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0歲以上“數字體驗官”作證:處置小區消防通道占道,從一周變半小時
來源:上觀2021.12.7
不久前,在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上海站活動中,華為一位政府業務部負責人道出當下城市數字治理痛點——“數據匯聚有余,信息賦能不足”“圖景呈現有余,場景響應不足”。
當下,上海數字化轉型火熱進行,城市管理者在大數據助力下愈發“耳聰目明”。街道作為城市數字化治理中的最基本單元,能否破解這些難點?近期,記者跟隨上海“數字伙伴計劃”,與部分作為“數字體驗官”的市民志愿者代表走進上海多個街道,得到了來自街道的回答——“耳聰目明”之外,數字治理更需要敏捷行動,這其中關鍵,在于“人數協同”。
田林街道設立迄今36年,擁有7.8萬戶籍人口,但其探索數字治理的風格偏“樸素”。比如,在田林十二村,居民一張門禁卡用了十余年,其功能卻不斷疊加。最初只是進出社區及非機動車停車庫的門禁卡,上海實行垃圾分類后,門禁卡增加了垃圾分類箱房的開門功能,還能同步實現綠色賬戶積分。近年,小區電梯改造,門禁卡又成了梯控卡。近期,考慮到疫情常態化防控需求,該卡還在疊加體溫記錄、實時反映健康碼等功能。對這張“萬能卡”,一位居民一語道破,“數字化千萬不能花哨,我們小區老人多,絕不能因為數字化而產生新的數字鴻溝。”
這種物盡其用的樸實做法,也沿用到了解決居民最為關注的飛線充電、電瓶車進電梯、消防通道占用等問題。此前,傳統解決方案“自上而下”,即問題被居民發現后,致電“12345”熱線并產生工單,工單從市級轉至區級,再轉交街道網格中心專人處置,這一流程用時約一周。如今卻不同,田林街道巧借徐匯區城運中心監控視頻流的“30路并發”,疊加算法進行實時分析,一旦監控到消防通道被占用超過5分鐘,即觸發區城運中心自動派單至街道網格隊伍,“格中人”即赴現場處置,從“自主發現”到完成處置和評價的閉環,前后不過半小時。而且,由于屢發現屢高效處置,居民或訪客愈發自覺地規避再犯,而今占用消防通道的相關工單已從過去每月80余單縮減至不超過10單。
“事實上,我們很省錢,并沒有為數字治理而新建一套系統,未添加任何新設備,使用的也都是成熟技術。”田林街道負責人介紹,他們只是獲得了區城運中心的數據并發支持,街道為此甚至都沒有設置數據存儲器,而派單和處置系統也完全依附于原渠道。“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將業務流程的閉環完美嵌入原渠道,這樣一來,一旦獲得數據分析的結果,就能立馬支撐我們的行動,實現人與數據的高效協同。”
這類務實做法,宗旨就一條,數據要用起來。同樣是利用現成的監控探頭,田林街道建立了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周邊就醫、停車等數據模型,并主動共享給六院,以此作為醫院新建骨科大樓和停車場的參考。據透露,六院正新建的地下三層停車場,被設計為“回轉壽司”托盤狀。正因為有了田林街道的數據加持,停車場原規劃方案中“托盤”一分鐘轉一圈,被修改為一分鐘轉三圈,以最大限度提升取車效率。另外,田林街道正設想在六院門前設置實時更新的周邊小區、商務樓、商場閑置車位數,引導車主適當分流,讓數據作為重要支撐,真正在優化決策中發揮作用。
在長寧區北新涇街道,數據同樣不花哨,而是執著于解決問題。北新涇街道有2300多名殘障人士,而相關殘疾人的政策多達30項。在街道愛馨苑康養服務中心大屏上,清晰顯示了街道殘疾人的救助、就業、求職、事務辦理等信息。同時,數字治理系統會針對轄區內殘障人士的肢體、聽力等殘障級別進行“智能分揀”,篩選相符的政策,定向推送給當事人,實現“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轉變。另外,由于每位殘障人士都擁有專屬二維碼,可實現情況實時跟蹤,一旦有系統預警,助殘員就會及時上門。
去年底,上海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北新涇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在實踐中認識到:城市數字治理不能僅僅被理解為在社區多安裝了一些智能設施,最根本的是要真正發揮數據的作用,加速數據的聯通和流程的再造,實現城市管理者耳聰目明之后的敏捷行動,讓社區居民有真正的獲得感。
上海市經信委透露,根據《2021年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重點工作安排》中對各類數字化轉型標桿場景的打造要求,在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由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數字體驗官”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調研體驗活動已經啟動。
“數字體驗官”由60歲以上老年志愿者組成,他們除了走入上海各街道數字街區外,近期還將體驗美團、叮咚買菜等適老化無障礙互聯網應用改造企業,以市民實際感受為考量,推動融合普惠的數字生活應用場景的打造。
更多資訊
-
來楊浦濱江,在城市空間藝術里感受“共育相生”2023.9.28
9月26日下午,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展?在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灰倉藝術空間正式開幕。 作為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13個實踐案例展區之一,今年楊浦濱江展的主題為“共育相生”,為市民呈現一… 查看詳情 >
-
總高度49.5米,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一類工業制造業用地項目動工2023.9.28
松江生物醫藥產業再添新動能。9月26日上午,樂純生物醫藥一次性耗材及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新橋鎮破土動工。該項目全面落實上海市“智造空間”工業上樓工作,是松江首個容積率達3.0的M1(一類工業)制造業… 查看詳情 >
-
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開放,明年竣工交付2023.9.28
9月27日,北外灘集團投資開發的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樣板房正式開放。據介紹,北外灘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為高品質租賃公寓,服務于北外灘全球高管和國際化人才,助力區域產業集聚和打造高能級人才高地。 該項… 查看詳情 >
-
商務部:今年上半年 21家自貿試驗區貢獻全國進出口貿易的18.6%2023.9.28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十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地區和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各自貿試驗區以…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