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區·年度詞 | 2018年,楊浦人畫了一個“圈”
來源:上觀2018.12.27

【小編說】
2018年,上海16個區以各種姿態奮進、創造、爭上游。有的高歌猛進,有的彎道超車,有的左沖右突,有的蓄勢待發。辭舊迎新之際,上觀區情頻道推出“品區·年度詞”系列,看看記者送給各區哪個“年度詞”——
在上海16個區里,有一位小哥哥最喜歡結交朋友。“大家都是雙創示范基地,加個好友吧!”“聽說貴圈有很多中小企業要對接項目?來,掃個碼……”就這樣,小哥哥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就連隔著一個太平洋,都能聽到他的召喚。這位小哥哥就是楊浦區。
要用一個詞來總結2018年的楊浦,我們想到了——“朋友圈”。沒錯,就是微信里那個彩色的圓圈標志。它是五彩斑斕的科創閉環,也是一個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的能量之源。
“滴滴滴”,微信里彈出一個對話框:“我通過了你的好友驗證請求,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聊天了……”加好友是一個讓人興奮的過程。楊浦的“加好友之旅”,從今年年初開始。
區領導擔任“招商大使”,帶領20家企業組團遠赴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西雅圖全球創新學院宣講,為楊浦招賢納士。海外人才為什么愿意不遠千里加入楊浦的朋友圈?“你看到一個區域如此重視人才,自然對來這里發展更有信心。”聲網的創始人趙斌發現,在硅谷只要有鼓勵海歸回國創業的場合,一定能看到楊浦的身影。
到海外招納人才
楊浦干部們的微信朋友圈長什么樣?“短短兩周時間從需求征集、整理、發布到現場策劃,今天的企業對接活動終于圓滿落幕”、“Ucloud發布新一代輕量laaS平臺,可為企業內部的私有云提供完善的IaaS產品……”
一條名為“這些00后的詞匯,你懂多少?”的微信測試,曾經刷屏楊浦干部朋友圈。區科委相關負責人給部門同事布置了“作業”:“大家回去都測一測,至少要達到60分。”干部們為什么要“煞費苦心”去學習00后詞匯?回答是:楊浦創業者越來越年輕,要把他們拉進圈,必須先懂得他們的語言。
科創企業中的新人類
發展朋友圈單靠“官宣”還不夠,楊浦又發展出許多“民間招商大使”,優刻得總裁季昕華就是其中之一。最近,季昕華又多了一個身份,“上海獨角獸花園”的秘書長。“很多人說上海缺乏互聯網龍頭企業,其實好企業有,只是沒有形成合力。”于是,由楊浦幾家互聯網獨角獸自發籌劃成立的“上海獨角獸花園”在今年5月“開張”了。“第一次活動來了7家獨角獸企業,第二次十幾家,如今每次活動都有二三十家企業參加,其中還有一半是來自外區的獨角獸。”楊浦的獨角獸花園發展成了上海的獨角獸花園,朋友圈還在不斷壯大。
城市概念園
今年,在楊浦發展出的眾多朋友圈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4月21日,在2018“創響中國”的首站活動中,來自滬蘇浙皖四地的25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代表首次在楊浦聚首,那也是長三角的創新朋友圈確立以來的第一次“網友見面”。
見面會從早上9時30分開始,到下午13時多才結束,許多雙創基地代表和企業家拖著行李箱來參會,午飯都顧不上吃,談完就直接去趕高鐵了。短短一個上午,達成合作意向的成功對接達到41次。
在朋友圈中找到合作伙伴
朋友圈是一種關系,彼此加了好友以后,如果一直不說話,你們可能永遠不會成為真正朋友,因此活躍度對朋友圈來說至關重要。楊浦亦深諳此道。自“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成立以來,楊浦的企業代表、投資人、創業者和各地政府創新辦負責人,隔三差五就拖著行李箱往來于長三角各城市尋求合作契機。
“以前對接外省市的項目總是障礙重重,如今同在一個朋友圈里對話,就能讓創新資源充分流動起來。”一家楊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在雙創聯盟這個開放的、圓桌式的朋友圈里,沒有“群主”,只有“下一輪誰做東”的概念,哪家雙創基地有活動,只要在朋友圈里“喊”一聲,眾人便紛紛響應。
楊浦濱江產業帶
也許有人會問,楊浦為什么這么熱衷建朋友圈?今年楊浦通過大調研對全區78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業進行挨家挨戶走訪,傾聽企業訴求,結果調查下來,企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比起資金扶持,我們更需要合作和訂單。”此后,楊浦舉辦了“走進高校”、“走進科研院所”、“走進大企業”、“走進上交所”、“走進市政院”等數十場對接交流會。
對企業來說,政府資金支持的效應是短暫的,但朋友圈的建立卻是長遠的,是源頭活水。走進高校是為了產學研對接,走進大企業是為了產業鏈對接,走進行政機構是為了政策對接。在一系列“走進”活動里,企業不但結交到“生意朋友”,還交到了“科學家朋友”、“公務員朋友”和“專家朋友”。
帶領企業走進上海市政院
在楊浦長陽創谷,創客們最常說一句話是:“無邊界、有生活。”幾何的圓圈有邊界,那無形的朋友圈呢?如今,楊浦已經形成了眾多大大小小的朋友圈,而楊浦的下一步,則是逐個打破這些朋友圈的邊界。
最近,楊浦成立了一個“大企業創新平臺”,為大企業和小企業提供“大手牽小手”的舞臺,在那張積蓄了近一年多的企業資源清單上,來自外區甚至外省市的企業占了其中一半。這種現象在楊浦并不罕見。今年,楊浦承辦了首屆長三角區塊鏈技術應用論壇,成立長三角電子競技產教協同創新中心,建立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楊浦歡迎來自上海各區乃至長三角各地、各行業的創業者來此對接資源和享受產業服務。
首屆長三角區塊鏈技術應用論壇
邊界越模糊,朋友圈才能不斷擴大。在今年的“楊浦創業之星”大賽上,細心的人們會發現,比賽名稱前多了“全球”二字。楊浦在8個本土賽場以外還發展出硅谷、西雅圖、溫哥華、多倫多、瑞典等海外分賽場,拿出2億元在全球尋找“創業之星”。
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一切圖形中最美是圓。我國自古就把“圓合”謂為天人合一,是一種極致的完美境界。
2018年,楊浦人畫了一個“圈”,這個圈是朋友圈,更是創新創業的生態圈、輻射圈,不同的圈彼此交融,并且透過一個個圈層傳遞到無限的遠方。
更多資訊
-
北外灘又一新地標亮相!助力擦亮“金名片”2023.10.30
金融產業集聚、商業商貿繁華、配套愈加完善,隨著虹口全力打造“上海北外灘,浦江金三角”及“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桿”,北外灘世界級會客廳已崢嶸初顯。在近日舉行的“上海潮向 世界所向”國華金融中心項目品鑒會上… 查看詳情 >
-
33個重點項目落戶普陀,聚焦創新企業和創新培育項目2023.10.30
10月27日舉行的2023年上海市普陀區第五次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6家重點產業創新培育項目和27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落戶普陀,涵蓋了高端制造、城市更新、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 據悉,自2022… 查看詳情 >
-
打造千億級數據產業,匯聚百家頭部企業!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在上海臨港揭牌2023.10.30
10月27日,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合作大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召開。會上,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正式揭牌,一批重點企業機構入駐,三大數據流動支持平臺成立。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唐浩在會上介紹了即將發布… 查看詳情 >
-
閔行建成131個“亮吧書房”,營造隨處可見、隨手可得、隨時可讀的書香氛圍2023.10.30
近日,閔行區政協“亮就亮吧”“亮吧書房”集體揭牌儀式在紫竹半島居民區舉行。當天,紫竹半島居民區“亮吧書房”、電信·莘家園“亮吧書房”、大零號灣“亮就亮吧”、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亮就亮吧”、福利界別“亮…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