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五年磨一劍
來源:北京日報2019.1.8
新年伊始,《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以繼往開來的姿態呈現在眾人面前。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全國批復的第一個控規,既有許多創新之處,也具有示范意義。這份歷經5年磨礪而成的規劃成果是如何得來的?記者多方探訪,為您解讀規劃編制過程中的決策與創新。“開門編規劃”的理念也讓更多公眾獻計獻策,參與到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當中。
科學決策 奠定發展高起點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不是在空地上建設新的城市,而是在多年來發展基礎上的優化和升級。
2014年2月25日、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視察工作,指出要結合功能疏解,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做強新城核心產業功能區,做優新城公共服務中心區,構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結合的格局。這次重要講話具有里程碑意義,為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拉開了序幕。從2014年開始,規劃編制馬不停蹄,歷經5年時間。配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城市副中心規劃前期研究正式啟動,形成了城市副中心規劃框架。
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對于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強調北京正面臨一次歷史性抉擇,從攤大餅轉向在北京中心城區之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載地,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時隔不久,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規劃人員堅持高標準編規劃,全面鋪開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各層級規劃。2016年7月,北京向全球征集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方案,邀請12家國際知名聯合設計團隊共同參與。通過集中工作營的方式,將征集成果的先進理念、共識、亮點等進行提煉整合,提出18點共識,形成綜合匯總方案。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到行政辦公區建設現場視察,認可了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整體框架,明確了后續工作方向和重點。
2017年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這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總規發布以來,城市副中心規劃廣泛征求各界意見建議,引導公眾參與,并針對各方反饋意見對規劃成果進行反復打磨。先后召開百余次工作推進會,進行了9次重大修改,文字修改量近3萬字。
2018年12月27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標志著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博采眾長 專家引領謀未來
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城市副中心控規匯聚國內外頂尖智慧,力求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更加科學合理。
在城市設計方案征集階段,各團隊分別由規劃、建筑界的知名大師和專家教授領銜,其中有兩位普利策建筑獎獲得者、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規劃深化過程中,由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北京清華同衡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艾奕康有限公司、東南大學等6家業內頂尖設計單位共同參與。各領域權威專家以及30余家國內外高水平技術單位作為專家指導和技術支撐。
在30余次專題研討會中,吳良鏞、楊偉民、李曉江、王浩、崔愷、吳志強、毛其智、黃文亮等院士、權威專家以及近200名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其中,為城市副中心控規提出真知灼見。
城市規劃的背后,是每一位居民日常生活的改變,交通、教育、醫療、養老,涉及的方方面面問題,需要各專業部門的共同協作。為此,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統籌,全市23個相關委辦局和通州區政府組成成員單位,根據責任分工分別組織開展專項規劃和專題研究,紛紛參與到城市副中心控規編制工作中。未來還將協同推進規劃實施,踐行“一張藍圖干到底”。
放眼京津冀廣闊空間來謀劃城市副中心未來發展,離不開區域協同。在城市副中心詳規編制過程中,本市全面對接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規劃,與河北方面協調對接80余次,用單獨一章來推動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在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原則下,城市副中心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公眾參與 打開大門編規劃
一本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離不開群眾的廣泛參與。城市副中心的規劃編制秉持“開門編規劃”的理念,通過各種渠道征求公眾意見,聆聽百姓聲音。
2018年6月21日,城市副中心詳細規劃通過“一張圖”的形式率先啟動網絡公告,提煉規劃草案的核心內容和關鍵數據進行簡要說明。隨后,規劃公示工作采取網絡公告與現場公告同步的方式,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及通州區潞城鎮分別設置展廳,進行現場公告。
30天的公告期內,前往現場參觀的市民人數達15076人次,社會各界共提出1900余條意見。其中,最長的意見有3455字,飽含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關切;年齡最大的留言市民是一位90歲的老人,他感慨“改革開放40年后的通州已舊貌換新顏”,希望“數十年后的通州將更輝煌、更美麗”;最小的市民年僅9歲,他希望“樓房不要太多,因為樓少了,就沒有空氣污染了”;還有市民留下了“一樹紅花映碧水,萬千荷花競湖光。運河安靜淌千載,潞城喜迎新華章”的優美詩篇。
無論是現場留言、網絡留言,還是郵件信件,一字一句中容納了幾代人對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關注與支持,對城市副中心美好未來的期待與祝愿。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城市管理要以人為本,城市規劃要以人民群眾滿意度來衡量。“群眾最關注的問題都是與其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城市問題,也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對居民的意見建議進行了逐條整理和研究,最終在文本中予以修改完善。
更多資訊
-
長三角示范區綜合交通規劃有何特點?注重生態優先、水陸并舉2023.8.23
8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及兩省一市交通部門和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負責同志出席,介紹《長三角生態綠色… 查看詳情 >
-
市域鐵南楓線年內開工,規劃研究地鐵27號線!上海臨港將推進這些重點工作2023.8.22
8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介紹臨港新片區四周年發展成就及下一步總體考慮等有關情況。 記者會上獲悉,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繼續堅持以“… 查看詳情 >
-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上海出臺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8.16
為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和數據要素產業創新高地,本市出臺《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在加強數據產品新供給、激發場景應用新需求、… 查看詳情 >
-
上海推出今年第七批次集中供應樓盤,備案均價69753元/平方米2023.8.2
8月2日,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2023年,本市第七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該批房源共涉及23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7.9萬平方米,共計6805套,備案均價69753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