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一定要有“上海范”,辦出高度,辦出水平!
來源:上觀2018.7.5

即將于今年9月17日-19日在上海舉辦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不僅是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與世界對話的窗口,也是以上海為龍頭、引領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風口,更是上海全面發力新經濟、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市場開放的集結號。上海將緊緊抓住舉辦這次大會契機,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更進一步,代表國家率先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一定要有“上海范”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一定要有‘上海范’,辦出高度,辦出水平。”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在今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兩年來,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成為科技界、產業界和資本界追逐的新風口,各種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會議紛紛涌現。“AI的應用企業到底做得怎么樣,各個階層是否能感知到AI的魔力?我們的大會不是簡單的開會,而是希望社會各方能感受到AI的應用,必須要把AI的應用示范展示出來”。
徐匯西岸是此次大會舉辦的主會址和核心區。徐匯區區長方世忠表示,徐匯西岸不僅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公共開放空間,而且要打造代表上海面向全球、面向未來的創新經濟和服務經濟集聚帶。這次大會希望能凸顯三個特色:
一是科技峰會與水岸生態的結合,在最透氣、最開放、最綠色的生態空間里搭建最現代的場館設施,展現最尖端的科技,充分展示上海工業歷史遺存的城市風貌和濱江地區的卓越城市品質;
二是科技峰會與藝術人文的結合,此次不少論壇、展會包括體驗,都將在西岸藝術中心、龍美術館、藝術公園等國際一流的藝術場館舉行,讓參觀者充分領略藝術人文和科技融合之美;
三是科技峰會與智能體驗的結合,將建設10萬平方米的濱水人工智能公園,設立“AI+”的應用體驗區,打造人工智能黑科技的實驗場和首發地,把徐匯西岸打造成全球科技峰會的品牌區和國家人工智能高地的新地標。
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環境
當今世界公認中國已成為人工智能發展大國,但也應清醒地看到,在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關鍵設備、高端芯片等重大原創成果,以及龍頭企業、尖端人才,包括政策法規、標準體系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和短板。這些差距和短板,有些是全世界發展面臨的共同瓶頸,有些是自身發展中的階段性不足。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說,人工智能內涵豐富,需要部、省、市協同推進。從國家層面來說,要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的支撐體系,堅持創新驅動、突破關鍵的技術產品,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同時,從地方層面,希望上海等地方以產業聯合為載體,以重點產品和應用為牽引,形成協同發展、特色鮮明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最近幾年,市科委前瞻布局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智能駕駛、智能影像等基礎共性技術,加快人工智能在經濟發展、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重點領域的深度應用,著力構建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創新生態環境。據市科委副主任干頻介紹,今年5月14日,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定位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網絡的中心節點、原始創新策源地、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最近第一臺11.7T的核磁共振設備已經進駐張江;上汽集團、蔚來汽車等企業布局解決“最后一公里”的智能電動共享汽車的關鍵技術研發已經啟動,未來可具備“自動喚車”、“自動充電”等功能。此外,在智能醫療領域,還布局了醫療影像智能診療等,目前上海已建成醫聯影像云平臺,實現38家三甲醫院醫療影像數據集聚,為醫學影像分析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市發改委副巡視員裘文進說,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重要意義。市發改委將按照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研究實施人工智能相關功能性平臺和市級重大科技專項,開展人工智能基礎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打造產業集群和創新高地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700億元,形成了較成熟的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應該說,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是上海向全世界從事人工智能產業的企業和團隊發出的邀約,是向全世界展現上海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決心和姿態。
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巡視員吳向表示,發展人工智能上海具有良好的科技基礎、人才基礎、產業基礎和創新生態,希望通過舉辦此次大會,推動上海市進一步聚集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要素,同時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帶動長三角地區,打造人工智能的產業集群和創新高地,為國家人工智能的發展作出新的積極貢獻。
陳鳴波說,上海將借助承辦大會的契機,落實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戰略任務和《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不斷完善創新生態,努力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形成全國示范,代表國家率先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高地。
具體來說,首先,借助大會的平臺,開放一批應用場景,吸引全球頂級人工智能企業和團隊來滬,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其次,上海將持續實施人工智能專項,推動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拓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場景,加強人工智能數據資源支撐,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協同創新和融合生態培育。最后,在載體空間方面,上海正在梳理全市人工智能發展重點以及現有和規劃的載體資源,排摸全市人工智能企業布局情況,編制人工智能產業地圖。同時,結合相關重點區域的整體轉型升級,推動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在這些區域的集聚發展。
按照規劃,未來2-3年,在人工智能領域,上海將推動形成千億級的核心產業規模、建立千億級的產業基金、開放TB級的公共數據集,建成10個公共創新平臺、打造6個創新應用示范區、形成60個深度應用場景。
更多資訊
-
本市18座橋華麗變身!即將實現蘇州河上橋梁全面亮燈2023.11.3
蘇州河流經青浦區、長寧區、普陀區、靜安區、虹口區、黃浦區,全長約53.1公里,是上海的母親河。 蘇州河上外環以內共有33座橋梁。近年來,本市道路運輸部門不斷提升蘇州河橋梁的整體景觀功能。2020年,完… 查看詳情 >
-
松江這家企業“智慧”升級,推動快遞物流加速“跑”!2023.11.3
為提高快遞分揀的效率和準確性,近期,位于松江經開區喬佩斯物流園區內的越程電子商務物流中心引入了分揀自動化程序,現場一片繁忙景象,這是園區內第一家成功啟用分揀自動化程序進行快遞分揀業務的公司。 雙層平臺… 查看詳情 >
-
融入全過程人民民主,上海最大規模的城市更新項目最快速度實現100%簽約2023.11.3
11月2日,楊浦區人大常委會在鳳城巷舉辦“人民城市 民主故事”人人議事廳首場基層民主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聚焦區內正在發生、群眾十分關注的民生重點熱點,通過讓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政府有關部門等需求、問… 查看詳情 >
-
市中心老牌賓館靜安賓館打開圍墻,與市民游客共享綠地2023.11.3
市中心又“打開”一片公共綠地。11月2日下午,靜安寺街道攜手社區共建單位靜安賓館,舉辦了“靜安賓館附屬綠地打開項目啟動儀式”。靜安賓館拆掉圍墻,開放綠地,與市民游客共享。 錦江集團下屬靜安賓館,是靜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