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的“第一桶金”哪里來?這項改革開創了新局面
來源:上觀區情 2018.7.23

1991年6月26日下午,川沙縣政府的一間禮堂里,一兩百號人等著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親歷者之一、原外高橋集團監事會副主席吳震回憶,當時,隨著土地部門在土地批租文書上簽字、蓋章,相關單位再當場開出各自的支票,三家開發公司正式獲得浦東9.7平方公里土地的使用權。儀式前后不過一個多小時,卻破天荒地通過“資金空轉、土地實轉”模式創新實現了土地出讓,一舉激活這片沉睡的土地。
“資金空轉、土地實轉”,即由政府財政(國資)部門按照土地出讓價向開發公司開出支票,作為政府對企業的資本投入,并成為開發公司的國家股股東;開發公司將這筆資金,作為土地出讓金支付,交給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并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管理部門出讓土地使用權后,再將從開發公司得到的出讓金收入全部上繳給財政部門。在當時市財力捉襟見肘的特殊時期,通過資金空轉方式將“生地”轉入開發公司,由開發公司加工成“熟地”后進入二級市場,并運用轉讓的收入進行再投入、再轉讓,是推進浦東開發開放的創舉。
浦東開發初期,根據規劃在浦東設立四個功能板塊,分別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外高橋保稅區和張江高科技園區。市委市政府根據當時的現狀,決定先行啟動陸家嘴、金橋、外高橋三個板塊,要求抓緊把三家開發公司盡快組建起來,開展土地開發工作。當年要注冊一家開發公司,離不開注冊資金。同時,土地“七通一平”開發建設也需要資金。錢從哪里來?找財政。不過,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上海,一年總財政收入僅150多億元,地方可用財力約40多億元,根本拿不出三家開發公司注冊所需的十多億元資金。
然而,浦東開發形勢催人,此前任命的三位開發公司老總,包括外高橋開發公司總經理阮延華,已在招兵買馬,就等工商注冊登記下來了。資金問題解決不了,怎么辦?“涉及開發的各部門每天圍坐在一起討論各種可行的辦法。窮則思變,我們幾位同志想出了用土地折價入股的方案。工商說可以,但必須以貨幣形式表現出來。”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上海的開發建設用地都是劃撥的,之后土地政策轉為批租,也就是說要拿錢買地。以外高橋為例,市里出讓給外高橋開發公司4平方公里土地,以60元/平方米計,買地就需要2.4億元資金。問題又回到了“錢”上。當事情再陷僵局,一張毫不起眼的記賬憑證成了突破口:各部門商量,能不能以支票背書方式,實現“資金空轉、土地實轉”?“我們找到了一家愿意幫助我們的金融機構,即上海投資信托公司。首先,由政府土地部門與開發公司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其次,由政府相關部門、開發公司在各自支票上同時背書;接著再進行驗資后工商注冊登記,各環節一下子就能走通了。”
1991年6月26日的儀式過后,浦東三個開發公司得以注冊登記,實現了實質性啟動,加速了土地開發,為整個浦東的開發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更多資訊
-
“大虹橋國際會客廳”揭牌!2023.8.30
8月29日下午,長寧區2023年“政府開放月”主題活動暨大虹橋國際會客廳揭牌儀式在上海虹橋國際圖書館舉辦。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侯繼軍,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盛強,市外辦副主任貝兆健,市政府辦公廳政務公開辦… 查看詳情 >
-
洞涇推動在線新經濟產業集群建設,松江城市直播間洞涇研訓基地正式揭牌2023.8.30
8月29日,松江區在線新經濟產業集群——主播直播勞動技能競賽在洞涇鎮5808直播基地舉行。比賽中,“松江城市直播間洞涇研訓基地”“洞涇鎮總工會在線新經濟培訓實踐基地”正式揭牌,為在線新經濟產業發展注入… 查看詳情 >
-
靜安區蘇河灣黨建聯盟成立,蘇河灣集聚21家跨國總部、18幢億元樓2023.8.30
8月29日,靜安區蘇河灣功能區黨建聯盟在上海最高的云端“紅色引擎”——蘇河灣黨群服務中心成立,會上發布了“靜聽、靜覽、靜創、靜育、靜享、靜聚”等六大系列濱水黨建項目,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 … 查看詳情 >
-
聚焦細分產業鏈、供需協同攻關,普陀區高端醫療器械專委會今成立2023.8.30
8月29日,普陀區高端醫療器械專委會正式啟動成立。 據介紹,這是普陀區生命健康產業聯盟內首個聚焦細分產業鏈的“專職服務平臺”,匯集了來自區內近50家相關企業單位。普實醫療就是專委會成員單位之一。企業總…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