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世博珍貴歷史文獻展在上海開幕,世博會專題圖書館明年開放
來源:上觀2019.12.12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日記中的世博會是什么樣的?上個世紀中國家庭前往倫敦參加世博會發生了什么故事?德彪西的作品《塔》和世博會又有什么聯系?世博會從1851年首次舉辦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交流的重要載體,在近170年歷史中,許多故事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但文獻作為忠實的記錄者,一直銘刻著世博會的閃光點滴。
12月11日,“世鑒真章——世博歷史文獻展”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開幕。作為全球世博會領域首個以珍貴歷史文獻為主體的特展,此次展覽展出300余件展品,時間跨越世博會誕生至今的百余年,涵蓋多國語言,包括官方報告、新聞畫報、游記日記、小說讀本、樂譜食譜等不同類型,見微知著地展示了交通、建筑、藝術等八個行業在世博會上的交流互鑒。在展覽基礎上,世博專題圖書館明年將在世博館內開放試運行。
女王日記里的世博會和中國作家的“世博游記”
“透過鐵門映入眼簾的是教堂的頂樓,還有那無數揮舞著的手掌、鮮花、雕像,以及擠滿人群的走廊,進入大殿后嘹亮的號聲,此種感覺實在畢生難忘。”1851年5月1日第一屆世博會在倫敦開幕當天,維多利亞女王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這是“世鑒真章”展的第一單元——“筆下盛會”展出的內容,它將維多利亞女王日記中關于世博會的記載以時間軸的形式呈現出來,配上放大修復的精美版畫,還原了女王眼中的世博會。
參加首屆世博會的還有一個中國家庭。1851年8月30日,《倫敦新聞畫報》報道了維多利亞女王會見一個中國家庭的新聞,畫中人身著刺繡綢緞衣服,手里抱著琵琶,中國味十足,刊登這則新聞的《倫敦新聞畫報》也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中國人第一本詳細記錄世博會的專著《環游地球新錄》作為國內早期的世博文獻,展示了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一批中國人以及一個文明古國在迅速變化的世界大格局下的背影。作者李圭時任寧波海關副稅務司秘書,隨團參加1876年費城世博會,“將會內情形并舉行所聞見者,詳細記載,帶回中國”。
世博會不只是一場場熱鬧的聚會,它還集中展現當下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在第二單元“制圖造物”中以機械、交通通訊、建筑與城市規劃四個行業為引,讓觀眾透過文獻“參觀”世博,了解在世博會上展出過的科技成果。第三單元“集美五洲”轉向文化領域,將不同的民族傳統、文化理念與風俗民情通過視覺藝術、音樂、文學和美食四個領域集中呈現。
德彪西的著名作品《塔》和世博會淵源頗深。在1889年和1900年巴黎舉辦的兩次世博會上,德彪西現場聆聽爪哇樂團表演的加麥蘭音樂,這種古老的音樂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于1903年創作了鋼琴套曲《版畫》第一首《塔》,被視為其鋼琴曲中具有東方色彩的典型代表。展覽現場設置了鑒賞區域,觀眾可以欣賞這兩種音樂的魅力,進一步探索《塔》和加麥蘭音樂的聯系。
安徒生也專門為1867年的巴黎世博會寫了一部短篇小說《樹精》,從“我們旅行去,去看巴黎的展覽會”開始,講述了森林里的栗樹被移植到了巴黎,化身為年輕姑娘,卷入巴黎世博會洶涌的觀展人潮的故事。故事來源于安徒生1867年旅行時在巴黎的世博會體驗,他感嘆“博覽會是一次使人驚奇不已的盛會。過去和以后的各次旅行,都沒有這次事件能給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和愉快”。
打造世界最全的世博文獻資源庫
2010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際展覽局在法國巴黎正式簽署《世博會博物館合作備忘錄》,明確世博會博物館是國際展覽局唯一官方博物館和官方文獻中心,國際展覽局授權世博會博物館為“國展局唯一官方博物館及官方文獻中心”。除了進一步發揮世博會博物館在傳承世博歷史、發揮世博精神的作用外,也推動了官方文獻研究中心以圖書館為載體和窗口,收集文獻、統一管理,讓公眾和專業學者參與到世博史的了解和研究中來。
此次“世鑒真章”展是世博會博物館首次開設的歷史文獻展覽,它作為目前全球世博會文獻資料較為集中的文獻研究中心,藏有1831年至今、涉及14種語言的世博珍貴文獻。此次展出的文獻都來自世博會博物館的館藏,絕大部分第一次對外展出。在此基礎上,一個面積1600平方米、設計館藏量10萬冊的世博專題圖書館將于明年在世博館內開放試運行。該區域位于世博館東北角,近龍華東路。世博會博物館文獻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王姝介紹,圖書館一層將打造為開架閱覽區域,二樓是讀者可預約的討論室、專家的學術空間等,屆時一些世博會相關書目將會對公眾開放查閱,預約之后就可到館閱覽。其中一些珍本的借閱將會采用復制的方式實現,未來也將往數字化方向發展。下一步,世博會博物館將和舉辦過世博會的城市當地圖書館及大學聯絡,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世博會館藏資源聚合起來,以圖書館的形式向學者和觀眾打開世博會歷史文獻的大門。
“世博會博物館不只是收藏作品,更重要的是在文獻研究中心的打造下,吸引更多專業人士和研究人員參與,進一步發揚世博會的理念,為未來的世博會獻計獻策,賦予博物館更大的生命力。”世博會博物館理事會理事長文森特·洛塞泰斯表示,世博會博物館將參加2020年迪拜世博會,宣傳上海形象,并更多放眼未來,通過文獻和收藏讓更多專業人士參與進來,創造更多價值。
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2月9日。
更多資訊
-
?新賽道為何涌向梧桐樹下小馬路老房子2023.8.30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
-
住在武康大樓半個世紀,居民最近的顧慮是…2023.8.30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
-
森蘭北塊綠地建成開放啦!你去打過卡嗎?2023.8.25
森蘭綠地是上海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大型楔形綠地,該區域由外高橋集團承擔全面開發建設任務。 森蘭綠地面積約相當于2.5個世紀公園,它以“陽光下自由生長”為設計主題,涵蓋了區域城市生態、風景游憩、運動健身… 查看詳情 >
-
3.9萬㎡彩色稻田+8.4萬㎡花海,閔行這里即將迎來最佳觀賞期2023.8.23
蘭香湖畔再添新景觀!吳涇鎮今年五六月份播種的3.9萬平方米彩色稻田,如今初見雛形,高空俯瞰,“浦江第一灣”幾個大字鑲嵌在綠色的稻田。除了升級打造景觀稻田,同期種下的4.6萬平方米的百日草花也將迎來最佳…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