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打造300多個村“家門口”服務中心,將給鄉村帶來怎樣的變化
來源:上觀區情2018.12.12

12月12日上午,浦東新區召開全區會議,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推進300多個村“家門口”服務中心建設,打造“四站一室”(黨建服務站、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文化服務站、聯勤聯動站、衛生室)功能載體。這標志著浦東推進“家門口”服務體系再次出發。
“趨零化辦公”帶來新氣象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去村委會辦事,村干部們通常“一人一座一電腦”,村書記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一人一間大辦公室”,所以要想找對人辦事,往往得跑好多個辦公室。不僅如此,連同村委會的沙發、座椅、桌子,也有點機關化、行政化的味道。今年,這樣的現象,正在浦東8個村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川沙新鎮界龍村,是浦東有名的全國文明村,村委會是一幢500平米的兩層獨棟小樓。如今,村兩委班子所有同志,已經全部搬遷至界龍大道上一間門面房。這里原本是村里出租給民宿公司的接待辦公室,現在改造成為新的“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
服務站分為事項受理、自助服務、休息等候三個區域,村兩委干部都集中在80平米不到的事項受理區域接待服務村民,沒有任何獨立的辦公區域,工作面積僅有原來的19%。村黨組織書記馬鳳英向記者介紹,所有同志下樓辦公、開門辦公,老百姓進門,想找誰就可以找到誰。
與此同時,原來這幢500平米的辦公樓,將建設成為家庭醫生診所。馬鳳英說,這次搬家,他們都非常舍不得,但是想到能為村民提供更豐富的健康服務,就覺得很值得。
像界龍村這樣,最大程度騰出村干部的辦公室,讓位村民活動和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村居黨組織書記的觀念,這都源于浦東“家門口”服務的“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空間最大化”要求。
目前,除了界龍村,還有川沙新鎮七灶村、祝橋鎮鄧三村、張江鎮環東中心村、周浦鎮界浜村、新場鎮新南村、泥城鎮彭廟村、書院鎮塘北村,這8個村全部實現“趨零化辦公”,村兩委班子下樓辦公,通過共享空間、共享工位、共享電腦,改變了以往“一人一座一電腦”的辦公模式,以更加公開透明、開門服務的新氣象,呈現在村民面前。
來辦事的村民反映,以往村干部坐在紅木家具后面頭也不抬,總感覺隔了一層,現在把村委會布置得像家一樣溫馨,進門就能找到所有的人。這不僅是村民對村委會的新印象,也是浦東“家門口”服務邁出的堅實步伐。下一步,浦東300多個村都將落實“趨零化辦公”,去除村委會行政化、機關化,回歸自治組織本質。
“家門口”服務體系提質增能
騰出了村兩委班子的辦公空間,如何用好用足,使其真正符合村民實際需求,把服務做到村民心坎上,浦東新區拿出了一攬子工作計劃和方案。
9月以來,浦東成立了“家門口”服務體系提質增能工作領導小組、推進小組,組織、宣傳、地區、政法、民政、衛生、城運等部門,深入8個村調研40多次,與各鎮、各村現場研究村民需求,并通過給支撐、給資源、給保障,切實為村“家門口”服務中心建設注入活力。
今年5月,浦東發布了“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的員工手冊《家門口服務規范》,并在全區推廣實施。這不僅是浦東首次在社會治理領域發布標準,更是市質監局首次在全市發布區級標準。幾個月以來,基層在執行規范過程中,又形成了新的經驗。
此次,浦東立足把新的基層實踐轉化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再次形成了“家門口”服務體系提質增能工作方案、村“家門口”服務體系提質增能工作方案,以及村“家門口”服務中心“四站一室”(黨建服務站、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文化服務站、聯勤聯動站、衛生室)建設標準,作為區級標準的細化和深化,更為系統、全面的明確底板要求、穩定服務品質。
比如,周浦鎮界浜村在空間上動足了腦筋,在北區建設黨建服務站、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聯勤聯動站,南區建設文化服務站、衛生室,并打掉了村委會原來的圍墻,通過德和廣場、懷信步道連接南北兩區。界浜村黨組織書記姚輝說:“以前有圍墻,村委會下班后村民就進不來,現在圍墻拆掉了,村民隨時隨地都能走進家門口。”
目前,浦東8個村完成了“家門口”服務中心建設,做實了“四站一室”功能載體,下一步,這一攬子工作計劃和方案,將在全區300多個村推廣實施。
村民更有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我的醫療就診冊用完了,可以幫我辦一本新的嗎?”張老伯來到書院鎮塘北村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寬敞明亮的大廳、溫馨舒適的環境讓他眼前一亮。進門“首問接待”的全崗通社工,詳細解答了張老伯的問題,并指引他到窗口辦理。張老伯拿出自己的社保卡,一會就辦好了,“很方便,抬腳幾步路就走到,再也不用跑到鎮里去。”
張老伯享受這些便利服務的背后,其實是各方力量的支持和支撐。浦東新區民政局介紹,以往村務代理室僅提供少量代辦服務,現在全區統一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建設標準,提供自助辦理、當場辦結,代為辦理、現場預審、幫助辦理五種服務,194個服務事項可全覆蓋幫辦完成,27個事項可通過“一網通辦”自助辦理,29個事項可當場辦結。
而在張江鎮環東中心村衛生室,目前配備了全科醫生、中醫科醫生等共計7名,康復室增置了10種專業器材,藥品種類由原來的180種增加到305種,并在候診大廳LED顯示屏滾動顯示。
3年前,村民宋阿姨突發腦梗,半身偏癱,術后進入康復訓練,家人輪流請假,來回折騰不少。自從“家門口”服務增設了中醫理療站,老伴兒每周二、四都推著輪椅陪著宋阿姨前來針灸、推拿,單程只需10分鐘,全家人輕松多了。
祝橋鎮鄧三村是張聞天故居所在地,鄧三村將黨建服務站作為黨組織生活開放點,來參觀張聞天“紅色愛國教育基地”的黨員,可以直接到黨建服務站開展黨組織生活。泥城鎮彭廟村,在“家門口”服務中心設立就業指導室,已提供各類就業崗位186個,進入現場求職村民200多人,達成求職意向31人。區委宣傳部著重梳理了農村文化需求,開展演藝、導賞、培訓、電影、特色活動近4000余場次,其中,戲曲進農村活動1000余場。川沙新鎮七灶村在文化服務站設置了親子活動室,讓村民帶著孩子就近享受城區般的品質服務。
老百姓心里有桿秤,只有把百姓放在心中,百姓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中。新場鎮新南村與江南絲竹團隊、馬嬌剪紙等結對,結合團委“三點半課堂”,每周五下午由古鎮非遺傳承人向孩子們傳授技藝、體驗非遺,把文化服務站建成古鎮傳統文化傳習基地。黨組織書記盛麗萍說,“家門口”服務離群眾最近,做好黨建服務站、文化服務站,村民更有幸福感;做好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衛生室,村民更有獲得感;做實聯勤聯動服務站,村民更有安全感。
更多資訊
-
打造紅色旅游鄉村振興示范點!松江與威信共繪農文旅融合發展美麗藍圖2023.10.26
石坎河潺潺流過,兩岸鮮花盛放,群山掩映下,一座座白墻黛瓦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這里是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扎西鎮莊子上。1935年2月,中央紅軍總部駐扎于此,召開了黨史上著名的“扎西會議”。 同為紅色的英… 查看詳情 >
-
外籍主播助力國貨出海,這家上海企業在臨港啟用了國際網紅直播孵化基地2023.10.26
“東南亞電商市場前景巨大,這是我們國際直播項目將東南亞作為首站的原因。” 近日,由夢餉科技投資打造的國際網紅直播孵化基地在上海洋山特殊綜保區正式啟用,夢餉科技CEO冷靜這樣說。 據了解,臨港國際網紅直… 查看詳情 >
-
閔行這個科創園里,為何會有一場“家庭聚會”?2023.10.26
10月25日下午,位于閔行區華寧路3333號海聯智谷科創園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受新滬商聯合會執行會長嚴健軍和輪值主席周桐宇的邀請,30余家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合伙人來到海聯智谷舉行“家庭聚會”。作… 查看詳情 >
-
50余款進口產品!嘉定這家企業將再次亮相進博會2023.10.26
日前,記者了解到,作為調味品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的嘉定企業上海太太樂食品有限公司將攜母公司雀巢集團旗下美極品牌50余款產品,亮相本屆進博會。 在本屆進博會上,太太樂將攜美極展示“速食5分鐘”“環球美食”“…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