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廣州建知識產權樞紐城市

來源:廣州日報2017.9.5

  喜迎十九大

  在知識經濟時代,城市與城市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已變成創新能力、市場環境與制度保障之間的競爭,而這一切,都與知識產權有著密切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時指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

廣州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城市,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活躍的交易市場以及多元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覆蓋創造、運用、管理、保護、服務的完善知識產權體系成為廣州營商環境的核心競爭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羅樺琳 實習生游宇霞 通訊員黃建新

  專利

  廣州發明專利申請增速居

  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首位

廣州市知識產權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度廣州市專利申請量接近10萬件(99,112件),同比增長56.4%;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1,892件,同比增長58.8%,增速均居全國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首位,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2.4件。

今年1~6月,全市專利申請量55956件,同比增長35.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5914件,同比增長23.9%(全國1.3%,全省19.8%)。全市專利授權量26420件,同比增長38.2%,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4691件,同比增長20.3%(全國-2.3%,全省10.2%)。

  交易

  知識產權交易活躍

  轉化運用成效明顯

廣州市知識產權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州重視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全市知識產權交易活躍,轉化運用成效明顯。

廣州知識產權市場交易有多活躍?

2016年,廣州市專利交易達到24.3億元,涉及專利32,198件;在今年舉辦的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上,共有41項科技成果對接落地,投資合作金額140億元。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高航網、匯桔網等知識產權交易運營平臺活躍,在全國均享受知名度。

  商標

  有效注冊商標數量多年居

  全國副省級市和計劃單列市首位

2016年,廣州市有效注冊商標達60萬件,同比增長27%,占全省注冊商標總數27%,連續多年居全國副省級市和計劃單列市首位。

廣州全市共有馳名商標133件,廣東省著名商標493件,廣州市著名商標897件。作品著作權登記35072件,全省排名第一,占全省登記量57.1%。

  授權

  職務類授權正穩步增長

  企業發明授權比重上升

廣州市今年1~6月的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類授權4,431件,占總量的94.5%,較去年同期(91.4%)提高了3.1個百分點。

目前,全市職務類專利權人的發明專利授權量繼續穩步增長,企業的發明授權量比重由去年的54.7%持續增長到56.8%;而個人的發明專利授權量大幅下滑,同比下降22.4個百分點。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位的專利權人中,有高校5所,科研機構2所,企業3家。其中廣東工業大學增速最快,同比增長91%(其一季度增速達169.4%)。

  扶持

  組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

  分擔銀行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風險

2016年,廣州加大專利產業化項目扶持力度,扶持項目達到100項,共計投入扶持資金3000萬元,專利轉化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2016年,我們組建4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用于分擔銀行為中小企業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帶來的壞賬風險,今年1~7月,全市專利權質押貸款金額已突破3億元。”廣州市知識產權局負責人表示。

2016年,廣州爭取到4000萬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開展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投入3300萬元資金扶持專利產業化和專利運用促進項目109項。今年5月,廣州市政府又組建了廣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政府投資1.2億元作引導,吸納產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社會資金和其他相關基金加入,重點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分布

  企業主體地位鞏固提升

  機關團體增速最快

今年1月到6月,廣州機關團體的發明申請同比增長55.3%,增速最快;企業發明申請增長52.5%,增速排名第二,全市共有2,412家企業申請發明專利9213件,其發明申請量占全市總量的57.9%,較去年同期(47%)提高了10.9個百分點,表明廣州市企業在專利創造方面的主體地位繼續得到鞏固和提升。而個人申請發明專利同比下降43.6個百分點,且其占全市總量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9.9%下降到14.1%。

  完善知識產權配套服務

廣州注重知識產權的管理及服務。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商標局駐廣州辦事處和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等重大項目先后落地廣州,有效地推動了廣州地區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水平上臺階。

  助力:

  為科研機構及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服務的軟硬件基礎

隨著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各項業務的有序開展,以及商標變更、轉讓、續展等業務的開展,預計可為廣州企業每年節約近億元的商標代理費用。同時,廣州還獲批國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國家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示范、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等,這些都為科研機構及企業更好地享受知識產權服務提供了硬件及軟件基礎。

2016年,廣州頒布實施了《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還首次發布了“中國知識產權廣州指數”,建成以行業分類為基礎的高新技術企業導航及培育數據庫,完成干細胞產業、電子紙、瀏覽器和電動汽車充電設備行業專利分析報告。按照計劃,廣州還將投資建設 “廣州知識產權人才基地”。

  探索:

  建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

近年來,廣州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持續提高,先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稱號。

全國三家知識產權法院之一落戶廣州,司法、行政、海關、仲裁、行業協會等多方面協同發力,打擊侵權假冒,化解糾紛,有效保護了企業的創新活力。

2016年,廣州市專利、商標、版權、質監、食藥監等部門共立案查處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及假冒偽劣商品案件8166件,搗毀侵權假冒窩點233個,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82宗。處理展會知識產權侵權糾紛857宗。截至2017年7月,廣州累計處理專利行政案件6,417件,其中專利侵權和假冒專利案件分別為4,365件和2,052件。

  打造知識產權樞紐城市

近日,《廣州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獲市人大常委會正式批準實施。據了解,該規劃是廣州市唯一一個列入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十三五”專門規劃,也是廣州市“十三五”時期知識產權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

  將廣州建設為具有集聚、引領、輻射作用的知識產權樞紐

《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廣州將基本實現知識產權創造活躍、運用高效、保護嚴格、管理科學、服務優良、人才聚集,知識產權與廣州產業、科技、金融發展深度融合,知識產權對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驅動作用充分顯示。

到2020年,將廣州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強市和具有集聚、引領、輻射作用的知識產權樞紐城市的發展目標。

  目標:

  提升知識產權創造數量和質量

“十三五”期間,廣州全市專利申請量將年均增長20%以上,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5%以上,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專利密度)達到30件,PCT(專利合作協定)專利申請年均增長25%以上,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大幅增加。

  舉措:

  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水平

到2020年,廣州將建立市場化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支持3家以上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機構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專利密集型產業,獲得一批核心專利、高價值專利。成功注冊3~5件地理標志商標,培育3~5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區域品牌,打造2~3個具有廣州文化發展特色的公共品牌,激活、做強一批廣州老字號企業。

另外廣州將健全電商等新業態知識產權糾紛的司法審判、行政執法、人民調解、仲裁解決相互銜接的解決機制;加強重點市場、重點園區及網絡新業態的知識產權行政、司法保護力度,建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讓知識產權環境更加優化。

  設立知識產權維權中心

隨著新業態的蓬勃發展,要建立好的營商環境,不僅要關注傳統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也要關注新經濟領域如電商平臺的知識產權保護。

記者從廣州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廣州目前已設立知識產權(專利)維權中心,其中一項重要職能就是快速處理電商領域的糾紛及維權案件。除此之外,廣州還將在近期出臺《廣州市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職能:

  處理電商領域專利侵權糾紛和查處假冒專利行為

據介紹,目前,廣州積極探索“互聯網+”形勢下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已初步建立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體系。2016年以來,廣州市知識產權局與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及10多家知名電商簽訂《聯合開展廣州市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備忘錄》,這不但有利于開辟維權綠色通道,快速處理企業之間專利侵權糾紛并進行調解,同時為電商企業提供專利政策、法律指導、提供專利侵權投訴判定咨詢意見。

目前,廣州市已設立知識產權(專利)維權援助中心,其中重要職能之一就是處理電商領域專利侵權糾紛和查處假冒專利行為。“通過建立專門的維權中心,能夠實現在規定的短時間內,對電商營銷是否構成專利侵權出具判定意見、對是否構成假冒專利行為進行認定和執法,體現互聯網時代的高效和快捷。”該負責人說道。

據透露,廣州市知識產權局正在積極推動《廣州市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辦法》的制定工作,該辦法有望在近期內出臺。

另外,在8月31日,2017廣東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在廣州開幕,中國19個城市在廣州聯合簽署發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聯合執法宣言》,以有效遏制和打擊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假冒行為。

這19個城市包括廣州、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濟南、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深圳、武漢、成都、西安、長沙、鄭州、蘇州、煙臺等。

作者:羅樺琳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