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閔行區集中啟動30多個產業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來源:上觀區情2019.2.28

摘要:據了解,去年以來,閔行區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和“一網通辦”,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制度創新和政策供給力度,先后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166條、擴大開放50條、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9條,推出春申人才計劃、包容審慎監管、證照分離、幫辦服務、靠前預審等舉措,取得積極成效。但投資者眼中的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眼下,閔行區正在制訂《閔行區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實施意見》,共包括82條具體舉措,爭取在3月底形成實施細則,讓企業有進一步獲得感。

記者從2月27日召開的閔行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暨產業項目集中啟動大會上獲悉,近期,金闥科技公司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等11個新項目落戶閔行,涉及總投資達137億元;國茸醫療器械等12個項目新開工,涉及總投資約55億;同時,經過優化調整,該區確定了18個成片區域的存量產業資源轉型地塊,其中有13個項目將開工,占地1100多畝。這些集中啟動的產業項目,未來將成為閔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也將有力助推當地制造業的全面轉型升級。

“閔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發展又以產業項目為支撐,而產業項目的順利落地開工離不開一流的營商環境。”閔行區委書記朱芝松介紹說,從工業投資來看, 2017年,閔行通過完善機制、加強統籌,成功扭轉了2012、2013年產業結構調整以來工業投資連續下降的趨勢,同比增長46.8%,2018年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在上年大幅增長的基礎上再增長了18.7%。接下來,閔行區、鎮兩級政府將合力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努力創造更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據了解,去年以來,閔行區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和“一網通辦”,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制度創新和政策供給力度,先后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166條、擴大開放50條、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9條,推出春申人才計劃、包容審慎監管、證照分離、幫辦服務、靠前預審等舉措,取得積極成效。但投資者眼中的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眼下,閔行區正在制訂《閔行區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實施意見》,共包括82條具體舉措,爭取在3月底形成實施細則,讓企業有進一步獲得感。

記者注意到,閔行將新出臺的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中,不少是在全市規定動作基礎上結合閔行實際的“自選動作”,在不同程度上走在了全市前列。比如,在開辦企業方面,閔行區自加壓力,進一步優化完善企業開辦一窗辦理流程,取消社保業務登記環節,對于符合企業設立條件的做到1天內發放營業執照。去年,閔行在共享廚房、馬橋豆腐干小作坊許可證核發等事項上先行先試,在全市打響了知名度,今年,該區市場監管局自我加壓,由點向面繼續擴大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試點范圍,試點范圍也從兩種食品經營類別擴大至六種。

又如,在辦理施工許可方面,閔行區實行企業投資項目“多評合一”、并聯審批,探索對國家鼓勵類企業投資項目不再審批,對不新增用地“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推行承諾備案制。在財產登記方面,該區延伸前置不動產登記窗口服務,進駐鏈家和太平洋客服簽約中心,同步完成窗口預受理工作,提高后續登記效率。

在簡政放權方面,閔行將進一步加快規土驗收辦理效率,對免予設計方案審查的工程建設項目和社會投資小型項目,建設單位可采用告知承諾的方式申請開工放樣復驗備案,受理后當場辦理;同時,進一步壓縮土地出讓合同調整辦理時限,對不涉及補繳出讓金的調整事項,在受理后10個工作日內完成合同調整。

這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閔行區將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將100%取消6種證明情況。這六種情況,分別是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證明的、能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替代的、能通過網絡核驗的、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

而在完善政企溝通渠道方面,閔行區還將深化由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隊的“百人團隊聯系百強企業”工作機制,將優化營商環境和大調研常態化制度化緊密結合,打造區、鎮兩級領導定點服務模式。同時,完善12345市民服務熱線、企業服務云“兩位一體”的企業訴求收集和分派、研究、處理機制,及時解決反饋企業訴求。對企業反映問題,5個工作日內反饋處理結果;跨部門、跨領域“會診”問題,7個工作日內反饋;需要轉到市里“轉診”問題,15個工作日內反饋;重大事項及時報請區政府或企業服務領導小組研究處置。

“在接下來的5個月里,全區涉及行政審批的20多個職能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要輪流去窗口‘接訪’,每人每周2天,親自為企業辦事,傾聽他們的需求,不會的話,就跟窗口工作人員學……”大會接近尾聲時,面對全場幾百位參會人員,朱芝松又提出了全區干部 “如何當好店小二”的進一步要求。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