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公房加裝電梯難,普陀區老工人新村這棟樓里裝電梯為啥挺順利?
來源:上觀2019.3.5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件事,歷來“難于上青天”。但這么難的事,在普陀區的老工人新村曹楊新村街道的這幢樓里,似乎開展得挺順利。2個月里,24戶居民100%通過意見征詢;6個月里,15個加裝電梯審批程序全部完成春節之后拿到了開工報送表。
要問為什么這么順利?這個小區確實占了天時利地人和諸多因素——
電梯廠老廠長成了“關鍵人物”
“再過3個月,阿拉就可以用電梯啦。” 桂巷新村39號樓的居民們看著掛在外墻的紅色橫幅,心里都很期待。
這幢樓的24戶居民,幾乎每家都有一位60歲以上老人,而80歲以上老人一共有10位。即使身體硬朗的老人,爬個三樓也氣喘吁吁,需要爬一會歇息一會。還有的老人盡量避免不下樓,如果迫不得已下一次樓,就要把所有要買的東西、要辦的事情全都盤算好。
桂巷新村始建于1984年,房齡足足35年。整個小區里,像這樣沒有電梯的高層總共有70棟。而5000個居民中,60歲以上老人近2000人、80歲以上600人左右。有個單元的老人足足三年沒下樓,成了名副其實的“懸空”老人,但最讓人擔憂的情況是,老人萬一在家暈倒或者重病,沒有電梯上下樓,緊急救護實在不便。
盡管加裝電梯的需求很強烈,但真要促成這件事落地,還是很不容易。
我們要從39號樓的一位“關鍵人物”說起。住在最高樓層603室的沈錦章,今年74歲了,是房屋建成后最早搬進來的一批住戶。他原是普陀區一家電梯廠的老廠長,一輩子都在和電梯打交道。
去年六月,桂楊園黨總支召開樓組長會議,進行首次加裝電梯可行性摸底。會后,39號樓內老人們想起來了這位老廠長,希望以他的專業知識來替居民解決在加裝電梯中遇到的問題。
沈錦章(左)
沈錦章自稱老電梯人,心中早就有加裝電梯的想法,這樣一來順理成章地成了這項工程的牽頭人。他也不負眾望,前期準備期間,他開始收集各種加裝電梯的政策材料和其他小區的成功案例,還和鄰居們一起調研走訪,到各個成功加裝電梯小區去實地取經。只要與這個領域相關的信息,他都會非常用心關注,同時也開始在單元內與鄰居們慢慢的探討、溝通、協商。
“每個門樓要加裝電梯,牽頭人和核心小組是必須的,單槍匹馬不行。”沈錦章認為應盡量擴大隊伍,帶動居民參與進來,才能推進加裝電梯事宜。
在桂楊園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的大力協助下,成立了39號樓電梯加裝工作小組,像樓組長魏金如,老書記應冬花,有專業知識背景的社工張曉芳等等紛紛加入進來貢獻心力。在解決各種問題的同時,鄰里之間也逐漸熟絡起來。
一樓住戶說出這樣的暖心話
在加裝電梯這件難事中,最難平衡的是一樓住戶的利益。不少沒電梯的老房子,底樓房子最好賣,裝了電梯不但對一樓沒啥好處,反而可能讓房子跌價。因此,許多電梯工程都擱淺在了一樓住戶的“一票否決”。
但39號樓的一層4戶卻很配合工程,登門幾次就欣然同意。有戶老人長期居住外地,房屋空關。在居委會的協助下老鄰居們幾經輾轉,在社區民警的幫助下找到了老人的聯系方式。應冬花立馬與老人取得聯系,老人得知要裝電梯之后,毫不猶豫表示同意,她說:“以前在上海,一直承蒙鄰居們的照顧,現在有機會報答大家,當然沒有二話。”沒想到出乎意料的順利。
就這樣,60天不到初步征詢完成后。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先后多次組織召開小區加裝電梯協調會,爭取到小區三分之二業主的同意與配合,出色發揮了基層黨組織在社區事務中的引領作用。
征詢完成后,工作小組又開始籌備各種事項,并且充分利用微信群,及時向業主、住戶分享加裝電梯的最新進展。
克服建筑結構難題或可推廣經驗
加裝電梯從體量以及施工技術上不算什么大工程,但39號樓有些特殊情況。39號樓的房屋原始設計施工圖紙、地勘報告等資料已經找不到。居委會和項目的代建方——上海軒晨電梯有限公司到處尋找資料,最后僅僅從檔案館調閱到只有一張1:500的地形圖。
業內專家們拿著地形圖,又組織了地質專家、房屋結構專家、建筑設計專家、電梯技術專家等等,一次次到現場實地調研和勘測。
根據檢測報告,房屋為裝配式大板結構,基礎為筏板,天然地基,樓屋面采用預制樓板。房屋樓層應為設置圈梁和構造柱。這種類型的房屋加裝電梯,上海還未出現先例。因此,又請來各路教授專家再次考察分析討論,對房屋結構進行安全認證。最終決定在單元樓梯間外側增設電梯,并制定了加裝電梯實施方案,一次性通過上海房屋結構安全性論證,完成了審批的所有手續。
整個過程中,居民們也深深感受到,在上海市政府出臺關于加裝電梯簡化流程的政策后,從項目的立項開始,到施工備案許可的下達,縮短了很多審批時間。而且從居委、到街道、到區級房管部門,普陀區都設立了獨立窗口、專人負責對接,更好、更快推進了加裝電梯這一惠民工程。
更多資訊
-
在浦江郊野公園走入彼得·潘的世界2023.5.30
“一書一世界·書房有約”閔行區全民閱讀推廣系列活動舉辦兒童節專場 “打開書頁吧,飛上天空吧,踏進永無島吧,和彼得·潘一起翱翔,一同歡笑。”5月28日上午,臨近兒童節,閔行城市書房浦江郊野館不時傳出歡聲… 查看詳情 >
-
龍華路1887—濱江新景觀,人文氣質濃厚2023.5.15
作為上海城市發展“主動脈”的黃浦江兩岸,45公里長的濱水岸線是上海向世界展示城市風貌與城市氣質最重要的空間,每一段岸線都有其鮮活的個性。其中,憑借50萬平方米公共開放空間、10萬平方米親水平臺的徐匯濱… 查看詳情 >
-
上海這個區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蟬聯”18年,率先實現國家衛生鎮全覆蓋2023.5.5
?近日松江區愛衛辦傳出消息:松江持續多年扎實推進國家衛生區鎮常態化管理,轄區內健康素養從2013年13.19%上升至2022年41.02%,高于全市和全國2030指標。去年區內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為7… 查看詳情 >
-
公司周邊都是高檔小區租金太貴?上海這個國際社區提供便捷便宜的保障性租賃住房2023.3.29
為企業員工提供更便捷安心的住房服務,讓企業待得住、住得久。 3月28日,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舉行營商服務“入園進企”系列活動——光華社區開業典禮暨保障性租賃住房講解會,首批企業員工入住嶄新的保障性租賃住…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