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民企院校三結合 高效打造上海紫竹高新區
來源:新聞晨報2018.7.20
從黃浦江第一灣到劍川路,在閔行區東南部這片13平方公里的熱土上,16年來不斷孕育著“東方硅谷”的夢想。作為全國首家以民營企業為開發主體的國家高新區,紫竹高新區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科技園區發展之路。
在全中國最像美國硅谷的地方,紫竹高新區由三部分組成:兩所高水平大學校區、研發基地和紫竹配套區。近年來,隨著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業創新的機遇,紫竹高新區不斷培育創新主體,構建創新服務體系,打造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在所有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紫竹是全國唯一一家以民營企業為主體、集科研人才資本產業等優勢以及運用市場化運作方式而設立的新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1年9月12日,上海市、閔行區兩級政府決定建立上海紫竹科學園區,提升上海開發區創新能級。“當時閔行區政府、上海交大、紫江集團都在謀求新一輪發展,三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駱山鷹回想起當年的情景,仍歷歷在目:“為了搞好園區的開發建設,當時紫江集團反復考察了臺灣新竹科技園,最終把高新區命名為‘紫竹’,并堅持以‘生態、人文、科技’ 為發展理念,16年來從未變過。”
紫竹高新區在股權結構上進行大膽創新,采納開放式多元化股權結構和市場為主體的運營機制,這種全新的民營企業、高等院校、市區鎮政府“三結合”運營模式,也就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在尊重市場化發展規律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經濟資源的總體運營效率。
從紫竹高新區誕生之日起,就按照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的組織構架和管理模式進行運作。“我們運用民營企業特有的經營模式,高效有序地進行總體規劃、土地征用、開發建設、招商引資、經營運行等工作。”駱山鷹說,“這也從體制上確保了高新區發展從決策到落實、從規劃到建設過程中的強大執行力。”
不斷“孕育”本土企業家
2017年1月13日,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掛牌上市敲鐘儀式。這家起步僅7人的公司,成為紫竹高新區第一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
“75后”董事長蔣淵2000年選擇辭職創業,2004年8月,當時還在民居辦公的蔣淵,有一次在回家路上偶然看到了一張紫竹科技園區宣傳效果圖,當時正物色新辦公場所的她,就此“情定”紫竹。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2014年至純科技在紫竹建成了一幢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總部大樓。
作為土生土長的吳涇人,蔣淵在“家門口”這片熱土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揣著創業夢,走進了紫竹高新區,觸寶科技已成為知名獨角獸企業、交大學生創業創辦的柏楚科技已成長為銷售過億的激光控制領域制造業企業、冠勇科技為價值超過千億的影視、音樂等版權提供一站式版權保護服務……
近年來,紫竹高新區打造1.2萬平方米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制定高新區相關政策,為初創企業和團隊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新創業綜合服務。截至2018年二季度,紫竹創業中心與創業孵化器累計已培養和孵化600余家小微科技型企業,目前在孵企業近200家,幫助在孵企業累計獲得風險投資超過20億元。
目前,紫竹高新區已形成了以信息軟件、數字視聽、生命科學、航空電子、新能源與新材料、智能制造為支柱的產業結構,引進了中航通用電氣航電、中國商飛飛機客服、中廣核、電氣風電等一批國家和省(市)級重大項目;吸引了英特爾、微軟、可口可樂、GE、東麗、埃克森美孚、博格華納等多家世界500強公司設立了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成為跨國公司技術和人才溢出的重要源頭,推動了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在高新區的集聚。
更多資訊
-
明年開工!新成村改造規劃落地,將打造嘉定的“練祁島神韻”新社區2023.11.9
城中村改造是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重要體現,也是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手段。近日記者從嘉定區規資局和新成路街道了解到,新成路街道新成村“城中村”整體改造規劃方案已經通過市、區兩級政府規劃部門的… 查看詳情 >
-
打造世界級濱水區!蘇河灣在進博會上向全球遞出“邀請函”2023.11.9
靜安蘇河灣,曾是上海民族資本的集聚地和重要物資集散中心,如今,蘇河灣濱水商務集聚帶是靜安唯一具備“一河兩岸”水系稟賦的區域,歷經城市更新,蘇河灣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級濱水區”、世界級“城市會客廳”。借進… 查看詳情 >
-
德資企業走進楊浦考察,未來有望進一步擴大中德雙方優勢產業合作2023.11.9
為加強中德企業和機構的對接交流,吸引更多德資企業投資楊浦,11月8日,“2023德資企業走進楊浦推介活動暨中德企業產業對接圓桌會議”順利舉行,德國海外商會聯盟代表團及楊浦區重點企業的近百名代表參加。 … 查看詳情 >
-
敬老院、商鋪廚房…近期,滬郊這個鎮為何緊盯這些場所展開一系列行動?2023.11.9
“敬老院是老人聚居的場所,與其他單位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老年群體因其體能等個體因素導致自救能力差,且缺乏火災防范意識,更易成為火災受害者……因此,我們格外關注這類場所的消防安全問題。” 11月8日…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