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智慧空間 > 正文

從服務居民到服務白領,徐匯漕河涇開發區探索“園區事務園區辦成”

來源:上觀區情2018.5.8

摘要:通過4個多月的大調研,街道在查找、梳理和解決部分園區白領與企業訴求的基礎上,還挖掘到了企業對于園區產業生態建設更深一層的期待。

4月底,法雷奧中國的財務總監阮麗萍前往位于桂箐路65號的徐匯漕河涇開發區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在咨詢人才引進政策時,她偶然得知園區中心已開通社保、醫保和居住證“一證兩卡”受理業務,恰好帶齊證件的她當場辦理了社保卡更新,成為首個在漕河涇開發區內辦理新社保卡的市民。

與此同時,徐匯漕河涇開發區的園區服務方之一虹梅街道在最近1個多月內,通過大調研中收集到的企業集中訴求,陸續開辟了勞動人事和經濟糾紛聯合調解中心、“虹梅園區e點通”企業微信平臺等專業化、精準化服務,向“園區事務園區辦結”又邁出關鍵步伐。


距離縮短 5公里商機贏得千萬里


桂箐路65號新研大廈內,有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星巴克華東區總部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徐匯漕河涇開發區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就位于大廈1樓。中心主任賈春輝介紹,今年3月,上海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涉及的161個事項率先實現“全市通辦”后,虹梅街道于4月將開發區白領需求最廣的居住證、社保卡、醫保卡等辦理業務正式延伸至園區服務中心,這便有了阮麗萍“誤打誤撞”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的經歷。

由于材料齊備,服務中心窗口當場受理了阮麗萍更換過期社保卡的請求,制卡機一陣“吱吱吱”地打印后,不到5分鐘,嶄新的社保卡就發到了阮麗萍手中,“不出園區就辦好社保卡”的高效率讓她大呼“沒想到”。

成立于2015年10月的漕開發園區服務中心位于開發區中心地帶,白領從園區各個角落騎共享單車前往中心均不會超過15分鐘,交通便捷性為白領、企業和政府辦事提供了最顯著的便利。經過兩年半的磨合探索,中心目前主要承擔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專業服務等三大類服務事項,承擔著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部分行政審批和行政服務的“全程代辦”功能。

賈春輝表示,雖然園區服務中心距離位于南寧路的徐匯行政服務中心不到5公里,但通過政府內部的系統聯網,將行政服務中心的審批窗口“復制”到5公里外的開發區,為企業提供的便利卻能遠超5倍。目前,園中服務中心已能辦理商事、科技、人才等幾大類共33小項的政務辦理與服務,開發區企業需求頻次較高的新設立企業核名、稅務登記、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初審等業務均可在園區內受理。居住證登記、醫保密碼變更、“一證兩卡”申領與補換等“全市通辦”服務也可在中心辦結。


大調研找出企業“隱藏痛點”


今年4月27日,全市首家設立在開發區內的聯調中心“徐匯區漕河涇開發區聯合調解中心”正式掛牌,主要解決開發區企業的經濟、勞資、知識產權、消費、治安等五大常見糾紛。

虹梅街道司法所所長錢曉鵬告訴記者,街道在大調研走訪時,不少園區企業表示一些較為專業的經濟、勞資、消費糾紛是否能有更為專業的調解平臺,快速高效解決糾紛矛盾。因此,虹梅街道與徐匯區司法局、區人社局和區總工會進過協調,于4月初在園區服務中心試運營勞動人事和經濟糾紛聯合調解中心。每周一、三、五均有一位專業律師在中心內坐鎮咨詢,此外調解中心還有兩位常駐社區法官分管商事糾紛與勞動爭議調解,并配有5位專業調解員。

記者了解到,2017年徐匯漕河涇開發區有知識產權、經濟、勞動爭議、消費等糾紛共計4700余件,其中約20%可通過調解得以解決,無需進入成本更高的其他司法程序。上月底,某知名“網絡紅人”在漕河涇開發區注冊的一家網絡信息公司與旗下2名員工發生勞資糾紛,經聯調中心上門了解情況后,目前已進入雙方約談階段。“以后可能只需一頓午飯的時間,員工和企業就能在園區內就近調解,盡快化解矛盾糾紛。” 錢曉鵬說。


企業版“朋友圈”營造開發區生態


徐匯區虹梅街道黨工委書記蒲亞鵬介紹,通過4個多月的大調研,街道在查找、梳理和解決部分園區白領與企業訴求的基礎上,還挖掘到了企業對于園區產業生態建設更深一層的期待。

4月初,虹梅街道開始在漕開發100余家企業中試點開通“虹梅園區e點通”微信服務號,提供資訊發布、資料查詢、活動組織、在線咨詢和“企業朋友圈”等服務。記者在這個目前仍處于內測階段的企業版微信平臺上看到,百余家企業按照漕開發產業生態分為專業服務、人工智能、生命醫藥等六大類,園區服務中心會根據不同行業的企業訴求發送不同服務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加入內測版朋友圈的主要為公司總經理、人力資源主管和財務主管三類人群。“相比普通白領普遍關心個人業務,企業管理層還額外關注開發區上下游企業乃至競爭對手之間的互動,渴望與同類企業展開合作,建立產業生態,以此達到共贏。”

蒲亞鵬表示,大調研幫助政府服務部門更充分了解了企業的需求和最新動態,同時進一步改善了政企合作關系,也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了更全局的思考角度。下一步街道將與條線部門共同研究,探索更具針對性園區企業服務。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