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奉賢這些新地標年內將投入使用,國際頂尖設計加持為城市增添“代表作”

來源:上觀區情2019.1.9

摘要:目前,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已完成運營招標,將由華人文化旗下華人夢想實施運營。年內,奉賢百姓就能在“家門口”欣賞到來自全球的高雅藝術演出。

日前,記者從奉賢區建管委獲悉,兩座由奉賢區重點打造的城市“代表作”工程將于年內完工并投入使用。全國首座森林劇院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已經基本完成500座多功能劇場和300座半開放式主題劇場的裝飾工程,預計今年8月底之前竣工并投入使用。而位于奉賢新城城市客廳“上海之魚”旁的奉賢區城市博物館也收官在即,目前正處機電安裝、裝飾裝修和室外總體施工階段,計劃今年5月正式開館。


乘軌交5號線穿過森林去看劇

今夏即將投入使用的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坐落在奉浦大道以南的1200畝林地中,是全國首座森林劇院。盡管尚未揭開面紗,不少市民卻已跟隨通車不久的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段,尋到了它的蹤跡。有市民介紹,從軌交5號線望園路站下車,穿過森林走不到2公里,即可到達“九棵樹”,“也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而今,這座規劃占地12.0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的劇場已正式進入收尾階段,內部多座劇場的裝飾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形態初現。上海建工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現場項目經理趙斌介紹,整個中心分成主劇場與藝術交流區、小劇場與多功能區、文化展示功能服務區三大塊,共有1200座主劇場、500座多功能劇場、300座半開放式劇場3個室內劇場。在室外,還配備了一個2000座森林劇場和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劇場,將森林、水系與音樂結合。

愛看奉賢提供

其中,1200座主劇場,采用上海少有的全息音響技術。不論身處劇院哪個位置,人們都能享受相同的聲效,如同坐進“VIP”包房。音響技術還能根據音樂劇、話劇、演唱會等不同表演形式調整音效,讓效果達到最佳。500座多功能劇場是時下流行的“黑匣子劇院”。在這里,表演形式可靈活多變,觀眾席座椅也可以伸縮變動位置,給觀眾提供身臨其境的觀演體驗。EPC管理團隊現場安全管理王一凡透露,目前劇場內已在進行座椅椅背的安裝和現場保潔,很快就可以全新面貌示人。

從建筑外立面看,這座建筑也頗為奇特。法國建筑師何斐德采用使森林、建筑、自然、城市、水系融合為一的理念,在面向城市道路的方向,采用極具藝術感的人造自然墻面。靠近森林的一面墻,則是玻璃做的。玻璃上有不規則的彩釉圖案,陽光照射會產生光影變幻,滿足了人們的賞景需求,盡最大可能讓人在建筑物內如同置身于森林中一般。

目前,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已完成運營招標,將由華人文化旗下華人夢想實施運營。年內,奉賢百姓就能在“家門口”欣賞到來自全球的高雅藝術演出。


“上海之魚”湖畔明珠呼之欲出

作為奉賢新城規劃中重要的“城市客廳”,“上海之魚”早在2006年就開始規劃,并邀請迪拜棕櫚島的設計師拉瑞·奚伯斯擔任總體設計。去年,“上海之魚”陸續開建幾座新的公園——年豐公園、青年藝術公園、雕塑藝術公園,進一步完善了上海之魚區域的整體生態環境及公共設施建設,成為市民公共休閑文化空間。

如果把幾大公園比作上海之魚湖畔碧綠的底色,那么年內即將開館的奉賢區城市博物館就是湖畔的明珠了。位于上海之魚北側的奉賢區城市博物館,項目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項目主體北側單體為科學與技術類博物館,南側兩個單體為綜合類博物館。作為奉賢區的城市規劃館和博物館的有機融合體,該館將記錄奉賢發展的足跡,講述奉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成為奉賢歷史文化與城市規劃的展示平臺和重要的文化交流場所。

雕塑藝術公園

記者獲悉,受邀為奉賢區城市博物館提供創意設計的藤本壯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華的建筑師之一,曾先后榮膺多項國際建筑設計大獎。此次,他為奉賢區城市博物館所做的概念設計,將“上海之魚”豐富的綠化水系所形成的自然優勢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相融合,創造出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具有親和力的并向市民公眾開放的展示空間。項目由3個相互連接而又相對獨立的功能體量組成,由此衍生出來的建筑造型以及半室外、室外的空間,使基地與周邊環境內外自然過渡連接。同時將周邊的綠地水系、“上海之魚”湖面吹來的清風以及到訪此處參觀、游憩的市民等各種元素相互交融,以此將孕育出一個全新的城市展示空間。

奉賢區城市博物館已于去年5月底主體結構封頂,6月中旬施工完成二結構施工,6月下旬完成主體結構驗收并獲得“市優質結構工程”、“金鋼獎”和“市文明工地”。目前,項目正處機電安裝、裝飾裝修和室外總體施工階段,計劃今年3月底完成機電安裝專業收尾調試,4月底完成室外景觀綠化工程施工,5月正式開館。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