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逼仄的老式弄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如何推?且看華陽街道這條弄堂
來源:上觀2018.7.13

中午12點,一輛標著“生活垃圾上門收集”的電動收集車緩緩駛入武夷路70弄小區。這個位于市中心城區的老式弄堂由三排老式洋房組成,弄堂道路比較窄,只見垃圾車挨個開到每戶居民家門口,逐一收集他們已經分好類的干濕垃圾。
垃圾收集車來了
一同前來的還有市人大代表吳德榮牽頭的代表調研小組。他們此次也是帶著問題而來:老式小區、商品房小區都屬于封閉式居民區,公共空間可以設置垃圾箱房或垃圾桶,而對于敞開的無環衛設施的老式弄堂,幾乎沒有空間放置大的垃圾桶,這些居民該如何推行垃圾分類?而華陽街道這個弄堂的上門收集垃圾試點正提供了一個解題思路。
何不借鑒沿街商鋪的經驗
老式弄堂的垃圾處置一直是個難點。
“以前,這里的居民把垃圾扔到弄堂外的馬路沿街一角,既影響市容,也對交通不利。”華陽街道黨工委書記陳穎說,這次垃圾分類倒是一個很好的改變契機,卻苦于無處下手。
自今年4月起,華陽街道逐步在3個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試點工作。三個月下來,分類實效明顯。率先開展的陶家宅居委會陶安小區和華四居委會迅發公寓居民準確分類投放達到90%以上,每日資源化利用率均高于60%,潘西居委會安陽小區的垃圾分類進展也很不錯。
華陽街道還率先開展沿街商鋪生活垃圾分類上門收集試點工作。自5月2日實施以來,成效明顯,街道16條道路共641家沿街商鋪參與度從30.9%上升到98.9%。
“商品房、老式小區,包括沿街店鋪的垃圾分類都有經驗可循,頭疼的就屬老式弄堂了。”陳穎說,老式弄堂里的道路都比較狹窄,一般都沒有環衛設施,也不可能設置垃圾箱房,僅有的空間也就是居民家門口的那一畝三分地,但是沒有居民愿意把垃圾桶擺到自己家門口。
“看來,老式弄堂推行垃圾分類的障礙不小。”這也是代表小組的疑慮,他們調研了不少試點小區,唯獨弄堂的分類經驗闕如。
而華陽街道動起了“弄堂”垃圾分類的腦筋: 沿街商鋪通過上門收集有效減少了沿街小包垃圾,也規范了沿街商鋪的垃圾去向,增加了垃圾分類的覆蓋面。為何不能借鑒沿街商鋪的成功經驗,在弄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定時上門收集?
居民征詢100%通過方案
很快,華陽街道就以飛樂居民區武夷路70弄小區作為試點。
位于武夷路上的這個弄堂有20戶居民,弄堂里僅一條四米左右寬的通道,沒有任何環衛設施,這里的居民都是把垃圾打包,草草扔在武夷路上的弄堂口處,靠環衛工順便打理。一到夏日,這里的弄堂口看蚊蟲肆虐,臭氣熏人。
要改變居民已經固化的生活習慣難不難?飛樂居民區黨支部首先從調查底數著手,他們對居民作息、開放時間、生活垃圾產生量、產生類型等做了詳細具體的調查統計,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緊接著,居民區就向居民發出了垃圾上門收集的征詢意見單,黨員骨干帶頭簽訂了承諾書,帶領樓組長挨家挨戶上門宣傳,進行上門收集可行性和上門時間的征詢,“沒想到居民非常支持,征詢100%通過!”
飛樂居民區黨支部書記李超毅說,居民們最終確定了每天兩次的上門個時間段,即中午12點到12點15分和晚上19點到19點15分。
弄堂里的垃圾分類宣傳版面
代表調研小組注意到,每戶居民家門口都有一個干濕分類的小垃圾桶,與這個垃圾桶一起發放的,還有分類知識宣傳冊,便于居民對照分類。為了讓上門收集更順暢,弄堂里還放置著垃圾分類宣傳版面,居民區召開了垃圾分類培訓和宣講,讓居民直觀了解垃圾分類和上門收集時間。這些暖心貼心的配套服務,居民紛紛點贊。
將在6條老式弄堂推廣
6月23日,武夷路70弄小區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上門收集。居民區組織了小區志愿者骨干,在垃圾收集時間現場記錄和指導。志愿者趙阿姨就是這個弄堂的居民,每天中午和晚上這兩個時段,她和另幾位志愿者駐守弄堂,對分類仍不清楚的居民,他們親手示范,現場講解。
家門口分好的垃圾
很快,居民就養成了定時投放的好習慣,在上門收集時段前,他們就把分好類的垃圾整齊地擺放在家門口。趙阿姨打開一份臺賬,里面記錄著弄堂每戶居民的投放情況,他們還對自住、出租和空關的類型進行分類統計。“從試點效果來看,成績喜人,90%的居民都做到了定時投放,弄堂的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垃圾上門收集登記情況表。
收集車上門收集居民分好類的垃圾。
“對市中心的老式弄堂來說,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收集垃圾的方式。” 代表調研小組認為,武夷路70弄小區的這個做法很有創意,而受弄堂場地影響,收集垃圾的專門車不能過大,所以收集區域的劃分幅度也不宜過大,建議各個弄堂逐步推進。
據悉,長寧區綠化市容局和華陽街道牽頭第三方公司就沿街商家和弄堂小區專門配備了3輛電動收集車和1輛廂式環衛收集車,協調環衛公司落實垃圾中轉處理場地和相關設施,為上門收集工作做實基礎工作。陳穎表示,下一步,將在武夷路70弄老式弄堂生活垃圾分類上門收集模式試點成功的基礎上,計劃選取同類型的住宅小區如武夷路92號、愚園路安西路6條弄堂等進行推廣,助力“美麗街區”工作。
更多資訊
-
來楊浦濱江,在城市空間藝術里感受“共育相生”2023.9.28
9月26日下午,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展?在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灰倉藝術空間正式開幕。 作為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13個實踐案例展區之一,今年楊浦濱江展的主題為“共育相生”,為市民呈現一… 查看詳情 >
-
總高度49.5米,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一類工業制造業用地項目動工2023.9.28
松江生物醫藥產業再添新動能。9月26日上午,樂純生物醫藥一次性耗材及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新橋鎮破土動工。該項目全面落實上海市“智造空間”工業上樓工作,是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M1(一類工業)制造業… 查看詳情 >
-
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開放,明年竣工交付2023.9.28
9月27日,北外灘集團投資開發的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正式開放。據介紹,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為高品質租賃公寓,服務于北外灘全球高管和國際化人才,助力區域產業集聚和打造高能級人才高地。 該項… 查看詳情 >
-
商務部:今年上半年 21家自貿試驗區貢獻全國進出口貿易的18.6%2023.9.28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十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地區和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各自貿試驗區以…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