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房改”開啟住房制度新篇章
來源:北京青年報2018.6.8
6月5日,深圳“再啟房改”的消息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在當日召開的深圳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新聞通報會上,發布了《關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意見》),并明確了面向未來18年的住房發展目標:到2035年,深圳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于100萬套,占住房供應總量的60%。據悉,在未來,深圳還將陸續出臺其他政策以推動“房改新政”的落地。
作為國內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市此次發布《意見》,讓自己又走在了房改的第一線。“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是從我國目前的大環境來看,雖然隨著一系列政策的不斷落地實施,房市逐步得到降溫,市場中仍然還有著大量泡沫存在,結合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需要,可以說,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當前的深圳房地產市場,由于近幾年房價上漲過快,而工資水平并沒有跟上房價上漲的步伐,導致房價收入比不斷增高,除開部分高收入人群,擁有一套深圳本地的房屋看起來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房價快速上漲的背后,是大量人才涌入后的供給不足,也是部分投機者炒房的結果,也有部分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加速的原因,但是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供給端出了問題。
從本次深圳市房改的內容來看,主要還是以民生為導向,即便是實施市價買賣的市場商品住房,其面積標準也是以中小戶型為主,再到政策性支持住房和安居房,都是90平方米和7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以往大量大戶豪宅的戶型將逐漸淡出市場。
根據此次《意見》的內容,未來只有住房總量40%的房屋作為市場商品住房依市價進行租售,這對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將會造成不小的沖擊。雖然40%的比例不一定是絕對的,可以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但是這部分房產總量減少是否會引起投機者的再度炒作,還是需要政府來進行宏觀調控。
政策性支持住房可謂是本次新房改的重點。深圳作為年齡結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其發展機遇、發展空間對于人才的吸引不言而喻,然而高房價的存在又使得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在各地“搶人大戰”愈演愈烈的時刻,深圳此次推出人才住房,勢必將重新成為最吸引人才的城市,這對未來城市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安居型住房財產收入限額和戶籍的標準則使其成為保障本市居民居住條件的關鍵,畢竟對于大多數擁有戶籍的普通人來說,目前的房價使買房成為一種奢望,租房成為一種負擔,而安居房的出現,使不論租還是購都成為工薪階層可以負擔的選擇。
至于公共租賃住房,則滿足了中低收入階層、特困人員和低保用戶的住房需要。這體現了對弱勢群體的保障,對于防止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增大,促進社會穩定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未來深圳市的住房供應很顯然將會依據《意見》的內容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的市場商品住房作為其他住房價格的參考,在供應量減少的情況下需要靠政府的宏觀調控進行控制,使其保持在一個正常的價格;中層的政策性支持住房是未來改革的重點,能夠滿足絕大部分人的需求;下層的公共租賃住房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雖然各部分住房的比例《意見》已經給出了參考,但是最終的供應量還是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調控,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可以說,此次深圳市新房改相比國內其他地區的住房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改革和進步,這在全國開了一個好頭,然而政策的落實還需要政府和房企的共同努力。相信未來房地產市場,尤其是居民住房市場以此次房改為契機,將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更多資訊
-
關注!上海出臺住房公積金支持城市更新政策2023.9.8
市住建委介紹,為支持深化城市有機更新,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提升居民居住品質、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的制度作用,市住建委第六十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調整本市住房公積金購買存量住房最長貸款期限的通知》及《關… 查看詳情 >
-
長三角示范區綜合交通規劃有何特點?注重生態優先、水陸并舉2023.8.23
8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及兩省一市交通部門和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負責同志出席,介紹《長三角生態綠色… 查看詳情 >
-
市域鐵南楓線年內開工,規劃研究地鐵27號線!上海臨港將推進這些重點工作2023.8.22
8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介紹臨港新片區四周年發展成就及下一步總體考慮等有關情況。 記者會上獲悉,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繼續堅持以“… 查看詳情 >
-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上海出臺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8.16
為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和數據要素產業創新高地,本市出臺《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在加強數據產品新供給、激發場景應用新需求、…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