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最老街道成立至今一甲子了,曾經的“上海貧民窟”早已蝶變
來源:上觀區情 2018.12.10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浦東開發開放28周年,也是浦東新區最老街道成立60周年的日子。位于浦東新區西南部,三面環水的周家渡街道成立于1958年,經歷和見證了浦東開發開放的全過程。
今天,“美好周家渡,邁進新時代”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周家渡街道成立六十周年群眾文化活動在浦東舉行,一個甲子的紀念活動在一段段美好故事中勾起了各個時期周家渡革故鼎新的回憶。
六十年風風雨雨
1958年周家渡街道成立,隸屬原南市區,行政區域包括現在的周家渡街道、塘橋街道、上鋼新村街道、南碼頭路街道。1984年,經市政府批準,周家渡街道一分為二,成立塘橋街道辦事處。1986年從周家渡街道劃出,建立上鋼新村街道辦事處。同年,塘橋街道劃分為塘橋街道和南碼頭路街道。1993年起,原南市區的浦東地區劃歸浦東新區管轄。
一個甲子的周家渡,是浦東的周家渡,更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親歷者。
老周家渡風貌
浦江兩岸“長八渡”之一的周家渡,現轄區面積5.52平方公里,以居住區為主要形態,有浦東最早的上南鐵路通達的軌跡,有號稱浦東“南京路”的昌里路,有如火柴盒般星羅棋布的上南新村,更有浦東地區第一批興建的高層住宅。
改革開放前期,素有“上海貧民窟”之稱的周家渡區域的生活水平不高。幾代人、十幾個人擠住在廢材料搭起的棚子內,第一層棚子馬馬虎虎能進人,第二層則只能弓著腰進出。上鋼三廠“供養”著幾代人全家吃喝拉撒,鋼廠的家屬、劃舢板的老漁民、周家渡的老鄉親,回滬的老知青……他們都生活在周家渡,然后他們孩子、孫子也蝸居于此。
棚戶區的生活充滿了艱辛
2002年申博成功,周家渡成為世博會主陣地,街道動遷安置了6000戶多居民。2003年6月盧浦大橋正式通車,2011年2月,西藏南路隧道正式通車。后世博時代騰籠換鳥,1.76平方公里世博A片區招徠企業再次騰飛。如今的周家渡,因世博煥然一新,浦東南路擴寬、東明路整新,原來的“貧民窟”早已脫帽,2000年后建成的新住宅拔地而起,優質的教育資源更讓周家渡成了安居樂業的好選擇。
從下往上看像飛碟,從上往下看像貝殼的世博文化中心與中華藝術宮毗鄰相伴,成為上海浦東新建筑的一大景觀,也成了周家渡的新地標。那一抹“中國紅”,那一束銀玉白都是浦東發展的標志,她們承載著周家渡區域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文化藝術的熏染讓周家渡人民有了更好的“家門口”文化服務。
譜寫精細化管理新篇章
1998,周家渡街道成立40周年,時任市委領導,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的周禹鵬為街道題詞“前進中的周家渡”。
20年前的周家渡,地處沿江的西南片,以上鋼三廠為主體的工業城區,鋼廠煙囪高聳,渡口鋼軌橫叉,老城區簡屋狹窄。浦東開發開放后,轄區調整,川楊河以北的農村郊區也劃入街道管轄,環境污染,基礎設施差,建筑垃圾成山,城郊結合部違建成風。那個年代,文明創建給街道發展提出了巨大的難題和挑戰。
原白蓮涇居委會書記江君芬談及過往歲月,依然飽含熱淚。“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憂、暖百家心”,這是當初江君芬身體力行的寫照。1999年白蓮涇試點建設文明小區,垃圾整出來165噸,挨家挨戶的宣傳動員,要改變原來生活習慣。見縫插綠,路兩邊搞垂直綠化,當年周家渡老百姓用85只吊蘭硬是把小區扮靚了。
如今的周家渡
2002年申博成功,江君芬和老百姓歡騰起來,這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轉折點。后來白蓮涇、東書房等居委世博動遷,又是一場走東家串西家浸潤式的“談判”……哪怕戀戀不舍,也要道一聲“再見,我親愛的周家渡”,因為大家將開啟美好生活新篇章。
鄒老伯住上了廚衛獨立的新村樓房,明天早晨開窗就能看到一抹“中國紅”。周老伯愛人喜好書法繪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上南五村借用云蓮分中心的家門口文化功能優勢,多次為周家渡百姓提供展示作品的舞臺、藝術交流的平臺、促進鄰里溝通的空間。更多人愿意走近社區大家庭,老年人一起暢談彈指一揮間的崢嶸往昔,中青年一代牽引著兒孫參與到社區親子活動。樓組之間的情感紐帶又因為“家庭小黨校”、文明特色樓組創建、睦鄰樓組集市等活動載體得以升華,社區居民逐步實現自治共治并驅、法治與德治并舉,逐步繪就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美好生活畫卷。
如今,周家渡街道提出了全面建設“五美五好”的發展目標,率先試點打造美好樣板居民區。云臺二居民區經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居民群眾現場勘查、共商議事、多方研討,正著手實施“一環、一心、兩軸、多節點、微循環式”建設方案。昌里花園家門口服務站借力打造了一個“像家一樣的”公共文化空間,兼具法律與健康咨詢、文化悅讀、家庭烘焙、美學靜養等多項服務功能。
曾經的老舊小區正在譜寫城市精細化管理與服務的新篇章。
更多資訊
-
浦東這家企業在首屆全球AI藥物研發算法大賽中嶄露頭角2023.9.11
近日,首屆全球AI藥物研發算法大賽總決賽在清華大學舉行。經過與來自全球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878支隊伍的激烈角逐,上海浦東企業——上海冰鑒科技-南京大學聯合團隊脫穎而出,斬獲三等獎。首屆全球AI藥物… 查看詳情 >
-
成立僅三個多月,偉力吉六零科技發展中心就為松江引入兩個優質科技項目2023.9.11
作為全球最大的學協會出版商WILEY出版集團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合作的產物,上海松江區偉力吉六零科技發展中心成立3個多月來,積極推動前沿科研成果轉化,已為松江引入國內領先的X射線分析儀器和高比能低成… 查看詳情 >
-
靜安區江寧路街道76街坊舊改居民搬場,居民與單位簽約率均實現100%2023.9.11
9月8日上午,靜安區江寧路街道76街坊零星舊改項目舉行了首批居民集中搬場儀式。現場居民收到了喬遷掛飾、定勝糕以及街道專門為76街坊居民準備的幸福相冊。10輛搬場車浩浩蕩蕩駛離了76街坊。近700戶居民… 查看詳情 >
-
國內規模最大!全國首家氧化鋁連續纖維量產企業從臨港走到百色建萬噸工廠2023.9.11
投資百億、建萬噸生產線,臨港企業攜手百色資源,實現東西部產業深入協同發展,促進自貿區經驗服務全國。9月8日,廣西省百色市政府與上海榕融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榕融新材料)簽署“百色市氧化鋁纖維制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