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走?實現蘇州河岸線貫通,還要建城市“綠肺”……
來源:上觀區情2018.3.30

中心城區的高質量發展是什么狀態?上海“西大堂”普陀區通過研究制定《“科創驅動轉型實踐區、宜居宜創宜業生態區”指標體系》和《“1+4”行動計劃》找到發力點:到2021年,將在武寧路沿線完成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聚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長壽地區將實現6公里蘇州河岸線貫通,打造慢行系統;還將把桃浦中央綠地建成擁有全新生態、對中心城區綠亮貢獻度最大的城市“綠肺”……為此,普陀還出臺涉及經濟轉型、社會轉型和城區轉型等三方面的71個分項指標和158項主要任務。
普陀區區委書記曹立強說,為了實現高品質發展,全區將聚焦“科創驅動轉型實踐區、宜居宜創宜業生態區”目標和“一軸兩翼”重點地區建設,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要實現城區高質量發展,必須注重提升集聚輻射能力。普陀區作為上海連接長三角地區的“西大堂”,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蝴蝶狀”的區域版圖,被劃分成一條武寧創新發展軸和南北兩個板塊四大功能區域,“南翼”包括上海科技金融產業集聚區和長壽商業商務區,“北翼”包括桃浦智創城和真如城市副中心。
今后,武寧路將著眼提升創新要素集聚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創新經濟發展能力。到2021年,武寧路沿線中信泰富科技財富廣場、滬西工人文化宮改造等項目基本建成,小俞家弄、紅旗村、武寧科技園等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完成,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龍頭科技企業和領軍人才團隊將加快向武寧創新發展軸集聚。同時,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平臺,也將落地建成。
南北兩翼也將“齊飛”:到2021年,上海科技金融產業集聚區的一體化聯動發展全面推進,將形成上海市中心城區西北區域的產業高地;長壽商業商務區將打造特色商業商務區,集大眾創業、文化創意、商貿創新于一體;桃浦智創城功能提升也將取得實質性突破,“小尺度、高密度、人性化”現代化城區形態初現,以總部商務、科技研發、生態綠地為核心功能,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高端服務等產業;真如副中心也將全面完成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凸顯總部經濟和體驗型商務文化活動中心功能。
高質量發展也必然創造高品質生活,讓所有工作生活在此的人們都能感受到這個城區所提供的幸福感。在“南翼”地區,毗鄰長風公園的長風地區生態優勢明顯,未來要構建區域綠色生態體系,充分利用蘇州河、木瀆港等水域和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防護綠帶、結構綠帶等生態屏障,構建多樣化、連貫性的綠地系統。同時加強道路綠化、公園建設,設置城市小品、休閑座椅,建設步道等慢行系統;長壽地區作為上海唯一一處跨蘇州河兩岸的街道,未來也將實現6公里蘇州河岸線貫通,并加強南北岸線的跨河聯系。特別是貫通常德路至原曹家渡花鳥市場機動車道2800米,常德路至莫干山路慢行通道3300米,同時增加東新路到宜昌路的跨蘇州河車行橋、安遠路到長安路人行橋等等。
在“北翼”地區,將真如城市副中心規劃成魅力獨特的文化商業體驗區。充分挖掘真如古寺古鎮文化資源潛力,順應體驗消費新趨勢,利用歷史文化傳承、科技文化注入、休閑文化營造等積極布局商業形態,加快形成高端體驗型文化商業區;桃浦智創城將加快彌補長期以來桃浦地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不足的“短板”,抓緊啟動一批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托馬斯實驗學校力爭今年實現對外招生,還計劃在今年到2021年再啟動基礎配套設施約4處,包括養老設施、文化設施、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教育設施各1處。屆時,將在桃浦中央綠地地下空間基本建成標志性的文體結合設施。
更多資訊
-
服務創新藥研發,這個研究中心打通實驗動物全鏈條2023.8.17
每個救命新藥上市之前,是如何確保它安全有效的呢?這里有一個重要門檻,所有候選新藥、醫療器械在進入臨床實驗、給人試用之前都必須要經過嚴格且充分的動物實驗階段。在浦東張江,就“藏著”一座國內一流的動物實驗… 查看詳情 >
-
金色中環又添商辦綜合體,TOP芯聯項目要來了2023.8.17
8月16日上午,浦東建設正式發布TOP芯聯項目。作為浦東建設首發的商辦綜合體項目,TOP芯聯集智能辦公、商務休閑及生活體驗于一體,將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TOP芯聯位于浦東成山路718弄,… 查看詳情 >
-
護航新能源汽車“出海”,外高橋邊檢站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2023.8.17
日前,在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70余輛國產新能源汽車有序駛入利比里亞籍“金色之星”滾裝輪,將被發往土耳其,進入中東市場。上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外高橋邊檢站實施出入境船舶24小時隨到隨檢“零等待”和離… 查看詳情 >
-
高風險、非共識、顛覆性,“無人區”基礎研究難題怎么解?三問李政道研究所2023.8.17
上海張江,李政道研究所(TDLI)的球形大廳連接著兩棟平行樓宇,更像“中國筷子夾起地球”。帶玻璃幕墻的球形大廳內,在所長張杰院士策劃與帶領下,全體研究人員通過33次集中討論,今夏共同創作成長達600米…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