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智慧空間 > 正文

上海的這個“新時尚”,讓人忍不住追捧

來源:上觀2019.4.8

摘要:垃圾分類新時尚有了很多支持者。

你見過用回收的電子產品拼裝而成的變形金剛“大黃蜂”嗎?你知道騎人力單車也能發電嗎?這些,都是上海虹口區一家商場中出現的場景,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原來,這是商場自發開展的“垃圾分類”主題互動活動。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這句話在上海越來越深入人心,很多企業自發追捧,不僅在內部推廣垃圾分類,而且面向市場推出不少能夠實現源頭減量、后續有效分類的“新時尚”。

垃圾分類先從源頭減量

“我們希望用多種方式推動消費者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同時提高一次性餐具、餐盒的回收率。”美團點評相關人士表示。3月底,上海街頭出現一批標注“泥板由回收餐盒制成”的摩拜單車,這些共享單車的擋泥板均來自回收利用的一次性餐盒。但美團點評表示,這只是外賣包裝減量和回收利用的一部分,除了擋泥板,通過上海一幢寫字樓回收的餐盒還被做成行李牌、日歷外殼等,銷售到全國各地。

企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是因為“上海的垃圾分類新時尚讓我們覺得可以‘蹭熱點’,進一步在消費者和商家中推廣餐具減量和綠色包裝。”這位負責人表示,美團已經在外賣服務中推出了“不需要餐具”的選項,“我們鼓勵用戶自備餐具,尤其在家用餐時,完全可以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有了“不需要餐具”選項后,選擇該選項的上海用戶不少,“說明上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還是比較強的。”相比之下,有些商戶還對“不需要餐具”有些不習慣,往往直接將餐具打包進了外賣包裝。“所以,我們會對這個功能進行持續優化,通過設定規則推動商戶將‘不需要餐具’落到實處,大家一起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

外賣使用的包裝和廢棄餐盒的再利用也將有多樣化的解決方案。美團點評表示,根據公司的“青山計劃”,去年他們在上海免費投放了100萬個環保餐盒,希望讓商戶了解環保餐盒的重要性。上個月,又發布了“青山合作伙伴計劃招募令”,征集“包裝解決方案提供方”,希望與更多的包裝生產企業和外賣餐飲商戶共同探索創新且實用的環保包裝,“因為不同餐飲的包裝要求不一樣,所以需要生產企業、商戶的共同參與。”

環保外賣餐盒

據介紹,解決方案提供方包括但不限于外賣包裝生產商、外賣包裝材料研究機構等,從包裝設計、材質升級等方面提升外賣包裝的環保性;同時聯動具有包裝減量需求的餐飲商戶,對新型包裝解決方案進行試點實踐,在實際使用中對包裝提出必要的改進建議。

“新時尚”表現形式也時尚

還有一些追捧“新時尚”的企業覺得,垃圾分類的實現方式也能很時尚。

推出“垃圾分類”主題互動活動的凱德龍之夢虹口相關負責人說,不同群體對“垃圾分類新時尚”理解不同,所以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推廣。商場里的親子消費比例很高,那就可以根據家長和孩子的不同認知,設置垃圾分類活動。

很受小朋友喜歡的“大黃蜂”

比如,變形金剛“大黃蜂”高大顯眼,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但家長一起看了后,會發現它是用包括手機在內的廢舊電子產品構成的。而“大黃蜂”旁就專業的電子產品回收企業“愛回收”的服務點,服務點的工作人員能回答消費者關于電子產品的回收方式。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讓消費者意識到,廢舊電子產品會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通過專業處理,可以把有價值的部分回收,可能危害環境的部分進行無害化處理。

還有,商場發現很多消費者對塑料的回收意識不強,所以特地在活動中增加了塑料的回收環節,“包括空的化妝品包裝、洗發水和沐浴液的塑料包裝等。這些可回收垃圾很常見,又是商場主力消費群體最常接觸的可回收垃圾,所以我們專門為這類產品設置了一個分類回收的知識普及環節。”他說,通過活動回收的塑料瓶瓶罐罐將被融入到藝術作品中,以藝術創作的形式變廢為寶。

此外,針對孩子喜歡互動游戲的特點,垃圾分類也變成了小游戲。在商場里的大型垃圾分類游戲墻上,分別標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四個區域,還有蘋果、紙巾、餐盒等代表各種垃圾的磁貼。消費者如果能把代表不同垃圾的磁貼歸入正確的類別,就有機會獲得獎勵。游戲形式吸引了很多親子家庭,小朋友們躍躍欲試,家長們邊學邊玩。“說垃圾分類是新時尚一點也沒錯,而新時尚可以用多元化、有意思的方式呈現,所以我們在商場里試一試,一起為垃圾分類出力。”相關負責人說。

既要“全面鋪開”,也要“一網打盡”

“使用支付寶叫回收員上門回收廢舊的報紙、塑料品已經被很多居民認可,但我們覺得,除了要在居民區‘全面鋪開’,還要深入企業單位,實現‘一網打盡’。”支付寶相關人士表示,自從支付寶上線“免費上門回收廢品”后,消費者熱情越來越高。目前,全市已有2萬多個小區支持上門回收廢舊大家電等物品,靜安區江寧路街道和彭浦鎮的100多個小區還支持上門回收廢棄的報紙、瓶瓶罐罐等較為零散的廢棄物。綜合性的廢品回收服務還在擴容,預計年內能覆蓋更多的小區。“不過,與居民家庭相比,企業單位的廢紙、紙箱、瓶瓶罐罐等數量更多也更集中,如果將上門回收廢品與企業對接,意味著可以將這些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一網打盡’。”她說。

不少企業意識到了這點,與支付寶一拍即合。3月初,在江寧路街道的牽線搭橋下,玫琳凱、同樂坊兩家企業代表與支付寶牽手,將寫字樓和辦公區里的可回收廢品也納入支付寶的“垃圾分類回收”平臺服務范疇。現在,這兩家企業的員工在辦公室“點點手機”,就能呼喚廢品回收員。

玫琳凱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通過互聯網模式將樓宇內的可回收物進行回收,經過資源減量化處理后形成綠色環保的能量重新注入給樓宇,能給樓宇帶來新的活力生機。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則覺得,與企業合作為“一網打盡”開了一個好頭,以后能深入更多的企業單位,集中處理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也鼓勵企業內部推廣垃圾分類,“除了寫字樓,像便利店、超市、賣場等,都會產生大量的可回收廢品,包括紙箱、塑料瓶等,如果能集中回收,效率更高。”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