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計劃新開工4.2萬套市屬保障房,目前已開工1.5萬余套
來源:上觀2018.7.2

2018年上半年即將過去,關系上海民生的保障房建設進展如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重大工程辦公室獲悉,2018年市屬保障性住房建設(含租賃住房)計劃安排投資70億元,截至6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35.2億元,達到全年計劃的50.2%。
計劃開工的4.2萬套市屬保障性住房中,已實現新開工1.5萬余套,約113萬平方米。項目主要分布在奉賢、浦東、松江、閔行、寶山、嘉定等區域,包括奉賢南橋、浦東惠南民樂,松江南站,閔行浦江,寶山顧村,嘉定云翔等基地,為第六批次共有產權保障住房供應、舊區改造、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充足房源。
另有1.4萬余套,約98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在今年前五個月基本建成。
保障房基地布局將更豐富
上海從啟動建設保障性住房大型居住社區以來,就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規劃,綜合考慮在靠近中心城區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選址布局,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需要。目前,上海共有38個市屬保障性住房大型居住社區基地已啟動建設,未來,還將在閔行梅隴、浦東南匯城、青浦新城四站等地區規劃新建大型居住社區,預計全部建成后,總共占地約150平方公里,可容納人口340萬人左右,將進一步豐富上海的保障房地理分布。
從數量來看,2016年新開工市屬保障房約2.44萬套,2017年約1.28萬套,今年新開工的市屬保障房比往年有顯著增加。
今年新開工的市屬保障房比往年有顯著增加。
重“建設”更重“管理”
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保障房建設將把重心從“建設”轉移至“管理”,將進一步打造“規劃科學,配套健全,環境良好,工程優質”的大型居住社區,在配套交通、養老設施等基礎建設上增強居民的獲得感。
對入住居民普遍關心的交通問題,今年,市屬保障性住房大型居住社區從優化線路、新增線路、增加配車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專項提升。新增公共交通線路39條、優化33條,49條線路增加配車、調整首末班車時間,方便居民出行。
相關養老設施建設也將不斷推進。在已有的大型居住社區規劃中,計劃新建養老機構70個,托老所45個。2017年,新開工機構養老設施、托老所7個,竣工6個。今年,還將再新開工5個機構養老設施和托老所,竣工6個。
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保障房建設將把重心從“建設”轉移至“管理”。
記者從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獲悉,下一步,上海將進一步深化落實“以區為主、市區聯手”的推進機制,堅持“保障基本、確保供應”的總體要求,完善大型居住社區建設,使其擁有更齊全的公共設施、多層次的住房布局和多元化住宅結構,提高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水平,形成多元融合的城市社區。
同時,繼續推動大型居住社區和周邊城鎮的產城融合,打造宜于居住、更宜于就業的社區環境,使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互相配合和推進。在人口流動的同時加強資源對接,使各大型居住社區更加趨于成熟、完善。
更多資訊
-
本市18座橋華麗變身!即將實現蘇州河上橋梁全面亮燈2023.11.3
蘇州河流經青浦區、長寧區、普陀區、靜安區、虹口區、黃浦區,全長約53.1公里,是上海的母親河。 蘇州河上外環以內共有33座橋梁。近年來,本市道路運輸部門不斷提升蘇州河橋梁的整體景觀功能。2020年,完… 查看詳情 >
-
松江這家企業“智慧”升級,推動快遞物流加速“跑”!2023.11.3
為提高快遞分揀的效率和準確性,近期,位于松江經開區喬佩斯物流園區內的越程電子商務物流中心引入了分揀自動化程序,現場一片繁忙景象,這是園區內第一家成功啟用分揀自動化程序進行快遞分揀業務的公司。 雙層平臺… 查看詳情 >
-
融入全過程人民民主,上海最大規模的城市更新項目最快速度實現100%簽約2023.11.3
11月2日,楊浦區人大常委會在鳳城巷舉辦“人民城市 民主故事”人人議事廳首場基層民主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聚焦區內正在發生、群眾十分關注的民生重點熱點,通過讓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政府有關部門等需求、問… 查看詳情 >
-
市中心老牌賓館靜安賓館打開圍墻,與市民游客共享綠地2023.11.3
市中心又“打開”一片公共綠地。11月2日下午,靜安寺街道攜手社區共建單位靜安賓館,舉辦了“靜安賓館附屬綠地打開項目啟動儀式”。靜安賓館拆掉圍墻,開放綠地,與市民游客共享。 錦江集團下屬靜安賓館,是靜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