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試點農村宅基地流轉,第一批5戶農房即將入駐文創、設計類企業
來源:上觀2018.5.29

日前,奉賢區南橋鎮六墩村的5戶村民悄然搬走了。隨即,他們宅基上原有的舊房拆除,施工方入場鍬土立樁,集合商用、辦公、居住功能于一身的全新的農民房就這樣奠基了。
奉賢近年在南橋、莊行、金匯等多鎮試點宅基地流轉,目的是將原本閑散、空置、破舊的宅基地盤活,既讓農民得以就近進城安置,獲得更多的房租收益;又能騰出發展空間,增強村級集體經濟。而六墩村作為試點區域,已率先實現首批5戶村民宅基地流轉及農民房翻建,并確定引入多家文創、設計類企業入駐辦公。
六墩村原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2016年以前,全村流動人口達到戶籍常住人口10倍,絕大多數農民自建房存在違章搭建、擴建情況,群租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整建制拆違工作開展后,大量村級違章企業關停、違章民房拆除,村級集體經濟一度陷入窘境,老百姓原先的租房收益也急劇減少。如何盡快跨出“陣痛期”,找到發展的新出路?
去年年底,六墩村動員兩個村民小組,58戶村民,共計11000平方米宅基地展開使用權流轉試點。同意流轉的村民,可通過與村委會簽訂流轉協議,獲得逐年遞增的租金收益。而原有的自建房,則由村民委托第三方設計和施工團隊改建或翻建,以村民自掏約30%(即1200元/平方米)、政府托底70%的方式進行整體環境改造,隨后出租給企業辦公。村民“離地不失地、離房不失房”,不僅可以自主選擇到期是否回遷,對新建的農民房也享有房屋產權。
記者測算發現,流轉后的村民租金收益普遍較原有的收益高出50%左右。以一戶擁有200平方米的宅基證有效建筑的村民為例,通過宅基地流轉,平均一年租金至少能達到9萬元以上;如果是通過傳統的出租方式租給個人,年平均收益大約只有6萬左右。
此外,新建的農民房需要同時滿足商用、辦公、居住三種功能,便于不同主體使用。同時,整體風格、外觀也要符合江南水鄉特色,與周遭鄉村肌理相適應。企業入駐后,周邊配套設施還將由一家南橋鎮屬企業托底打造,確保老百姓居住環境和企業辦公環境優良。
南橋鎮黨委書記王震告訴記者,奉賢農村老百姓最大的“財富”就是宅基地。過去,宅基地無法進入市場發揮作用,老百姓只能“捧著金飯碗要飯”。而今,流轉出的宅基地通過“租稅聯動”的形式招入企業,即企業一年產生100萬稅收即可免費租用宅基地上的農民房,既為老百姓提供了穩定保本的收益,所產生的地方稅也將全部用于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同時,又給不少創意型的,希望尋找寧靜的、空曠工作環境的企業提供了絕佳的場地,對它們形成極大的吸引力。
截至目前,已有數十家企業表達了入駐意向,其中絕大多數為文化創意、設計及互聯網公司。首批確定入駐的企業即將在翻建完工后入場裝修。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就如同一把金鑰匙,同時開啟了百姓增收、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大門。
更多資訊
-
“微”處著手、“實”處發力,松江這里的新小區更具活力、更有溫度2023.11.8
泗涇鎮恒澤居委會成立于2022年11月,轄區內以泗水和鳴、融創1號公館等新小區為主。新小區也有小困擾、小難題,恒澤居委會通過開展各類“小工程”解決“新家園”里的難題,建設美好、文明、和諧的社區生活。 … 查看詳情 >
-
老小孩“遇見小時候”,228街坊為何能吸引周邊的居民?2023.11.8
蝶變歸來的長白228街坊已然成為楊浦區的新晉“網紅”打卡地。年輕人來228街坊感受時代的變遷,中老年人來這里尋覓青春或兒時的記憶。 打彈子、造房子、扯鈴子、滾圈子、AR虛擬賽車體驗……11月7日上午,… 查看詳情 >
-
這個老齡化程度近47%的社區,居民最迫切的愿望竟是建個“寶寶屋”2023.11.8
靜安區臨汾路街道,60歲以上居民占比達到近47%,沒想到,在這樣一個高度老齡化社區,居民最迫切的愿望之一竟是建個“寶寶屋”。 最近,街道與居委干部結合主題教育開展“四百”大走訪,通過線上“心愿碼”小程… 查看詳情 >
-
普陀區專場推介會亮相“四葉草”,5家新增重點項目簽約2023.11.8
11月7日下午,上海普陀·未來可期第六屆進博會普陀區專場推介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會上,5家新增重點項目分別與普陀區五大重點地區簽約,涵蓋了高端制造、商業貿易、數字營銷等多個重點產業領域。此外,來自…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