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韌性活力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勢頭在這些領域呈現
來源:上觀2018.7.26
今年上半年,上海繼續交出一份亮眼的經濟答卷。6.9%的半年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同期速度,這一速度如何形成,又蘊含著什么樣的發展亮點?
圍繞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各項指標,上海市發改委進行了詳細解讀。市發改委介紹,上半年上海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以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穩的基礎繼續鞏固,進的勢頭不斷增強,好的因素持續積累。當前上海經濟呈現增長更穩、結構更優、效益更好、更趨協調、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匹配性較好,經濟中心城市的韌性和活力持續增強。
穩的基礎繼續鞏固
今年上半年,在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壓力影響下,上海經濟“穩”的特點沒有改變。從2014年一季度至今,上海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18個季度保持在6.6%—7.1%區間。
上半年,上海全社會用電量、貨物運輸總量分別增長6.3%和10.6%;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增長4.6%和6.1%;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經連續22個月處于擴張區;CPI漲幅上半年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截至6月底全市就業人數同比增加10萬人……一系列指標顯示,上海經濟的平穩運行,來自市場主體的信心,來自各行各業的活力,也來自就業、物價等領域良好表現的有力支撐。
上海經濟之穩,還源自內外需求在結構優化中穩定增長。
投資領域,工業投資成為今年上海經濟表現中的一大亮點。上半年上海工業投資增長22.9%,增幅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高。而在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等11個項目開工建設帶動下,上半年上海重大工程項目完成投資706.4億元,占全市投資計劃的52.3%,為世博會以來同期最高。
消費領域,反映消費升級的相關商品銷售規模正在快速增長。上半年,上海的化妝品、以智能家電為代表的家用電器、以輕奢品牌為主的服裝服飾零售額分別增長26.3%、19.8%和17.8%。在打響“上海購物”品牌行動的帶動下,一季度至今,上海新進全國首店或大陸首店52家,占全國一半以上。
外貿領域,盡管出口增速有所放緩,但上海對外貿易附加值持續提升。上半年上海一般貿易出口增長7.4%,快于加工貿易出口12.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1.1%,占全市出口比重達到41.3%。進口方面,上海消費品進口集散功能不斷增強,上半年美容化妝品及護膚品、手表、鉆石進口額分別增長62.7%、19%和14.7%。
進的勢頭不斷增強
人工智能,是今年上海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熱詞”。聚焦人工智能的“AI@SH”行動實施不到一年,一批各有千秋的人工智能企業在上海迅速成長;眾多領軍大企業以人工智能為抓手,推動業務模式深度轉型;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在上海找到干事創業、實現策源創新突破的平臺……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在改革創新的關鍵領域,上海持續發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使得經濟運行中進的勢頭不斷增強。
今年上半年,上海工業增長好于預期,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支撐作用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產值增長8.1%,增幅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9.6%和14.2%。
上半年上海第三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其比重已較長時間內穩定在70%左右。如今“城市功能提升”,成為上海服務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立足點。上半年,上海原油期貨成功上市,上海成為繼紐約、倫敦后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全市展會面積增長9.2%,其中國際展面積增長13.9%,會展經濟能級和全球影響力顯著提升;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50條”政策加快落實,網絡視頻、影視動漫、網絡游戲等一批新興文化企業加快發展壯大。
上海經濟向前邁進的活力,還體現在市場主體的涌現速度之上。上半年,上海新設各類企業16.5萬戶,同比增長15.2%,日均新設企業1340戶;同時,上半年上海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實現“雙升”,其中制造業利用外資明顯回升,上半年實到外資增長1.2倍; 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7家,累計達到642家。“近期公布的‘擴大開放100條’措施,是上海持續推進對外開放、踐行其城市精神的又一范例。”匯豐銀行(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廖宜建表示。
從新創立的本土“雙創”企業,到在滬扎根的跨國巨頭,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為打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投入的努力。今年,上海制定實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和10個專項行動計劃,上半年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54項。通過深化以“照后減證”為核心的“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今年上海已基本完成深化方案確定的10個領域47項改革任務。全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組建了市大數據中心,172項涉企服務事項實現全市通辦。
民生指標持續向好
居民收入,是各項宏觀經濟指標中,“民生體感”最直接一項數據。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7.5%,高于GDP增速。
“從當前國內經濟形勢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對經濟整體增長有著重要意義。”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宏觀經濟分析團隊負責人表示,相較于外部環境壓力,內需正在中國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通過就業增長、實體經濟振興、個稅改革等多渠道影響,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加快增長,將釋放國民經濟內部活力,從而抵御外部風險,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與“居民收入”類似,今年以來上海一系列生態環境、民生領域的指標持續改善向好。這些領域的相關行動,也將推動經濟“良性循環”。
生態環境建設方面,上半年上海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同比下降3%左右;主要河流斷面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66.5%,同比提高12.6個百分點;上半年完成低效建設用地減量驗收7.3平方公里。
惠民生補短板方面,今年上海完善就業社保政策,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啟動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在全市推開,上半年共受理申請12.6萬人次,新增服務老人9.4萬人;4月1日起城鄉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1070元,月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2420元;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供應租賃住房用地約91公頃,房屋租賃價格實現穩中有降。
今年以來,上海社會治理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升。上海制定實施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開展無違建居村(街鎮)創建,鞏固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成果,上半年拆除違法建筑約2016萬平方米,完成“無違建”居村創建3652個。上海還扎實推進“美麗街區”“美麗家園”“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架空線入地及合桿整治工作,上半年全市道路架空線入地工程實現開工98公里。
“今年經濟運行中,上海也存在一些需重點關注的問題,主要是外部發展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實體經濟發展仍面臨困難,保持金融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任務依然艱巨。”上海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對困難和挑戰,上海將積極應對、著力解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更多資訊
-
亞太地區首個!這家全球內窺鏡領域領導企業自建制造基地將落戶松江2023.11.8
11月6日上午,全球內窺鏡領域領導者卡爾史托斯在第六屆進博會上宣布,其亞太地區首個自建制造基地落戶上海松江。基地預計將于明年底投產,進一步踐行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作為卡爾史托斯在亞太地區的首… 查看詳情 >
-
寸土寸金的黃浦,公共運動空間越來越多,又美又智慧2023.11.8
“健全健身服務體系”是2023年黃浦區“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是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浦區體育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整合區域體育資源,扎實開展“為民辦實事”工作,用心用情… 查看詳情 >
-
亮出最優質產業載體空間,寶山街鎮園區主動出擊進博會用心推介招商2023.11.8
連日來,進博會場內外,寶山區各街鎮園區主動出擊,充分利用平臺功能和進博會溢出效應,融招商于推介,通過系列推介會展現寶山區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的“品牌力”,搶抓招商引資機遇。 把握進博平臺機遇,“以商… 查看詳情 >
-
?市區聯動破題,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全國首發”的背后2023.11.8
10月中旬,陳冉和張家慶第一次走進位于徐匯濱江西岸傳媒港的新辦公室,他們創辦的大模型開放生態和社區型企業“開放傳神(OpenCSG)”,成為首家入駐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的公司。嶄新的工位上貼著…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