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智慧空間 > 正文

上海這座最西端的CBD渾身冒“綠”,白領們甚至還能在樓宇屋頂上種菜、養雞、養兔子

來源:上觀2018.11.26

摘要: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前夕,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等9名綠色生態城區評價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對照國家《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聯合評審,并現場答辯評價后,宣布最終評分為85.53分,達到實施運管階段“國家綠色生態城區三星級運行標識”的要求。

從地塊、樓宇個案達標到區域的整體達標,從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到全社會共同參與,近兩年來,虹橋商務區綠色低碳城區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舉世矚目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周邊,一座“綠色都市”正拔地而起。11月23日,在此間舉行的“2018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上,虹橋商務區正式獲得全國首個“三星級國家綠色生態運行城區”的頒證。虹橋商務區還同期舉辦了“綠色生態城區與創新發展主論壇”,虹橋商務區綠色低碳展廳也亮相此次城博會。

虹橋綠谷的屋頂綠化 ?來源:資料照片

“國家綠色生態城區三星級運行標識”指的是:以住房城鄉建設部為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而頒布的《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為評判依據,從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綠色建筑、資源與碳排放、綠色交通、信息化管理、產業與經濟、人文等元素對城區進行因地制宜的評價。包括規劃設計評價和實施運管評價兩個階段,評價結果按滿足各控制項的要求評分,總分以50分、65分、80分為界,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個等級。國家綠色生態城區三星級運行標識為最高星級,標志著國家生態城區建設管理的最高水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前夕,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等9名綠色生態城區評價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對照國家《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聯合評審,并現場答辯評價后,宣布最終評分為85.53分,達到實施運管階段“國家綠色生態城區三星級運行標識”的要求。

早在成立之初, 虹橋商務區就明確了“低碳虹橋”的開發建設理念,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全部樓宇按照綠色建筑設計,截至目前,58.1%達到綠色建筑三星級標識,41.9%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識。“三星級綠色建筑的能耗相比同等樓宇,能耗要降低25%,二星級要降低20%。”虹橋商務委管委會開發建設處處長徐明生介紹道。

區域集中供能系統是虹橋商務區發展低碳經濟的最重要載體。作為目前上海最大的“三聯供”區域集中供能實踐區,該項目是全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區域冷熱電三聯供項目,能源站自身建筑也被評為綠色三星(設計)標識基礎設施項目。截至2018年9月30日,已完成核心區區域42個街坊中27個供能接入,接入用能面積達350萬平方米,占到區域總用能面積63%,現有供能系統減碳量達到23793噸標準煤。“通過‘三聯供’項目的實施,虹橋商務區至少減少6萬平方米的設備機房,如果按照每平方米5萬元的均價,此舉能省下30億元的開發資金。”

屋面綠化是虹橋商務區生態綠化建設的一大特色和推進城市宜人化的重要抓手。截至2018年9月底,核心區屋頂綠化達18.74萬平方米,占整個核心區層面面積的50%左右。據記者了解,虹橋商務區核心區部分商務樓宇的屋頂,白領們還在此種植蔬菜,養雞、養兔子,既供給白領食堂,又豐富了“團建”內容。

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規劃采用路網高密度、街坊小尺度、建筑低高度的布局,在此基礎上,核心區還規劃建設了空中、地面、地下“三度空間”的慢行系統——核心區一期的13個街區,商圈、辦公樓與虹橋樞紐通過地下通道和地上連廊聯通,總長度分別達到2公里。

2018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上,虹橋商務區綠色低碳展廳亮相。吳衛群攝

空中連廊主要連接虹橋樞紐西交通廣場二層平臺及核心區諸多地塊,包括6座天橋。為配合進博會的舉辦和打造復合交通,二層步廊東延伸段項目總長504米,建成后把國家會展中心與商務區核心區一期連成一片。在剛剛結束的進博會期間,據粗略統計,至少有50%的觀眾經由二層步廊到達“四葉草”,從而減少展會期間地面交通的壓力和機動車碳排放。除空中步廊,共計24條人行通道也串聯起商務區核心區一期各個地塊的地下二層空間,今年10月,該工程也已全線貫通。

今年,商務區還開展了“向非機動車亂停說不”行動,新虹街道在商務核心區路段設置“禁停示范區”,并在揚虹路和建虹路高架兩側,建設了規范的非機動車停車點,配上可停2000余輛非機動車的停車棚,還聯合企業,在商務區內開放10處左右的商務樓宇地下停車庫,規劃停放2000輛非機動車。

“十三五”期間,虹橋商務區規劃建設由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態綠地構成的綠化系統,以外環綠帶、近郊綠環及生態間隔帶的生態綠地布局,形成高品質、多層次、功能復合的綠色生態走廊。已經建成的華翔、迎賓、天麓和云霞四大綠地總面積達到58公頃,明年,商務區西北角還將有一座占地面積約32.4萬平方米的“城市濕地公園”——新家弄村水系和綠化景觀工程開工。圍繞進博會的舉辦,虹橋商務區在道路沿線、路口和窗口地帶見縫插針,建設幾十個小型的“口袋公園”。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