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產物即將消失,上海6個出口加工區已有5個獲批轉型為綜合保稅區
來源:上觀2019.1.16

繼去年11月漕河涇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漕河涇綜合保稅區之后,上海閔行出口加工區日前順利通過聯合驗收組驗收,正式整合優化為奉賢綜合保稅區。目前,上海地區6個出口加工區中已有5個獲國務院批準轉型為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作為一種時代產物,有望很快在上海消失。
綜合保稅區是僅次于自由貿易區的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8年4月18日,國務院批復同意上海閔行出口加工區轉型為奉賢綜合保稅區,閔行出口加工區由此成為上海關區內首批獲國務院批復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的區域。
從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名稱變化的背后,透視著企業需求升級之變,也為上海挑選和留住高附加值企業增加籌碼。如區內企業晶澳太陽能,于2006年入駐閔行出口加工區時,其行業表現為兩頭在外(即原料、市場在海外,唯生產在國內),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對企業做大做強起到了強力助推作用。但隨著產業鏈調整,如今大部分光伏產業鏈已回歸國內,而閔行出口加工區升格為綜合保稅區,從原先只允許開展加工制造,擴大至保稅倉儲、保稅研發、國際采購、國際配送、檢測維修、服務貿易、轉口貿易等功能,恰好迎合了企業轉型之需。晶澳太陽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僅以服務貿易功能為例,晶澳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40%以上,晶澳上海奉賢基地擁有產品檢測中心,但此前該檢測中心只能為企業“自己所用”。將來,企業可利用綜保區政策設立維修中心并面向全球市場,成為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此外,綜合保稅區的保稅研發功能也極具誘惑力。對于生物醫藥、集成電路和檢驗檢測企業而言,在綜合保稅區內,其進口的研發、檢測設備及耗材,都是免關稅和免17%增值稅的,相比在保稅區外做研發,可節約研發總投資的三分之一。
目前奉賢綜合保稅區內,為“東方美谷”專門打造的跨境電商平臺,以及“前店后庫”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建設已經啟動。奉賢綜合保稅區面積1.9平方公里,2018年1-11月實現進出口51.1億元,轉型升級后將重點引入保稅貿易、保稅展示、保稅檢測維修等新業務,2019年進出口有望達到70億元。上海海關關長高融昆建議,借上海出口加工區集中轉型之機,應盡快制定出臺《上海促進特殊監管區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
更多資訊
-
北外灘又一新地標亮相!助力擦亮“金名片”2023.10.30
金融產業集聚、商業商貿繁華、配套愈加完善,隨著虹口全力打造“上海北外灘,浦江金三角”及“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桿”,北外灘世界級會客廳已崢嶸初顯。在近日舉行的“上海潮向 世界所向”國華金融中心項目品鑒會上… 查看詳情 >
-
33個重點項目落戶普陀,聚焦創新企業和創新培育項目2023.10.30
10月27日舉行的2023年上海市普陀區第五次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6家重點產業創新培育項目和27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落戶普陀,涵蓋了高端制造、城市更新、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 據悉,自2022… 查看詳情 >
-
打造千億級數據產業,匯聚百家頭部企業!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在上海臨港揭牌2023.10.30
10月27日,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合作大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召開。會上,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正式揭牌,一批重點企業機構入駐,三大數據流動支持平臺成立。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唐浩在會上介紹了即將發布… 查看詳情 >
-
閔行建成131個“亮吧書房”,營造隨處可見、隨手可得、隨時可讀的書香氛圍2023.10.30
近日,閔行區政協“亮就亮吧”“亮吧書房”集體揭牌儀式在紫竹半島居民區舉行。當天,紫竹半島居民區“亮吧書房”、電信·莘家園“亮吧書房”、大零號灣“亮就亮吧”、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亮就亮吧”、福利界別“亮…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