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搶菜販生意的“數字化菜市場”6月底將有300家,京東要讓上海菜場都變樣
來源:上觀2021.4.13
清晨6時,位于徐匯區桂林西街的康五菜市場已是滿滿煙火氣:菜販們擺出最新鮮的商品,等待著趕早市的顧客們。蔬菜攤攤主胡楊飛一邊接待熟客,一邊在手機上處理線上訂單,他高興地說:“近十個訂單,都是前一晚收攤后用戶在線上下單的,我只要打包好等分揀員來取就行了,很省心。”對面的邱良保也收到了這天第一個線上訂單,這名在此設攤25年、從不懂線上經營的山東大媽,照樣能從容應對:“線上的顧客不能親手挑菜,我要為他們精挑細選,吸引他們再次來買。”
隨著社區團購、線上生鮮平臺興起,生鮮即時配送到家早已不是新鮮模式。但一直以來,線上生鮮領域與菜市場的合作模式,僅僅是與某個集采企業或典型商販合作。如今京東與上海政府部門合作進行一項新嘗試——把整個菜市場搬上京東App,為市場接入數字化中臺,不與商戶搶生意、不為菜場增加負擔,讓缺乏互聯網技能的菜販也能順利觸網做買賣,在業內首次將整個菜市場納入數字化系統。這項“數字化菜市場”試點,于3月5日啟動,目前已經入駐的上海菜市場達24家,正在入駐系統的有60家,計劃6月底實現上海300家菜市場覆蓋。
康五菜市場屬于首批試點,上線剛滿一個月。其接入的后臺管理系統,是由京東委托一家軟件公司開發的“數字中臺”。該中臺錄入了所有商戶的詳細信息,包括每天上架的生鮮品類、庫存數量、銷售價格以及歷史價格等數據,可以隨時對網上訂單進行最優處理。軟件公司還承擔了運營任務,派駐一名分揀員兼系統管理員長期駐扎菜市場,全力幫助攤主完成線上訂單。
從客戶端看起來,京東上的“康五生鮮旗艦店”界面頗友好。店鋪首頁簡單清晰,促銷降價商品排在頁面上部,下拉就能看到各種蔬菜水果和禽蛋肉類,用戶無需頻繁領券,也不必玩拼購噱頭,就能買到平價菜品,老年用戶也能按圖索驥迅速下一單。
不同之處在于用戶訂單的后臺流轉。如果有人下單購買一份99元的羊蝎子,算法就會鎖定3家有羊蝎子出售的商戶,自動選中當日最新鮮、性價比最高的商品。被選中的攤主會收到一條手機信息,提示其趕緊備貨。攤主馬上挑選商品并打包,等著分揀員取貨,再由京東旗下的達達快送小哥送到用戶家。整個過程,大約一小時就可完成。
數字化賦能,讓菜市場長久以來的管理痛點迎刃而解。菜市場總經理王翠堂感受頗深,以往,菜販進貨渠道繁雜、庫存盤點無調控、售賣統計無體系,他想過很多辦法,也未能完全解決這些問題。如今在“數字化菜市場”統一管理下,每個攤位都可通過電子秤、支付二維碼進行數字化銷售,從進貨上架、售賣統計到盤點庫存等等,均能實現系統調控。每天營業結束后,系統都能匯總分析當日銷售數據,商品質量、資質管控均可通過系統查詢,管理運營效率大大提升。
受著新型購買方式“擠壓”的菜販們都覺得:“總算不再焦慮了。”
邱良保在這里賣了25年菜,靠著誠信經營獲得一批老客戶。她每天進貨1噸左右,營業額在三四千元左右,但一直勤勤懇懇的她,卻覺得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她告訴記者,眼看著各種生鮮網店生意紅火,不少同行紛紛放棄實體店轉而經營微信群,如今買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溜達菜場的以中老年人為主。她內心很想守著傳統鋪位,也越來越擔心自己不懂互聯網而遭到淘汰。
沒想到,菜市場和京東的合作解決了她的焦慮,技術人員主動教她裝App、手把手幫她在線管理庫存,一個月來,她已經成功接了上百單線上訂單。而攤主端的手機應用簡單易學,操作界面只有“維護庫存和價格”“提現”以及“掃碼交貨”等三個按鍵,她用了半天時間就學會了操作。
憑借著多年賣菜經驗,邱良保很快領悟到線上賣菜的精髓:“做好品控是關鍵。”傳統菜場顧客都可以在攤位前挑挑揀揀,而線上用戶則無法親手挑選,因此對品質更加敏感、更不希望看到瑕疵。攤主就要代替顧客做好品控,把精品送到他們手中,以此贏得口碑。
賣豆腐的王俠也是受益者。他算了算,自從接入京東線上渠道,他的豆腐銷量有明顯增加,線上銷售額已占到總銷售額三分之一。
但也并非一帆風順。上線起初,王俠按平常售賣習慣,上架大分量的豆制品,結果幾天根本無人問津。數字化項目負責人崔麗琴前來指點:線上消費群體以年輕人為主,規格偏好更小,分量以一人食、核心小家庭為主,因此建議他調整線上售賣規格。王俠聽了如醍醐灌頂,小作修改之后,不僅線上生意好起來,線下許多消費者也點名要買小分量。
在目前“數字化菜市場”覆蓋的徐匯、靜安、長寧等試點轄區中,有不少在當地駐場的項目管理人和崔麗琴一樣隨時為商戶和管理者提供幫助。他們會對不同商品提出針對線上銷售的建議,幫助菜販們拉動銷量、實現增收。未來,京東還將從交易秩序、安全生產、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著手,讓上海的菜市場如同“生鮮超市”一樣,成為規范、智慧、便民的高品質生鮮集散地和城市風景線。
更多資訊
-
亞太地區首個!這家全球內窺鏡領域領導企業自建制造基地將落戶松江2023.11.8
11月6日上午,全球內窺鏡領域領導者卡爾史托斯在第六屆進博會上宣布,其亞太地區首個自建制造基地落戶上海松江。基地預計將于明年底投產,進一步踐行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作為卡爾史托斯在亞太地區的首… 查看詳情 >
-
寸土寸金的黃浦,公共運動空間越來越多,又美又智慧2023.11.8
“健全健身服務體系”是2023年黃浦區“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是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浦區體育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整合區域體育資源,扎實開展“為民辦實事”工作,用心用情… 查看詳情 >
-
亮出最優質產業載體空間,寶山街鎮園區主動出擊進博會用心推介招商2023.11.8
連日來,進博會場內外,寶山區各街鎮園區主動出擊,充分利用平臺功能和進博會溢出效應,融招商于推介,通過系列推介會展現寶山區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的“品牌力”,搶抓招商引資機遇。 把握進博平臺機遇,“以商… 查看詳情 >
-
?市區聯動破題,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全國首發”的背后2023.11.8
10月中旬,陳冉和張家慶第一次走進位于徐匯濱江西岸傳媒港的新辦公室,他們創辦的大模型開放生態和社區型企業“開放傳神(OpenCSG)”,成為首家入駐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的公司。嶄新的工位上貼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