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5月20日在滬開幕,51臺優秀劇目演出102場
來源:上觀2019.4.18

由國家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將于2019年5月20日在上海市開幕。本屆藝術節以“逐夢新時代——向國慶獻禮,向人民匯報”為主題,將舉辦優秀舞臺藝術展演;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并將舉辦第十六屆文華獎和第十八屆群星獎的評獎和頒獎。演出劇目的票務銷售于4月18日正式啟動。
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1987年創辦。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的舉辦,恰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5周年,也是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之后第一次舉辦的中國藝術節。
今天上午,藝術節組委會在京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文旅部藝術司司長、藝術節籌備工作小組副組長諸迪;文旅部公共服務司司長、藝術節籌備工作小組副組長李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藝術節籌備工作小組副組長于秀芬出席,發布會由文旅部辦公廳副主任喻劍南主持。
三項內容兩項評獎,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
諸迪在發布會上介紹,第十二屆藝術節開幕式將于5月20日晚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開幕儀式后,上海歌舞團有限公司排演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作為開幕式演出。閉幕式將于6月2日舉辦,包括文華獎頒獎儀式、獲獎作品精彩片段文藝演出、中國藝術節節旗交接儀式等。
本屆藝術節有三項主要內容:優秀舞臺藝術展演;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
在優秀舞臺藝術展演方面,5月15日至5月31日,經全國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文化和旅游部直屬藝術院團,以及專業協會、業界專家、港澳臺地區推薦的51臺優秀劇目將在上海的19個劇場演出102場。51臺劇目包括戲曲、話劇、兒童劇、曲藝劇、歌劇、舞劇、音樂劇、交響音樂會、民族音樂會、雜技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全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港澳臺地區均有劇目參加。
在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方面,5月21日至8月24日,將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辦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和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通過提名邀請和公開征集的方式,匯集近幾年優秀創作成果,將展出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和水彩(粉)畫等門類的美術作品600件左右、書法篆刻作品作品300件左右、攝影作品300件左右。這也是首次將3個國家級專業展覽在同一場館同時呈現。
在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方面,5月19日至5月2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以省(區、市)和各相關行業部門為單位設立33個特裝展位,通過作品展示、項目推介、產品交易等形式,為高質量舞臺藝術作品和文創產品拓寬推廣和傳播渠道,推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促進優秀作品走到群眾身邊。其中包括很多文旅融合、旅游演藝的精彩實踐。文創產品第一次納入到中國藝術節的框架中,進一步豐富了藝術節的整體格局。
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辦兩項評獎。一是第十六屆文華獎。將從上述51臺演出劇目中,包括經初評和公示等環節、最終確定進入終評的38臺劇目,評選出第十六屆“文華大獎”10臺獲獎劇目。另外,第十六屆“文華表演獎”10位獲獎藝術家名單已經公示,將在藝術節閉幕式上頒獎。
二是第十八屆群星獎。李宏在發布會上介紹,根據藝術節總體安排和《群星獎評獎辦法》,在各地初選的基礎上,266個作品進入復賽,并評選出84個作品入圍決賽,其中音樂、舞蹈、戲劇、曲藝4個藝術門類作品各21個,每個省份均有作品入圍。決賽將于5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最終評出20個獲獎作品,并于5月31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儀式及獲獎作品展演。
為進一步推動廣大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組委會還將舉辦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比如,將組織部分第十二屆藝術節演出院團、文華表演獎獲獎藝術家,所有群星獎參賽隊伍等走進公園、綠地以及公益舞臺、廣場、商圈等公共空間,走進基層進行約60場公益性演出;組織部分美術家、書法篆刻家、攝影家走進基層。
51臺102場劇目演出均有部分低票價惠民,群星獎決賽和獲獎節目演出全部為公益性演出;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免費向大眾開放。吸引更多的老百姓走進劇場、走進美術館、走進藝術節現場。還將充分利用新興媒體傳播方式,借助互聯網服務,打造藝術節互聯網分會場。
組委會提出了“十百千”的目標和計劃,即:“十萬觀眾進劇場,百萬觀眾在現場,千萬觀眾在線上。”
融入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鮮明上海元素
于秀芬在發布會上介紹,本屆藝術節有六個主要特點。一是以優秀作品展示新時代中國精神。藝術節期間,通過舉辦演出、展示、交流等活動,將全面展現各藝術門類百花競放、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展示文藝界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成果。在演出劇目、美術書法篆刻攝影等作品中,講述和表現現實題材的作品占有較大比例,群星獎參評作品題材廣泛,觀照人民生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期間除舉辦豐富的惠民活動外,在演出劇目、參評參展作品、展示內容等的遴選方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藝術節舉辦為契機,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文華獎、群星獎評獎方面,繼續邀請群眾評委參加,依據群眾口碑校正和提升文藝創作。
三是堅持質量標準。作為綜合性展示平臺,藝術節始終把提高藝術質量放在首位,要求各地各單位對作品打磨提高,提升藝術節整體水平。比如,第十六屆“文華大獎”參評劇目,對演出場次予以明確要求,引導參評劇目接受檢驗、打磨質量。文華獎的評獎,堅持質量第一標準,優中選優、寧缺毋濫。
四是創新傳播方式。本屆藝術節宣傳工作將充分發揮中國藝術節作為展示我國藝術工作改革發展成果平臺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通過設立新聞發言人機制,舉辦新聞發布會、媒體見面會、媒體開放日等多種形式,主動發聲;另一方面智慧辦節,充分利用新興媒體傳播方式,借助互聯網服務,使廣大人民群眾走進藝術節。
五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努力探索將文化與旅游事業有機融合,特別是上海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要把這些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藝術節,進一步體現上海文化的特質。上海啟動“百萬市民看大戲游上海”活動,結合藝術節的精彩劇目和展覽展示,組織了一批具有上海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化和旅游活動,發布了一批上海文化旅游精品路線,提供了一批優質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推出了一批優惠的文化和旅游產品。
六是強化紀律監督。由文化和旅游部直屬機關黨委牽頭成立監督部,對藝術節期間各參加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情況以及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影響公平、公正評獎的違紀違規問題等方面開展監督工作。將設立舉報電話和郵箱,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并開展巡查工作。
票務銷售今日啟動,中低價位票占比60%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劇目的票務銷售于4月18日正式啟動。為了方便廣大觀眾購票、取票,藝術節構建了統一的官方票務系統,觀眾除可以在演出劇場進行窗口購票,還能通過線上票務平臺實現一鍵購票,在第十二屆藝術節官網、官方微信號及劇場官網購票后,可在劇院專設的“藝術節取票專用機”上取票。
觀眾可在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官方網站(www.the12caf.cn)、官方微信和微博關注劇目演出信息及相關票務資訊,后續也將在大麥網購票。除此之外,部分劇場的官方網站也提供購票服務。所有演出的票價區間在60元至380元,中低價位的票占比60%。
中國藝術節自創辦以來,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成為展示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藝術盛會,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藝術節的籌備工作堅持“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辦節宗旨和“精品、惠民、節儉、可持續”的辦節原則,將充分展示近年來文藝創作的豐碩成果和文藝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更多資訊
-
凸顯煙火味、人情味、好滋味,50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全新出爐2023.8.31
聚焦城市新空間格局,結合“道路+”“公園+”和“生活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評選的第四批50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名單今天(8月31日)正式出爐。 今年新出爐的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 查看詳情 >
-
最具“煙火氣”的地方搭乘數字化列車,看看上海這些菜市場有哪些數字利器2023.8.31
經過4個月的改造升級,日前,浦東新區南泉路上有近30年歷史的南泉菜市場以“浦商菜市場南泉店”的全新面貌亮相。居民們驚喜地發現,原先陳舊的空間變得明亮整潔,買菜賣菜的簡單交易也因為數字化工具的加入變得更… 查看詳情 >
-
?新賽道為何涌向梧桐樹下小馬路老房子2023.8.30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
-
住在武康大樓半個世紀,居民最近的顧慮是…2023.8.30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