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街道拿獎拿到“手軟”,竟連續19次獲評上海市容環境公眾滿意度測評第一名
來源:上觀區情 2018.8.7

最近,常熟路112弄6號的一處私房總水管突然漏水,水勢一時難以遏止,房主電話找到靜安寺街道“小管家”服務隊,服務隊當即上門進行了搶修,防止了大水蔓延到樓下居民家中,也保護了6號這幢歷史老建筑。
“小管家”是街道今年2月成立的一支特殊服務隊。在大走訪、大調研中,街道發現,居民對物業不滿意率比較高,個別居民區竟然達到不滿意率60%。原來,街道轄區80%是成片歷史建筑,房屋歲數大了,可能產生的問題也多,對居民報修,物業不一定能及時響應;由于歷史原因,轄區內還有相當數量的私房,連最基本的維修都要房主自己負責,遇到緊急情況,房主往往不知所措。因此,街道成立了“小管家”服務隊,主要對居民生活中出現的房屋問題提供應急維修、對物業暫缺小區提供基本服務,彌補老舊建筑物業服務的短板與空白。
在大走訪、大調研中,靜安寺街道深入社區一線、到群眾中間去,發現了不少社區治理中的盲區與扯皮區。街道不是著眼于單一事件的解決,而是梳理出共性問題的癥結點進行制度探索,創新與深化了涉及物業管理、環衛作業、非機動車管理等十項社區治理改革。如今,街區與社區面貌得到進一步提升,老百姓也有了更大的獲得感。今年7月底,上海市容環境公眾滿意度測評出爐,靜安寺街道再次獲得第一名,這也是街道連續19次獲此殊榮。
為老里弄小區垃圾清運難找到解決辦法
愚園路608弄是一處老式里弄小區,人口密度高、生活垃圾量較大,小區只有一個位于弄堂深處的垃圾廂房。在調研中,有居民反映,小區生活垃圾晚上經常得不到及時清運,造成垃圾過夜,散發出的臭氣嚴重影響生活。
“由于傍晚是居民垃圾產生高峰時間,垃圾清運車一定要在晚間時段進行一次清運作業,但隨著小區私家車的增加,垃圾清運車晚間進入小區,經常遭遇停放的私家車的阻礙,有時還會引發車輛剮蹭,所以清運車司機晚間不愿進小區清運垃圾。”居委會負責人說。
在對轄區內居民小區進行實地走訪后,街道發現,垃圾清運難是老里弄小區普遍現象,而背后其實存在涉及單位的相互推諉。“清運車司機抱怨物業沒有清走弄堂兩旁的私家車,物業則埋怨清運車沒有早點來清運垃圾,結果都不管,成了居民矛盾的爆發點。”街道綠化和市容管理所所長于飛說。
今年5月,靜安寺街道召集綠化和市容管理所、物業和居委等,針對愚園路608弄垃圾清運問題進行討論,最終決定:固定垃圾清運車夜間清運時間,在規定時間內由物業負責安排引導小區居民車輛停放,為清運車進出騰出空間;同時,垃圾清運車如果沒有在這一時間段作業,由司機自行將垃圾廂房的生活垃圾桶拖到小區門口,進行清運;居委則對垃圾清運與物業的工作進行監督。
這一方式確保了小區垃圾的及時清運,居委會有話語權了,周邊居民的投訴率也明顯降低。如今,這一做法已作為一項制度在轄區內其他里弄小區推廣。
創新思路解決非機動車亂停放
烏魯木齊路、華山路路口,曾經每天早高峰時共享單車泛濫。因為周邊有華山醫院、華東醫院,很多人將共享單車作為從地鐵出口到兩家醫院的交通工具。沿街又有很多小店,亂停放的共享單車擋在小店門口,影響到小店生意,店主以前經常把共享單車疊放在一起形成了“堆場”。
過去,街道主要采用“堵”的方式:發現這一路口處有共享單車積壓,就通知共享單車公司以及街道委托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將共享單車運輸到靜安區北部的停放點。但在大調研中,有居民反映,轄區內很多小馬路非常需要解決到地鐵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但卻常常找不到共享單車。
為此,街道創新思路,通過疏導方式,在規范共享單車亂停放的同時,解決居民出行難題。新閘路(萬航渡路-鎮寧路)道路兩邊是小區圍墻,人行道較寬,街道就在小區圍墻外規劃出來非機動車停放點,將這一路段作為共享單車停放的“蓄水池”。一旦轄區內哪里出現共享單車超過控制量停放,或是亂停放的單車被黨員志愿者、普通市民發現并通過微信上報,就會被運送到這一路段,再由街道委托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將這些共享單車運送到有使用需求卻沒有單車投放的路段。
現在的烏魯木齊路、華山路路口再也不會“堆場”現象,而到了每天19時以后,原來經常找不到共享單車的路口,會整齊地擺放著剛剛運送過來的單車,供周邊加班的人群使用。
同樣的創新思路,被“嫁接”到外賣電動車的管理上。靜安寺街道轄區內商務樓宇多,不少白領都有中午叫外賣的需求,外賣小哥的電動車一多,商務樓宇周邊的非機動車停放就亂起來。為了規范停車,黨員志愿者、網格巡查員沒少和外賣小哥“交涉”。最近,街道通過區域化黨建平臺,在越洋廣場商務區挖掘資源、動足腦筋,推動越洋廣場的物業在門口為外賣電動車專門辟出了一個停車點,并制作標識、規范使用,周邊非機動車亂停放馬上得到緩解,也更好地滿足了白領的午餐需求。對這一做法,街道打算在商務樓宇中進行推廣。
打破條線形成街面全天候無死角清潔保障
愚園路(鎮寧路-常德路),道路兩旁的梧桐樹下掩映著老石庫門,街區整潔、環境優雅。一位環衛工正在耐心地擦拭人行道上的花架,當天她已經對路面進行了三次清潔,在走動中看到地上有垃圾還會及時撿走。
靜安寺街道地處市中心,繁華路段很多,市民與居民對市容環境的要求也很高。以前,靜安寺街道的環衛作業分屬不同公司負責,道路保潔、公共設施保潔、公共綠化清潔,各自為政,一些交叉區域沒人管。去年,街道在全市率先啟用了“一體化環衛模式”,采用一支環衛隊伍,采取“一人一區段”的作業模式,即一個環衛工人要負責一段路從道路保潔、公共設施保潔、公共綠化清潔的所有工作,徹底打破了環衛作業多年來的條線分割。
在大調研中,街道還發現了幾塊由于歷史原因沒人管的綠地,也納入環衛作業中;部分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但半開放式的圍墻對街面透出小區綠化,為此街道要求環衛作業對小區實行“透綠區域”的保潔“托底”,變“一體化環衛”為“立體化環衛”。如今,靜安寺街道的環衛隊伍建立起“有垃圾就掃、有垃圾就撿”的工作理念,街道轄區內街面形成了全天候、無死角的清潔保障。
最近,街道聘請第三方對街道推出的十項社區治理改革進行居民滿意度測評,測評顯示,各類社區問題發生率均成下降態勢,居民滿意度有較大幅度上升。但街道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在物業改革中缺少對實施部門工作完成情況的監管與監督,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相應監督機制。靜安寺街道辦事處主任洪明銘表示,大調研就是多聽群眾訴求、辦好急難愁事,街道推出了十項改革改變最大的是作風。“今年以來,工作力度大了,群眾點贊多了,但精細化管理還要精益求精,我們將以‘歸零’的心態再出發。”
更多資訊
-
來楊浦濱江,在城市空間藝術里感受“共育相生”2023.9.28
9月26日下午,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展?在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灰倉藝術空間正式開幕。 作為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13個實踐案例展區之一,今年楊浦濱江展的主題為“共育相生”,為市民呈現一… 查看詳情 >
-
總高度49.5米,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一類工業制造業用地項目動工2023.9.28
松江生物醫藥產業再添新動能。9月26日上午,樂純生物醫藥一次性耗材及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新橋鎮破土動工。該項目全面落實上海市“智造空間”工業上樓工作,是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M1(一類工業)制造業… 查看詳情 >
-
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開放,明年竣工交付2023.9.28
9月27日,北外灘集團投資開發的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正式開放。據介紹,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為高品質租賃公寓,服務于北外灘全球高管和國際化人才,助力區域產業集聚和打造高能級人才高地。 該項… 查看詳情 >
-
商務部:今年上半年 21家自貿試驗區貢獻全國進出口貿易的18.6%2023.9.28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十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地區和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各自貿試驗區以…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