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原來這些清頻、退網的舉措,皆是為5G讓路

來源:上觀2018.7.9

摘要:事實上,放眼全球電信運營商市場,2G、3G網絡退網早已經不是新鮮事。一方面4G網絡覆蓋越來越完善能夠滿足用戶隨時隨地通信、上網需求,另一方面,4G擁有2G、3G無可比擬的優勢,尤其是能夠滿足用戶使用大帶寬應用時對于網絡傳輸的需求。

近日,在終端峰會上,中國移動發布了《5G終端產品指引》,作為對設備廠商的5G制式指導規范。不過,這份指引卻無意透露了移動要逐漸清退3G網絡的計劃。

日前,工信部在其官網公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8年第2號)》,根據通告中的數據,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國移動電話用戶14.7億戶,其中4G用戶保持穩定增長,總數達到10.6億戶。

3G向4G過渡時期,移動態度最為積極

中國移動的《5G終端產品指引》指出,無論是純粹的數據上網設備,還是智能手機,都需要支持NR、TD-LTE、LTE FDD三類網絡制式。其中智能機還要支持WCDMA和GSM,但非常值得關注的是,移動自家的TD-SCDMA卻不在要求的范疇之內。

此外,移動還明確表示,將在明年2月向廠商采購5G上網設備,4月交付;明年7月采購5G手機,廠商要在9月交付。以移動的資金和技術實力,不出意外的,2020年,移動就能實現5G網絡的初步覆蓋,這意味著3G網絡自然也就要慢慢清退了。

當初國內由2G向3G網絡過渡時,聯通獲得了WCDMA牌照、電信獲得了CDMA牌照,前者技術最成熟,在全球范圍內應用最廣;CDMA則由美國主導,在北美等地比較常見。移動拿到的則是TD-SCDMA牌照,雖然理論速率達到了3G標準,但在實際使用中,經常出現網速慢、信號不穩定等狀況。此外,移動的3G制式獲得的芯片廠商的支持也比較少,當初包括iPhone在內的大量熱門機型都不支持TD-SCDMA制式。

因此,在3G向4G過渡時期,三大運營商中,移動的態度最為積極,原來3G TD-SCDMA網絡也就逐漸被清退。目前來說,在很多地區,移動4G手機卡在撥打電話時,信號會回落到2G而不是3G。此外,移動也在積極推進VoLTE的普及,讓用戶可以直接通過4G網絡實現VoLTE語音通話。

進入5G時代后,TD-SCDMA網絡的價值將進一步降低,對移動來說,把它逐漸清退、并將寶貴的網絡頻段釋放,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清頻退網已成行業大勢

事實上,放眼全球電信運營商市場,2G、3G網絡退網早已經不是新鮮事。一方面4G網絡覆蓋越來越完善能夠滿足用戶隨時隨地通信、上網需求,另一方面,4G擁有2G、3G無可比擬的優勢,尤其是能夠滿足用戶使用大帶寬應用時對于網絡傳輸的需求。而更為重要的是退網、清頻,進行頻譜重耕可以讓運營商擁有更為充沛的頻譜資源,來支持新的網絡發展。

早在2008年,日本KDDI便已經對2G進行退網,之后韓國、新西蘭、泰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運營商紛紛進行了2G網絡退網。近年來,澳大利亞電信、Verizon等網絡覆蓋澳洲、北美等的大型運營商也開始了2G網絡退網工作,其中澳大利亞電信已于2016年進行了2G退網,Verizon將在2019年實現2G退網。

近日中國聯通官微也發布了開始逐漸關閉2G網絡的消息。并表示,“有序推進2G網絡減頻工作,是中國聯通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淘汰通信業落后產能的實際行動,有助于移動通信網絡的‘去庫存’與轉型升級,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聯通服務能力質量與水平、持續提升消費者的獲得感。”

對于聯通來說,隨著3G和4G網絡的普及,2G用戶數量急速萎縮。目前聯通用戶到達了2.8億戶,其中2G用戶數量約500萬,占比1.8%;其次是2G業務的利潤率太低,2G業務的資費標準相比3G和4G業務來說要低上很多,本來用戶也不多,連薄利多銷都算不上,每年給公司帶來的營收十分有限。加上去年國務院發文要求取消長途漫游費,使得2G業務的利潤進一步降低。

最后就是2G網絡的硬件設備維護難度增加,隨著3G、4G的普及,網絡硬件生產商也將主營業務轉向了新的升級產品,老2G設備在維修和零件供應上已經存在問題。這也變相增加了運營的成本。

那么移動呢?在大環境上移動和聯通是沒有本質區別的,理應也會這么做,但實際情況要復雜一些。

在全球都在進行2G退網的時候,中國移動擬選擇的是3G退網,保留2G的策略。因為移動甚至還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對GSM網絡進行擴容,涉及BBU+RRU、BSC/OMC-R等設備。數據顯示,在2017年,中國移動的2G基站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了3萬個。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移動的這一做法非常明智,雖然近年來話音需求在下降,但話音業務仍是剛需。在2G網絡成為全球最大一張2G精品網絡,覆蓋明顯優于3G及4G的情況下,通過延長全球最大2G精品網絡壽命來保證用戶業務體驗,尤其是語音業務體驗無疑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同時,中國移動2G不退網也能夠滿足偏遠地區,或者特殊人群的通信需求。截至目前,中國移動仍然擁有超過2億的2G用戶,這個數量級移動已經沒有辦法僅憑自己的意愿就關閉2G網絡了。

另外,除了2G用戶數量龐大之外,移動沒有關閉2G網絡的一個原因是:新的物聯網市場對2G網絡又有了新的需求。

對于物聯網來說,覆蓋率的要求遠遠高于對網速的需求,這一點反倒是移動2G網絡的優勢。因為像POS機、共享單車這類物聯網服務,需要傳輸的數據量很小,2G網絡就已經可以勝任了,但卻要求能夠在任何地方都是傳輸信號。

而且處于成本考慮,2G模塊的價格只有4G模塊的幾分之一,這些物聯網企業在選擇時肯定會是優先使用2G網絡,反而催生了一塊新的市場需求。

另外記者多方求證獲悉,電信方面對2G何時退網,尚無明確說法。業內指出,由于電信的2G用戶是接手聯通CDMA網絡的用戶而來,其移動業務真正的大發展是自三家分別獲得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張3G牌照開始,因此,電信的2G存量用戶并不多,即便屆時清頻、退網,動靜也不會太大。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