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集鎮“城中村”即將變身,兩年半后動遷安置房將在原址拔地而起
來源:上觀區情 2018.8.1

今天上午,家住寶山楊行鎮東街村的李老伯和周邊的村民們一起來到寶楊路、松蘭路口,見證楊行老集鎮“城中村”改造動遷安置房項目奠基,這標志著741戶居民回遷的動遷安置房正式進入建設階段,按照建設計劃,涉及楊北村,城西一村、二村、東街村和西街村的老百姓們將在兩年半后實現回遷上樓。
8時,第一鍬土落下,66歲的李老伯樂得合不上嘴,“在農村住了大半輩子,以后也有自己的公寓啦!”李老伯說,他有1個兒子,也有自己的宅基地,他們的選房序號在100多號,他要給老伴,給自己的孫女都選個大房子。
東街、西街,曾經是楊行鎮頗有歷史的老街。早在南宋時期,楊行就已形成集鎮,當時商賈云集。即便今天,還能在老街的牌坊里依稀找到當年的痕跡。然而,近些年,隨著城市的變遷,曾經的小橋流水蕩然無存,這里已經淪落為一個環境惡劣的城中村:垃圾惡臭,無處落腳,農民房層層轉租,流動商鋪見縫插針,外來人口聚集。夏天的自來水,就像眼淚水一樣,只能滴滴嗒嗒。有的嫁出去的女兒,回來竟然找不到自己的房子。
楊行鎮鎮長陳江介紹,老集鎮“城中村”就處于楊行鎮中心位置,距離1號線很近,就好似一個“瘡疤”嵌在城市中。當地村民盼動遷足有20年了。2016年,這個城中村成為上海市47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中最后完成審批的。從去年8月開始,正式啟動核心區域的動遷。如今動遷安置房即將建設,也將同時開展生態修復、人文重塑,讓人們記住美麗鄉愁,真正根治老街之痛。
李老伯告訴記者,對于楊行本地居民來說,這里的斷頭路很多,出行難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村周圍的主干道都十分擁堵。寶山的內部交通問題一直是一個民生痛點,結合此次楊行城中村改造,區交通、規劃等職能部門共同協商,制定了合理的解決方案,計劃用兩年時間先后打通月城路、楊北路、湄寶路、鐵和路和規劃二路等5條斷頭路,屆時村民回遷后可以不再為出行而煩惱了。
據了解,楊行鎮老集鎮“城中村”改造范圍共涉及6個區塊,即楊泰路西側區塊、寶楊路南側區塊、城西二村區塊、綠龍路南側和綠龍路北側區塊、湄寶路北側區塊,這些區塊將建成住宅82.56萬平方米、公建配套3.29 萬平方米,其中包括3所幼兒園,2個菜場以及社區級服務中心、垃圾壓縮站和郵局等公共服務設施,對于這個村落集中的區域來說,將一改往日舊顏,重新塑造城市形象。此次開工的是第一期動遷安置房項目,總建筑面積17.04萬平方米,由13幢26層的高層住宅和2幢商業、2幢社區配套用房,以及一座地下車庫。該項目建成之后,將提供1337套動遷安置房源,有效改善當地百姓的居住條件。
根據近日公示的《寶山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寶山將形成“一帶兩軸三分區”的空間格局。一帶即“T”形濱江綜合功能發展帶。兩軸即滬太路城鎮發展軸和寶楊路-寶安公路功能拓展軸。其中,將沿寶楊路-寶安公路由西至東串聯顧村、楊行、淞寶等重要城鎮功能組團,以現代服務業為發展重點,沿線集聚商務辦公、商業商貿等功能板塊,加速中部地區東西向聯動發展。未來,楊行鎮將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和空間調整,促進產城融合。
更多資訊
-
來楊浦濱江,在城市空間藝術里感受“共育相生”2023.9.28
9月26日下午,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展?在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灰倉藝術空間正式開幕。 作為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13個實踐案例展區之一,今年楊浦濱江展的主題為“共育相生”,為市民呈現一… 查看詳情 >
-
總高度49.5米,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一類工業制造業用地項目動工2023.9.28
松江生物醫藥產業再添新動能。9月26日上午,樂純生物醫藥一次性耗材及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新橋鎮破土動工。該項目全面落實上海市“智造空間”工業上樓工作,是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M1(一類工業)制造業… 查看詳情 >
-
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開放,明年竣工交付2023.9.28
9月27日,北外灘集團投資開發的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正式開放。據介紹,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為高品質租賃公寓,服務于北外灘全球高管和國際化人才,助力區域產業集聚和打造高能級人才高地。 該項… 查看詳情 >
-
商務部:今年上半年 21家自貿試驗區貢獻全國進出口貿易的18.6%2023.9.28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十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地區和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各自貿試驗區以…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