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免押金是陷阱:”押零付一”模式實為分期貸款
來源:經濟日報2018.8.23
押零付一,無需押金即可入住”。近期,北京一些房屋租賃中介推出的“信用免押金”租房模式,吸引了不少租客。根據記者調查,這種租房模式在實際操作中演變成為分期貸款,廣大租客不可輕信,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據報道,我愛我家“相寓”推出的“押零付一”業務,由消費者綁定本人名下儲蓄卡作擔保,通過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公司向指定銀行申請貸款,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公司將租戶需繳納的租金總額一次性轉賬至我愛我家,消費者按月繳納房屋租金及5.8%的“服務費”給該金融公司。如此這般,租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貸了款。在辦理分期貸款時,客戶需在“開通存管賬戶”頁面授權500萬元資金托管額度,輸入銀行卡號、設置存管交易密碼、確認存管交易密碼等3項信息就能完成相關操作。
湖南日月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戴曙光認為,中介公司對客戶隱瞞貸款事實,屬于欺詐行為,這很容易產生糾紛。
“不到5000元的租金,卻需要500萬元授權存管金額,顯然缺乏合理性。”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認為,從產品來講,信用租房是以消費者芝麻信用值來作為信用擔保,不再需要其他擔保環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李虹含稱,信用租房初衷是為資金短缺租客群提供幫助。目前,信用租房主要通過3種方式:一是信用認證,此類信用認證信息源于大數據分析,最后會傳遞到租賃交易公共平臺上,以供租賃各方參考;二是消費金融服務,相關用戶租金貸款需求都通過此類租賃平臺實現;三是電子化操作,這主要是互聯網平臺功能,有助于后續此類交易和公用事業配套服務便捷化。
李虹含認為,信用租房需要做好監管工作。對于監管部門而言,做好相關知識普及非常重要,還要加強公眾對信用租房的認識,警惕背后的消費陷阱;同時對中介有必要強化監管,謹防其成為非法貸款中介;對于信用租房平臺,也有必要實行規范化整治。
戴曙光認為,消費者享有知情權,租客作為消費者在接受租房服務時,有權全面了解租房服務有關真實情況。在生活中,商家往往利用信息不對稱,欺騙消費者,這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李虹含提醒消費者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隨著信用‘變現’渠道增多,以及失信被懲罰渠道的擴展,消費者需要不斷提升消費信用意識,在信用租房時,需要認清企業資質,簽訂合同更要小心謹慎,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依法維權”。李虹含說。(經濟日報記者 彭 江)
更多資訊
-
關注!上海出臺住房公積金支持城市更新政策2023.9.8
市住建委介紹,為支持深化城市有機更新,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提升居民居住品質、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的制度作用,市住建委第六十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調整本市住房公積金購買存量住房最長貸款期限的通知》及《關… 查看詳情 >
-
長三角示范區綜合交通規劃有何特點?注重生態優先、水陸并舉2023.8.23
8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及兩省一市交通部門和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負責同志出席,介紹《長三角生態綠色… 查看詳情 >
-
市域鐵南楓線年內開工,規劃研究地鐵27號線!上海臨港將推進這些重點工作2023.8.22
8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介紹臨港新片區四周年發展成就及下一步總體考慮等有關情況。 記者會上獲悉,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繼續堅持以“… 查看詳情 >
-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上海出臺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8.16
為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和數據要素產業創新高地,本市出臺《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在加強數據產品新供給、激發場景應用新需求、…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