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助力復工復產措施出爐,機動車排放檢驗可延期
來源:上觀新聞2022.5.9
當前,社會面復工復產迫在眉睫。在整合前期支持相關技術利用單位復工復產、優化環評與排污許可管理等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礎上,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今天(5月7日)公布新一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措施。
新一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措施共33條,重點圍繞優化環保行政許可審批服務、創新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方式、強化政府服務和保障等三大領域展開。
優化行政許可審批
優化環保行政許可審批服務方面,上海生態環境部門繼續推行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制度,全力保障市、區重大項目及支柱產業發展,拓寬“兩證合一”試點實施范圍,并延長部分行政許可和證書期限。
具體為:豁免醫療衛生新改擴建、研究試驗和物資生產新改擴建等臨時性抗疫保供項目環評和排污許可手續。擴大醫藥制造、研究試驗、汽車制造、交通運輸、農副食品加工等行業的部分建設項目的環評告知承諾范圍。
對列入市、區重大項目清單的建設項目以及本市支柱產業的部分建設項目,可實施技術評估提前介入,環評受理材料“容缺后補”機制等措施。
將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合一”試點范圍擴展至全市醫藥制造、汽車制造、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以及市、區重大項目。
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到期的排污許可證,可在社會面解控后的3個月內完成延續、換發等手續。因疫情到期無法延續的輻射類建設項目、輻射安全許可等事項,許可有效期延長至社會面解控后3個月;未能及時辦理變更、注銷的核技術利用單位,可延緩至社會面解控后1個月內。
創新執法監管方式
創新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方式方面,上海生態環境部門創新監管執法機制,“多效合一”開展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沿用輻射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和修復機制。
具體為:將列為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單位的醫療機構逐步納入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適當調整畜禽規模養殖場和環保用微生物菌劑安全執法檢查頻次和時間節點,落實輕微免罰相關政策規定。將與短缺藥品相關的企業優先納入2022年度上海市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因疫情管控無法按期在上半年完成竣工環保驗收的,可順延至社會面解控后的3個月內完成驗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可視情況將上半年因疫情防控尚未落實的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合并至下半年一并開展。納入排污許可證核發范圍的企事業單位,可結合排污許可證后監管一并實施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
強化政府服務保障
強化政府服務和保障方面,上海生態環境部門優化“一網通辦”服務、環評公參方式,暢通企業服務渠道,落實幫扶指導措施,實施惠企便捷服務,規范環境管理秩序。
具體為:在本輪疫情社會面解控前,環評與排污許可技術評估可實施線上評審,暫停實施基層張貼公告的公參方式,可通過報紙網絡版公示方式開展。新改擴建項目主要污染物新增總量申請可提供電子材料完成審批流程,紙質材料待疫情緩解后補報。
因疫情到期的輻射安全防護培訓證書,有效期延長至本輪疫情社會面解控后3個月。
受疫情防控影響,未正常生產或無法開展自行監測或取得相關數據的持證單位,可在季度或月度執行報告中進行說明,后續在年度執行報告中統一填報。
監督監測穩定達標、且在線監測設備正常運行的企業,可降低檢查頻次,疫情防控期間可免于檢查;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年度計劃開展自行監測的,可在全年計劃中統籌落實;未正常復工復產且有相關臺賬記錄的企業,不要求其在正式復產前對排放情況開展自行監測;企業未執行自行監測規定但未造成嚴重環境危害后果的環境違法行為,可依法不予處罰或減輕處罰。
鼓勵采用線上方式開展土壤污染相關調查評估報告評審流轉工作,因防疫管控無法加蓋公章的,可使用未簽章材料先行線上申請;無法現場踏勘核實的,可利用視頻、遙感、無人機等方式代替。
機動車排放檢驗有效期止于2022年3月1日至5月30日期間的,2022年6月30日前仍可正常開展辦理排放檢驗。
更多資訊
-
森蘭北塊綠地建成開放啦!你去打過卡嗎?2023.8.25
森蘭綠地是上海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大型楔形綠地,該區域由外高橋集團承擔全面開發建設任務。 森蘭綠地面積約相當于2.5個世紀公園,它以“陽光下自由生長”為設計主題,涵蓋了區域城市生態、風景游憩、運動健身… 查看詳情 >
-
1300㎡滑板公園、約3000套租賃房,集商、住、休閑于一體TOD來了!2023.8.25
據申通地鐵集團介紹,位于閔行區顓橋鎮、毗鄰“大零號灣”的元江路TOD上蓋正在全力建設,元江路保利光合上城一期正在加速建設階段。如今從高空俯瞰,則能看到錯落有致的景觀帶環繞住宅社區。預計自2025年起,… 查看詳情 >
-
上海地鐵60余個出入口已建成未開啟?官方:已明確計劃,推進“應開盡開”2023.8.25
“13號線金運路站建成的8個出入口,只有三個開放通行。早晚高峰車流量大,非機動車都擠在一起,關閉的出入口是否可以開放分流?”乘客的訴求,已經有了回應。上月底,該站點正式啟用多個新出入口,方便周邊市民通… 查看詳情 >
-
除了樹、草坪和凳子還能有什么?上海45座公園已“變身”2023.8.25
上海土地資源稀缺、人口密集,無法依靠城區的無限擴張來創造更多公共空間和公共服務。所以,在有限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注入功能,成為一個突破口。公園是窺見這個變化的一扇窗。在上海,許多公園已經跳出“幾棵樹、幾塊…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