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大樓周邊共享單車數量攀升?2分鐘后,這個系統發出了預警……
來源:上觀2021.12.3
日前,徐匯區城運中心后臺推送了一條數據:16時14分,武康大樓電子圍欄內瞬時人流超出預警值,系統于16時16分自動預警。在預警工單發送到相關部門時,街道網格員已經前往現場對客流和道路停車進行疏導。16時25分,道路擁擠狀況就已解決。
這一及時感應、快速響應機制,來自徐匯區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場景中專門為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網紅”打卡點設置的客流預警系統。此外,徐匯區已重點建設“大平安、大建管、大市場、大民生”等四大領域,形成了首批74個城市生命體征作為城市“體檢”指標。
以治理數字化場景為牽引,以運行管理一體化、技術平臺一體化為導向,徐匯區正構建超大城市一流中心城區的現代治理體系。
部門聯勤聯動,助力疫情防控
淮海中路天平路路口被市民游客公認為武康大樓的“最佳打卡點”,高峰時段前來這里拍照的人很多,也因此帶來了交通擁堵、共享單車大量停放等管理挑戰。
為此,徐匯區在“一網統管”平臺預設了大客流場景,為武康大樓周邊劃定了100米電子圍欄。通過數據分析,當客流量達到最大承載量的80%,或共享單車停放達到500輛時,便會觸發預警。
“守護”疫情期間武康大樓及其周邊區域的平安與秩序,背后是來自市、區、街鎮等各層級的數據打通。通過用好市民端、移動端、數據端、感知端等“四端”新技術,徐匯區近年來持續推動了跨部門、跨條線、跨層級的聯勤聯動,今年以來重點推出和完善了疫情防控、精準救助、居村平臺等三個典型的治理數字化場景。
今年4月,一名入境人員在結束14天集中隔離后不久,于徐匯區內某零售藥房購買退熱藥品,但未及時就診。這一行為觸發了徐匯“一網統管”疫情防控場景預警。隨后,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向區大數據中心推送了購藥記錄,后者通過政務微信立即通知該名人員居住的屬地街道進行上門核實。兩天后,該居民在發熱門診的就診信息顯示其核酸檢測為陰性,預警的閉環處置流程結束。
“這是徐匯區衛健委、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等3個部門首次嘗試打通數據通道,精準開展疫情防控監測。”徐匯區衛健委疫情防控場景建設專班聯絡員趙赟介紹,目前徐匯“一網統管”疫情防控場景已對接了700余個相關體征指標,重點建立“就業崗核酸檢測異常”“社區及時排摸”“重點人員購藥就診等數據比對”“居家隔離和門磁”“學生發熱就診”“防控壓力指數異常”等8類工單運行庫,實現了數字治理賦能疫情管理。
激活“沉淀”數據,溫暖“沉默少數”
2019年起,徐匯區開始構建“1+1+1+N”的智慧救助幫扶場景,通過打造“1個民生數據底座”“1座多維分析模型”“1個城運派單系統”和“N項分層分類幫扶措施”,探索運用民生大數據實現困難家庭綜合救助幫扶的數字化轉型。
“探路”的過程,也是激活“沉淀”數據、溫暖城市“沉默少數”的暖心歷程。
去年,徐匯區民政局依托正在建設中的“一網統管”精準救助場景,在交叉比對各部門的民生大數據時,發現了一名潛在困境兒童。收到區大數據中心派出的工單后,屬地居委會的社工立即上門走訪了解情況,核實該名兒童母親早亡、父親重病,確屬困境兒童生活保障范圍,區殘聯、區民政和屬地街道便自動形成了條塊聯動的處置機制,次月就為該名兒童落實了相關補貼,其本人也在今年的中考階段考取了自己心儀的學校。
徐匯區民政局副局長張蓉介紹,此前,居民需要自己到街道申請補助,但并非所有家庭都會主動申請保障,居委干部日常走訪也難免存在遺漏。而民政部門則只掌握自己條線的數據,因此難以對困難人群實現救助的精準和全覆蓋。
“現在,全區各部門數據都歸集在區大數據中心,民政部門可以針對需要的民生信息進行數據采集,構建分析模型、形成評估算法。” 張蓉介紹,徐匯區已打通民政、人社、殘聯等14個部門的2300余萬條數據,形成“大民生數據池”,為困難家庭精準畫像。
下一步,徐匯區還將從經濟、健康、就業、教育等7個維度構建“多維困境分析模型”,以數字場景探索社會救助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讓“沉默者不再沉默”、城市更有溫度。
釋放基層力量,挖掘“隱藏難題”
11月初,徐匯公安分局會同區城管、區房管以及華涇鎮等部門,對盛華景苑某單元進行了群租整治。而從發現群租“苗頭”到最終整治完成,歷時不到一周。這一速度背后,是徐匯“一網統管” 群租治理場景帶來的高效處置流程。
眼下,徐匯區正重點打造11個市級賦能、19個區級示范和67個輕應用場景,圍繞長期困擾基層干部的“重復登錄、報表臺賬、數據采集”等三大難題,以“人、房、物、事”為四大核心要素,構建“動靜結合”的居村業務數據池,并在漕河涇、斜土、天平等街道試點居村平臺場景建設,為基層減負增能。
“場景建設中的確發現了許多‘隱藏難題’。”徐匯區城運中心副主任黃偉說。
以市中心老城區普遍存在的“居民地址別名”為例,一些老舊小區除了正常的樓層戶室編號,還有不標注樓層的順序編號。“一戶兩地址”在基層實際工作中常見,卻在標準化的數據采集與使用時產生困擾。為此,居村平臺場景建設中專門提供了“別名”選項,在實際應用中已經得到許多居委干部和社工的點贊。
目前,徐匯區正著力為基層社區建立“一人一檔”“一房一檔”的數字化臺賬,梳理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等18個“一人一檔”字段數據以及房屋地址、房屋狀態、房屋性質等12個“一房一檔”字段數據。“下一步,基層干部們只要像在‘一網通辦’平臺辦事那樣,在系統進行勾選操作,就能完成大部分的臺賬內容,在手機端的政務微信就可以操作。”
更多資訊
-
何為新潮國風古鎮秘境?南翔國潮大會揭開神秘面紗2023.9.28
作為嘉定旅游節重點活動之一,9月27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嘉定區人民政府主辦,以“新潮國風?古鎮秘境”為主題的第二屆南翔國潮大會暨第十七屆南翔小籠文化展伴著古風、國風民俗匯… 查看詳情 >
-
商務部點名上海自貿試驗區:以六大產業為核心,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9.28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回答“自貿試驗區是否已經建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的問題時,商務部自貿區港建設協調司司長楊正… 查看詳情 >
-
與企業攜手闖過成果轉化關,寶山“先投后股”撥付扶持資金更重服務2023.9.28
“我們新建成的生產及研發中心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包括3個GMP潔凈生產車間及P2生物實驗室,順利通過了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階段驗證,初步達到年產值3億元的生產規模!” 作為寶山“先… 查看詳情 >
-
上海首批20處工業遺產公布,上海船廠、上海造幣廠、“遠望1號”均入選2023.9.28
上海的工業遺產,凝結了城市發展的每一段成就,誕生了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許多“高光時刻”。9月27日,上海首批工業遺產在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現場公布。它們將通過保護管理和活化利用,發揮標桿示范引領作用,傳承…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