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智育輕體育”尚未完全扭轉,但看臺上的吶喊和耀眼的舞臺讓人看到了校園籃球的未來
來源:上觀2020.1.15

上周末的上海大學體育館里,迎來一群特殊的“球星”,和一場意義非凡的巔峰之戰——2019-2020賽季“Jr. NBA校園籃球聯賽”高中組總決賽。最終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以77比65戰勝老對手上海中學國際部,獲得本次聯賽冠軍。
給筆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這群大孩子們在賽場上忘我揮灑汗水的鏡頭,更是出乎意料的比賽氛圍——兩隊的選手加起來不到30人,而看臺上的觀眾竟有兩千余人。幾乎每個孩子的家長、兄弟姐妹、爺爺奶奶、朋友同學都到現場加油。他們為一個進球手舞足蹈地吶喊,或為一個不太滿意的判罰而大聲抗議。
印象中,中國家長的愛總是內斂的,但在此刻,籃球這座橋梁讓愛變得直接多了。
不是由衷認可,不會有如此激動的吶喊。走上看臺,筆者采訪發現不少家長對籃球之于孩子、體育之于教育,已經有更深的理解。
看臺上家長支持孩子打球
為了給兒子加油,李穎(化名)放下手頭工作,從城市另一頭跑來賽場。學生時代她和老公都是“學霸”,除了體育課,兩人從來沒參加任何正式體育項目。尤其是李穎,對體育運動毫不熱衷。李穎說:“幾年前選擇讓兒子接觸籃球,只是覺得什么體育項目都不會,或許將來很難融入社會。”
親眼看到孩子在賽場上變了個人,讓李穎重新認識籃球,“看見兒子和隊友討論如何防守、搶籃板,聊起隊友的鞋子是多么炫酷,那是純粹的友誼。”李穎說,他的兒子以前性格內斂,幾乎沒有朋友,“有次回家路上,兒子提出可否邀請隊友到我們家玩,我內心欣喜萬分。當得到肯定回答時,兒子咧開嘴笑了。這天真無暇的笑容,可能就是體育精神真諦!”
“我們支持孩子激情投入一件事,也不贊成教育‘功利心’。為升學、就業選擇自己并沒有興趣的事情,會缺乏創造力、沒有后勁。”上中國際隊員尤其琛父母這么認為,“興趣必須支持,成績也有底線,孩子往往會自己調節體育和學習之間的關系。”
“孩子在學習之余,每天還要參加繁重訓練,學習訓練兩不誤,但他樂此不疲。看著他在賽場上生龍活虎、斗志昂揚的風采,有時我都恍惚起來:這個滿懷著對勝利的渴望、不屈不撓、咬牙苦戰的小子,是我兒子嗎?真是重新認識他了!”看臺上另一位家長也說出心里話。
學習和籃球是矛盾嗎?
“還有不少家長未必真正理解籃球的教育功能,或是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南模中學籃球隊主教練孟家森賽后獲得最佳教練殊榮,在其26年中學籃球教練生涯中,遇到不少家長不支持、不理解孩子參與籃球運動的情況。“經驗告訴我,體育與教育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存在,并不會影響學生的成績,賽場上的成就和挫折在一定程度上能輔助學生提高成績。只要你正確引導,學生可以把運動場積極因素帶到學習上。我希望能幫助孩子提高身體素質,同時也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去到一個好大學。作為教練,我可能要比班主任更怕學生成績下降。”
圖說:南模隊主教練孟家森。
上中國際籃球隊教練羅思杰也表達相同觀點,“我帶過的學生很多都是學霸,他們在球場上表現得很好,學習也非常好。這也證明我一直向他們強調的,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到這一點,其實既可以做一個好學生,又可以做一個好球員。”
圖說:上中國際籃球隊教練羅思杰。
籃球到底好在哪里,孩子們自己的感受當然更為純粹和寫實。
去年從南洋模范中學畢業,如今已經是汕頭大學主力中鋒的唐不凡,在談到高中三年籃球時代時,說到三個詞:球技、團隊、自信。
他的高中時代關于籃球的點點滴滴,仿佛都被正能量包裹著,“咱們球隊根深蒂固的信條就是:只有態度和表現,沒有主力或替補;只有核心沒有明星,人人都為團隊傾盡自己的一切。還記得高三打Jr. NBA那場半決賽對陣交大附中,當時雖然自己有腰傷,但因為是高中最后一場比賽,我不想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比賽頂著傷病上場,所有隊友都在鼓勵我,想幫助我完成自己的夢想。”“我們隊伍里傳幫帶、以老帶新的傳統已經延續了很久很久,感覺這是一種傳承。我現在回母校看這些小師弟訓練和比賽,我也會盡自己所能幫幫他們,給他們些提點,尤其是同一個位置上的。我有時候會想到當初自己剛進校時,師哥們也是這么指導我,在場上用自己的行動教會我很多,既有籃球技術上的,也有態度上的。”“特別懷念高中時代打得所有比賽,因為氛圍太好了,每一場我的同學甚至老師都會在現場為我加油,身邊的同學從來沒有因為我是籃球特長生而視我為異類,他們總是不吝惜自己的贊美,而當我因為訓練而在學習方面落下的時候后,老師和同學都會利用自己的時間來幫助我。”……
或許正因為籃球,讓唐不凡看起來要成熟于他的實際年齡,也讓他看起來始終那么自信。
“籃球能夠塑造一個孩子全面的人格,我們畢業出去的隊員有的已經工作了,每年都還會回校來看我。我的感覺是,籃球教他們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將來的生活,他們在生活中戰勝挫折、克服困難、懂得感恩,這是籃球給他們的寶貴財富。”孟家森說。
校園籃球到底還缺點啥?
前陣子籃網隊老板蔡崇信造談到體育在中國的現狀,很一針見血:“中國人傳統的觀念,尤其是家長,會把體育和教育分開。他們覺得文化課就是教育,花太多時間運動小孩子就不讀書了。”
不可否認,如今“重智育輕體育”的教育觀念尚未在家長群體中完全扭轉,課業負擔過重、電子產品過度使用、家長對體育運動不重視,仍在影響著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新一代家長正在覺醒新的體育教育觀念。有研究機構做過大數據調查并得出過一個這樣的結論,“社會物質生產水平,從根本上決定著體育運動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決定著體育事業內部的結構和比例。”筆者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物質生產水平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家長對于體育認識就會到達一個新的階段,而現在或許可以看做是兩個階段你之間的過渡期。
“我看到校園籃球的大環境正在改變,國家教育、體育部門不斷投入,學生球員展示自己的舞臺和機會越來越多。除了強身健體,籃球的增智、教育、宣傳、禮交等功能越來越被家長和社會認同。但我仍然希望各方面支持的力度還能再大點。”心直口快的孟家森直言,由于上升通道還是比較窄,所以不少家長有顧慮也是人之常情。“今年我們校籃球隊的幾位畢業生情況還不錯,總共7位高三運動員中,有6位已經有上海或外地大學伸來橄欖枝,他們或將通過體育單招的方式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學。上海招收籃球特長單招考生的學校有四所,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從數量上說還是少了點。”
他還談到,雖然中學的籃球教師和其他科目教師一樣忙,但得到的認同感并不多。一些年輕教練也懷疑過自己的職業價值,感到過迷茫。調動學校籃球教師積極性方面,其實還大有空間,大有可為,“當然,師資隊伍本身也需要提升,如今籃球發展變化很大,校園籃球的教練,如果沒有專業隊經歷很難勝任這份工作,這就需要不斷去學習和提升自己,去彌補自身短板。”
事實上,教育部門較早就意識到了校園籃球教師這一群體所存在的短板。從2016年開始,教育部聯合NBA發起“校園籃球”項目,在全國各中小學校園內打造豐富的籃球運動體驗,并通過籃球教師培訓營、教學教材開發等更多舉措,提升校園籃球體育教學、課外活動及師資培養、培訓等方面的質量與水平。目前全國已有6000所學校、超過800萬名青少年參與到“校園籃球”項目中。筆者了解到,校園籃球教培訓營分為線上與線下兩個部分,對具有不同經驗、水平的體育老師給予線上、線下課程,還定期開展的外教回訪活動。
用規范和儀式感吸引孩子
在孟家森看來,這些年中國涌現出大量的青少年籃球賽事,但真正有影響力,覆蓋性和權威性兼具的“拳頭賽事”幾乎沒有,“從這點上說,Jr. NBA可以說是兼具這些優秀特質的中學生賽事。兩個詞概括,就是‘規范’和‘儀式感’”。
據主辦方介紹,“校園籃球聯賽@上海”作為面向青少年的籃球賽事平臺,圍繞“不止為贏”的賽事主題,在勝負之外創造出更豐富的感觸與經歷,讓青少年在體驗中收獲成長,感受“團隊、關愛、決心、尊重”的籃球運動精神。臨近中國傳統新年之際,總決賽作為“新春大戰”,除了透過賽場外搭設的豐富互動活動,如啦啦隊表演、大鼓演奏、投籃之星游戲等,加強賽事的現場體驗和參與度,呈現節日的熱鬧與歡樂。兩位傳奇球星肖恩·馬里昂及布魯斯·鮑文的驚喜助陣,也為賽事增添了更加濃郁的慶祝色彩,感染更多觀眾沉浸于籃球運動所營造的活力氛圍之中。
圖說:NBA退役球星鮑文和馬里昂現場助威。
圖說:學生球員享受NBA球員一般的出場方式。
南模隊的大前鋒林安告訴筆者,Jr. NBA的儀式感給他帶來了感動和沖擊,“炫酷的賽場、NBA球星式的出場方式、網絡直播等等都讓我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尤其是視頻直播,Jr. NBA可以說給選手打開了一扇窗,很多無法來到賽場的人,通過電腦和手機看到了我們的表現,評價我們在場上的發揮,其中有批評、有贊賞、也有鼓勵。讓我們感受到了成為一名籃球選手的成就感。”
事實上,不少隊員都習慣在賽后通過回看Jr. NBA的直播內容,去了解自己場上的不足,分析對手的特點等等,而其他比賽往往容易忽視這些細節,“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要直觀了解自己的表現就得靠父母在現場錄下視頻,要想研究對手就必須到現場看球。”林安說。
高標準的辦賽水準、落實到細節的賽事規范性,一系列對選手的激勵舉措…… Jr. NBA從青少年的角度來考量和設計,既最大化地輻射籃球的教育功能,又留住了學生籃球愛好者的心,其做法值得國內校園籃球賽事的辦賽方借鑒。
更多資訊
-
“世紀劇院”第二季啟動,世紀匯廣場以精神內涵賦能商業升級2023.7.28
上海世紀匯廣場第二屆“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暨“Grow Up申長”公共藝術展演計劃近日啟動。作為世紀匯廣場打造的獨家IP,“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以共創與互動形式… 查看詳情 >
-
全面拉動“智慧”引擎!靜安這個“智慧園區”究竟“智慧”在哪?2023.7.28
園區管理人員通過特定AI攝像頭的人臉、人體算法識別,便可快速高效生成如在園區內走散兒童、黑白名單等特定人員的行動軌跡,定位所處位置,成倍縮短人工查看比對時間,大大提高了尋人效率;園區入駐企業只需點點手… 查看詳情 >
-
預計惠及10000戶家庭,寶山“數字生活100”行動計劃發布2023.7.28
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飛速發展,全方位、深層次、零距離的數字生活正在到來,打通數字新基建“大動脈”成為構建數字生活的重要支撐與堅實底座。當前,上海寶山正大力推進地下停車庫信號覆蓋… 查看詳情 >
-
?金山與普陀、臨港、商飛攜手啟動“鑫講堂·合伙人計劃”2023.7.27
今年5月,由中國商飛自主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完成商業載客首航,而今,在金山的華東無人機基地,一架展出的同比例縮小C919模型也受到了前來參觀市民的“追捧”。這個場景,正是金山區聯合中國商飛等多家…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