完了,現在留下的手拎馬桶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記者了解到,造成消滅馬桶越來越難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房屋居住密度過大。使用手拎馬桶的房屋,普遍居住密度大,困難家庭密集,居住情況非常復雜。特別是需要手拎馬桶的老舊住房,普遍未實施過改造,房屋基礎結構差、且居住人口多,這些都給改造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第二,衛生設施增設難度激增。由于房屋結構以及空間條件限制,有些情況根本無法進行馬桶改造。如安裝抽水馬桶,每戶必須有可鋪設排污管道位置,往往需要從有窗戶的地方出來。但很多老石庫門住房分為前、中、后廂房,中廂房三面無窗戶,一扇門通向走廊,污水管道根本無法鋪設。有一些獨用面積很小的家庭只有6、7平方米室內面積,沒有安裝座便器的位置。還有些小區水壓較低,樓上居民即便有條件安裝馬桶,水壓上不去,也無法使用。
第三,緊張的鄰里關系造成馬桶無法安裝。衛生設施改造過程中,由于管道鋪設、座便器設置等,會給相鄰方帶來一定影響,若無法達成一致,便無法實施。比如,樓上安裝馬桶的位置在樓下的飯桌上方,樓下往往不會同意樓上安裝;排糞管線可能要經過鄰居家的窗外,鄰居不同意,也造成無法安裝;還有上下樓鄰里之間本來就有矛盾,調解后也難以化解,造成改造擱置。遇到這些情況,居委會往往會做大量群眾工作;但無法協調的情況數量還是很多。
此外,排污管線排布等需要滿足一些政策條件,在沒有政策突破的前提下,部分居民家也無法安裝抽水馬桶。有業內人士判斷,未來幾年,上海通過傳統衛生設施改造緩解如廁難的家庭數量會進一步減少。
一邊是居民告別手拎馬桶的愿望迫切,一邊是受制于種種條件無法實現馬桶改造。是否還有另辟蹊徑的方式?
黃浦區老城廂的景德里是上百年的老石庫門,在2016年大修時,通過房屋大修工程,讓小區與周邊區域200多戶居民告別馬桶。原來,黃浦區在這個小區進行了一個嘗試。
在市中心二級以下舊里安裝馬桶一定要做一件事:挖化糞池。化糞池需要一定的空間布局,如按照景德里人口計算,一個標準化糞池至少需要深2.8米、寬2米以上,但景德里小區弄堂才1.8米寬,又因百年老房地基早已不似當年牢固,挖深坑存在安全隱患。于是,黃浦區將一個標準化糞池化成兩三個小型化糞池,布局在小區不同位置,同時增加清糞車的清運頻率,解決了這個困擾很多老里弄馬桶改造的難題。如今,這一做法已經在黃浦區很多改造小區推廣。
技術上的不斷創新,是提高馬桶安裝率的一個辦法。除了對化糞池布局的探索,近年黃浦區還對大樓房子內衛生設施改造中存在的水壓不足問題,結合二次供水改造、設置增壓泵等方式解決,并盡可能兼顧增加泵設置帶來的噪音影響問題。這些技術上的創新,都讓黃浦區馬桶改造的數量有了一定提升。
探索房屋綜合改造則是更大改善居民如廁難的另一種方式。去年底,虹口東余杭路211弄的春陽里街坊第一期完成更新改造,是全市第一個竣工的里弄房屋內部整體保護的試點項目。46戶居民告別手拎馬桶,住上了廚衛獨立的改造房。后期,虹口還將對二期三棟房屋實施這一試點改造。不過,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這些探索還處于試點中,且面臨抽戶、騰空、結構加固等各種難題,往往單體項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推進相對需要較長周期,面上推速度受限、難度較大。
此外,記者從上海多區采訪下來還發現,要提高馬桶安裝率,尚需要市區多部門協調解決。比如,上海有處老里弄小區沿街50多戶居民無法進行馬桶改造,因為他們家前面的一條馬路地下的管線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建造的,管線口徑小又老舊,如果50多戶居民用上抽水馬桶,這條管線無法承受增加的排放。翻新馬路管線,是最便捷的辦法,但這條小馬路屬于市政道路,管線翻新需要市政方面規劃與實施。
更多資訊
-
發展壯大現代農業“芯片”,浦東這樣做2023.8.17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種業是現代農業的“芯片”,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正奮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建設引領區的浦東,致力于在推進國家種業振興中主動承擔更多… 查看詳情 >
-
健康服務進園區,G60科創云廊社區衛生服務站明日啟用2023.8.17
由新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的G60科創云廊社區衛生服務站將于明日(8月18日)啟用,將進一步提升上海臨港松江高科技園區的品質,滿足附近企業員工的醫療健康需求,讓更多的科技人才扎根筑巢安心工作。 G6… 查看詳情 >
-
上海外貿提質不靠“新三樣”獨撐,歐盟、保稅物流、民企、消費都有貢獻……2023.8.17
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上海市外貿發展穩中提質,實現進出口總值2.45萬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10.4%。 今年前7個月,上海市民營企業進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速,進出口額達7531.8億元,同比… 查看詳情 >
-
真如副中心未來怎么發展?普陀區政府回應代表、委員建議提案2023.8.17
“應深入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融合,讓數字經濟成為海納小鎮最閃亮的名片。”“當前,武寧創新共同體在科創資源統籌聯動、人才引育機制、打響科創品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等方面還需作進一步努力。”………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