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樓市“吹牛廣告”需要較真精神
來源:證券時報2018.8.14
馮海寧
“要盡可能夸大項目優勢,使用想象性、引導性語匯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這是房地產廣告業潛規則。記者發現,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廣告語,實則隱含著難以啟齒的“潛臺詞”。譬如,“稀缺樓盤,坐擁寧靜”,可能是“項目比較偏僻,周邊人氣不足”……
房地產廣告“吹牛”現象存在已久。從項目位置到道路交通,從周邊設施到未來規劃,從項目案名到投資潛力等,涉及房地產銷售的每個方面,廣告幾乎都有虛假成分。這不但誤導了購房者——有調查顯示90%以上的購房人對樓盤第一印象來自于廣告,而且還擾亂了市場秩序,助長了行業不正之風。
對于房地產廣告亂象,一方面是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完善相關制度,例如2015年工商總局發布了《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針對廣告中落戶、升學等承諾明確禁止。另一方面是查處房地產虛假廣告。如今年7月初至12月底,國家有關部門組織30個城市開展房地產市場亂象治理,重點之一是虛假廣告。
在治理房地產虛假廣告方面,業內人士提出不少好建議,比如對房地產廣告加強監管;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相關責任主體要承擔起社會責任等。這些建議值得傾聽,而筆者的建議是,還應培養一種與房地產虛假廣告叫真的精神,通過鼓勵、倒逼有關方面去較真,或能擠出房地產廣告中的虛假水分。
首先,應鼓勵公眾去打廣告之“假”。如今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平臺很多,房地產虛假廣告藏身的地方很多,指望廣告監管部門去治理顯然效果有限,那么就需要發動人民群眾參與廣告“打假”,比如有關部門可以有獎鼓勵公眾核實、舉報虛假樓盤廣告,根據舉報線索進行依法查處。
在現實中其實并不缺少較真的人,關鍵是要調動這些人監督的積極性。有關方面一旦有獎鼓勵舉報,恐怕不少人要么親自測試“距離地鐵站僅×分鐘路程”是否屬實;要么對房地產廣告詞“咬文嚼字”。尤其是部分購房人因虛假廣告與開發商產生糾紛,應鼓勵這些人提供相關線索和證據。
其次,與法院、消協等機構建立協作機制。
更重要的是,各地廣告監管部門要有較真精神,凡是有虛假嫌疑的房地產廣告,監管部門都應該主動逐一去核實。房地產虛假廣告之所以長期存在、較為普遍,原因之一是語言表達方式多樣,往往打擦邊球,廣告宣傳內容是合法還是違法,需要核實與甄別,這就需要監管者多些較真精神。
如果能全面調查核實房地產廣告虛實真假,并建立長期抽查核實機制,治理效果無疑更好,但這對監管部門是一種考驗。除了調查核實虛假廣告外,依法嚴肅處罰違規開發商、廣告公司、發布平臺,讓“吹牛”者“交稅”,并建立違法廣告黑名單,也是治理房地產虛假廣告的關鍵手段。
坦率地說,房地產虛假廣告成為“頑疾”,也是因為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長期不平衡,行政監管重心主要在穩房價、保供應,對虛假廣告等問題重視不夠。其實,穩房價、保供應與“治廣告”應該同步進行。
更多資訊
-
長三角示范區綜合交通規劃有何特點?注重生態優先、水陸并舉2023.8.23
8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及兩省一市交通部門和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負責同志出席,介紹《長三角生態綠色… 查看詳情 >
-
市域鐵南楓線年內開工,規劃研究地鐵27號線!上海臨港將推進這些重點工作2023.8.22
8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介紹臨港新片區四周年發展成就及下一步總體考慮等有關情況。 記者會上獲悉,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繼續堅持以“… 查看詳情 >
-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上海出臺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8.16
為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和數據要素產業創新高地,本市出臺《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在加強數據產品新供給、激發場景應用新需求、… 查看詳情 >
-
上海推出今年第七批次集中供應樓盤,備案均價69753元/平方米2023.8.2
8月2日,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2023年,本市第七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該批房源共涉及23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7.9萬平方米,共計6805套,備案均價69753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