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人工智能大熱,這個指標為何還不到1%?

來源:上觀2018.9.19

摘要:人工智能的發展,應當讓機器做更好的機器,讓人做更好的人,而不是反之,讓機器做人,卻把人變成機器。

“阿爾法狗”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有人一度擔心,傳承千百年的圍棋,就這么被機器人玩完了?

但凡人工智能涉足的行業,普遍彌漫著這種擔憂,據說99%的人得從現在開始考慮可能的失業問題,甚至包括人工智能本身的研發者。

這些說法的是是非非,尚待歷史驗證。但至少,人類在人工智能面前,既有熱忱擁抱的激情,也還不失未雨綢繆的清醒。比之一味的叫好或唱衰,這不啻為一種更為理性的態度。

就像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大咖”們談起未來,也并未諱言目前人工智能存在的諸多局限,以及各種潛在的倫理、道德、法律風險。中科院院士何積豐就說,人工智能的理想定位是幫助人類、提升人類,但想要達到深度應用的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本來就是“方興未艾”的題中之義。而在浪潮之下,何以對待AI,何以發展AI,又何以處置人與AI的關系,是兼具“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問題。

沒錯,一個看似抽象的命題,其實也很具體,具體到一個現實中的發展取向:誰都知道人工智能是一個風口,但真正的“追風人”應該往哪兒聚焦?

一組一個多月前公開的數據,多少提醒人們注意一些問題。據統計,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40%,其中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67%,預計2018年市場增速將達75%。但在規模激增同時,人工智能市場的結構并不均衡。有機構對中國過去三年最大的300項人工智能項目進行分析顯示,制造業相關的人工智能投入不足1%。

這個樣本未必說明全部問題,但不足1%的制造業領域投資,同人們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想象而言,顯然是并不相稱的。在今天的主流語境下,借人工智能賦能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對人工智能最直接的期待之一。

這當然不是說其他行業就不重要,但將人工智能同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方面著力攻堅核心技術,一方面著力推動產業嫁接,是時下發展人工智能的當務之急,也是“人工智能+”的首要內涵。

“人工智能技術+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此次人工智能大會的重要議題,亦是一個普遍呼聲。站在傳統產業的角度,主動對接自然是突圍之路,而聚焦實體經濟,助推產業升級,某種程度上也算發展AI的一個“初心”。

善于聚焦,也有助于擠掉一些不應有的泡沫、降下一些不必要的虛火,或許還能減少一些無益的焦慮。畢竟對一個新興行業來說,健康有序,才能行穩致遠。

而這種“形而下”的聚焦,又指向了“形而上”的問題——人工智能帶來的“人工替代”,目的不該是把人“消滅”,卻恰是把人從簡單的重復勞作中解放出來,去做更需要人去做的事情。

換言之,人工智能的發展,應當讓機器做更好的機器,讓人做更好的人,而不是反之,讓機器做人,卻把人變成機器。

這是人對人工智能的期望。但就像一句調侃話說“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一樣,問“智能”的問題,終究還是要問人自己。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