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18.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不走馬觀花讓博物館“破墻”,成為學生第二課堂
來源:上觀2019.12.11

這是一組有關博物館的大數據: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已備案博物館131座,以上海常住人口2420萬計,每18.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博物館有著豐富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資源,它將科學、歷史、藝術等方面的知識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加以展示,具有很強的連續性和感染力。走進博物館,滬上越來越多的學校把博物館當做“第二課堂”。但是,僅看看逛逛聽聽講解就能在這個課堂里學好、學懂知識嗎?國外的博物館又是如何讓展品變成“活教材”的?
近日,在楊浦區教育學院舉行的“終身發展視野下博物館教育”——第四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呼吁,可以把博物館逐步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真正“拆墻”,開辟博物館的教育新路。
國外博物館怎樣“破墻”
相對于學校的教育方式,博物館的教育環境更具有立體感,更能引發學生的興趣點,能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及時補充、拓展與延伸,這也正是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不同之處。但是由于專業組織者和志愿者的資源問題,這些課程數量還是比較少。很多家庭自行去帶孩子主要就是參觀和體驗,缺乏引導,探究和發現也不夠。
與會人員一直認為,開展博物館教育應該更多引起大家的重視:“像歐美等博物館事業發達國家都在政府主導下,已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比如英國自小學起就有在博物館內授課的課程,并且這些課程還會根據各館的發展而調整。法國每周三都不上課,中小學都要進入博物館進行藝術熏陶。”
來自香港教育大學教授巴甫洛娃瑪格麗塔介紹說,自己是俄羅斯人。在來中國香港之前,自己的兒子跟著她在世界三個地方定居過:“在俄羅斯,他每個月都會去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參加不同主題的活動,是玩,更是學習。之后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那里更多的是科學博物館,很多學校的課外活動,就是在那里進行的。在法國,更多的博物館藏品是藝術品,藝術課就把課堂搬進了博物館,孩子們很喜歡,學得很直接。”
建議納入“課程表”
對于上海的青少年而言,如何讓博物館真正成為第二課堂而不僅僅限于走馬觀花,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鄭奕建議:將博物館逐步納入我國中小學教育體系的制度建設。
在楊浦區有一個國歌展示館。每年,有超過20萬人次的觀眾前來展示館參觀,了解國歌背后的故事。過個展示館根據幼小中大四個學段的學生開發了四個版本的課程,讓國歌故事“進課堂”。市東實驗學校學生陳儷瀅說:“展示館就像是個會說話的人,在這里面走走看看聽聽,難懂的知識也不難了。” 上海市市東實驗學校小學部黨支部書記汪耀芳介紹說,學校每個學年會給學生安排一個博物館學習參觀,五年就是五個博物館,涉及昆蟲、動漫、紡織等領域,都是學生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眼下,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把課堂放進了博物館。鄭奕認為,博物館在校外教育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但它們的范疇,遠遠不止于德育教育。“我國的博物館每年新增180-200家,數量大幅增加,使得博物館課程入課表成為可能,”鄭奕說,博物館課程如果納入課程表,那就有了課時保障,這些課程可以涉及歷史、德育、實踐等各種領域。她同時指出,在“破墻”把課堂搬進圖書館,再把博物館課程放入課表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從學歷學位的源頭上培養主要服務于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的校外教師,打造一支正規、穩定的校外教師師資隊伍。
日本博物館對于學生的開放度極高,同時各館也積極探索與學校教育的聯動機制,向青少年提供大量的校外學習機會和體驗式教育。比如,東京國立博物館與21所學校結成了合作關系。
這次研討會是自2016年起楊浦區連續舉辦的四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國際研討會。作為楊浦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項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國際研討會”搭建了楊浦與先進地區開展交流學習平臺,有效促進了楊浦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的提升,還為楊浦催生了許多優秀的工作合作項目。
更多資訊
-
?新賽道為何涌向梧桐樹下小馬路老房子2023.8.30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
-
住在武康大樓半個世紀,居民最近的顧慮是…2023.8.30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
-
森蘭北塊綠地建成開放啦!你去打過卡嗎?2023.8.25
森蘭綠地是上海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大型楔形綠地,該區域由外高橋集團承擔全面開發建設任務。 森蘭綠地面積約相當于2.5個世紀公園,它以“陽光下自由生長”為設計主題,涵蓋了區域城市生態、風景游憩、運動健身… 查看詳情 >
-
3.9萬㎡彩色稻田+8.4萬㎡花海,閔行這里即將迎來最佳觀賞期2023.8.23
蘭香湖畔再添新景觀!吳涇鎮今年五六月份播種的3.9萬平方米彩色稻田,如今初見雛形,高空俯瞰,“浦江第一灣”幾個大字鑲嵌在綠色的稻田。除了升級打造景觀稻田,同期種下的4.6萬平方米的百日草花也將迎來最佳…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