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到底有多重要?

來源:上觀新聞2022.6.21

6月16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產能百分百恢復的消息,對特斯拉來說,無疑是好消息。6月17日,特斯拉的股價終于回升了1.7個百分點。
2022年,特斯拉的日子不是很好過。股價跌了有四分之一,市場份額也被搶掉不少,馬斯克不久前不得不宣布計劃全球裁員10%,特斯拉的招聘職位也削減了14%。
當然,特斯拉碰到的困難很多,包括歐美通脹、市場整體在衰退、以及競爭對手的強大等,但從數據上看,最不能忽視的,是上海工廠停產的影響力。
上海工廠停產,特斯拉發生了什么
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TheStreet的測算,上海工廠的日產量約為2100輛。三周的停產,也就意味著特斯拉在產量上的損失超過4萬輛,相當于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華銷量的40%。
從出口量來看,國產特斯拉在4月份的出口為0。而往常由于特斯拉每個季度的初期都專注于制造出口汽車,一般這個時段的數據都會比季末高出不少。
在保持“零庫存”的銷售模式下,作為出口大戶的上海工廠產能的下降,勢必會對全球銷量造成影響。
4月份,特斯拉在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比例從上個月的27%下降至10%,這一比例是三年來的最低值。

另外,產能下降和疫情影響,也導致特斯拉在中國4、5月份的銷量下滑。
4月份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僅有1512輛,同比下降了87%。5月份銷量有所恢復,但同比也仍處于負增長。

不過,這樣的影響并不會持續太久。作為上海最早一批復工的重點企業,4月底,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下線了1萬輛整車。
4月23日,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特斯拉中國的工作進展非常驚人。”
而進入5月,上海工廠更是開足馬力,產量達到33,544輛,環比增212%,根據去年同期的銷量和出口量推算同期產量,同比增長率應該也超過50%。
上海工廠對特斯拉有多重要?
說上海曾經救了特斯拉并不為過。
上海工廠建成之前,特斯拉一度處于產能不足、現金流吃緊,甚至瀕臨破產的困境。
2018年7月,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上海臨港管委會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2019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進入試點生產。從一片空地到建成投產,上海超級工廠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
2020年1月,上海工廠制造的Model 3就開始向社會用戶交付。
2020年,特斯拉的全球生產量為50.9萬輛,較上年增加14.4萬輛——而上海工廠當年的全年產量正是14.4萬輛,也就是說當年特斯拉增加的全部產能都來自上海工廠。
也就是在這一年,特斯拉實現了公司成立以來的首個年度盈利,凈利潤為8.62億美元。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廠年交付量達到48.41萬輛,同比增長了235%,占到特斯拉全年交付量的51.7%,相比2020年上升了20個百分點。年出口量超過16萬輛,供應歐洲、亞洲10多個國家。
目前,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超過弗里蒙特工廠,成為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

上海工廠不僅幫特斯拉解決了產能問題,也幫特斯拉省下了一大筆生產成本。上海臨港工廠生產Model 3的單位成本,較美國工廠的生產成本就降低了65%。
進入中國還為特斯拉帶來了龐大的市場。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國內的全年零售銷量達到29.5萬輛,同比2020年增長114%。2021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中國在特斯拉全球市場的份額達到38%和35%。
在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則從2019年的5.2%上升至目前的11%。

與國內汽車產業的雙贏
特斯拉落地上海,做大“蛋糕”,對上海和中國的汽車工業也是大有好處的。
2021年底,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國產化率達到90%左右,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大部分都來自中國供應商。
特斯拉國產化的零部件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系統、底盤、車身等等,涉及的國內直接和間接供應商超過180家。其中,長三角供應商達到56%。

在特斯拉的拉動下,上海臨港新片區已經構建起涵蓋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車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生態,成為該地區首個千億級產業。
預計到2025年,新片區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地。
而在蘇州、寧波、南通等長三角“包郵區”,也早已形成特斯拉的“4小時朋友圈”。這個梗來自于一個傳說——在美國,負責生產特斯拉電池的Giga1工廠到加州Fremont汽車制造工廠,地圖導航車程4小時10分鐘。而在中國,電池供應商LG化學的南京工廠到特斯拉上海工廠,車程同樣是4小時10分鐘。
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同時還是特斯拉全國銷售的一片“高地”。上海、杭州、蘇州的特斯拉銷量分別在全國排到第一、第四和第七名。

越來越重要的“中國版圖”
目前,特斯拉正再次遭受艱難的挑戰。
一方面,成本上漲、半導體短缺、全球供應鏈緊張等,都讓特斯拉焦頭爛額。
另一方面,福特和通用等傳統汽車制造商紛紛進入電動車領域,這也間接導致了特斯拉份額的下降。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福特的野馬Mach-E是美國目前銷量第三高的電動汽車車型,這款車型的暢銷讓特斯拉在美國2月份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從81%下降到69%。4月份,福特的電動汽車銷量漲勢依然很猛,環比增長了一倍多,達到 16,779 輛。
這令中國市場的地位更加突出。

今年3月的零售數據顯示,在全國新能源消費TOP10城市中,特斯拉的MODEL 3 和MODEL Y進入所有城市前10車型排名,在其中的9個城市更是進入了銷量TOP3。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4、5月份國內的零售銷量有所下滑,但隨著上海超級工廠復工復產和疫情形勢的緩和,5月份全國的零售銷量已經恢復到了上年的94%。
根據特斯拉的財報數據,中國大陸地區的營收在全球占比已提升至四分之一。從同比增速來看,更是起到特斯拉全球收入增長的引擎帶動作用。2020年和2021年,中國大陸地區的營收同比增速連續超過100%,高于全球營收增速,更顯著超過其主要市場美國的營收增速。

可以肯定,在美國德州、德國柏林的兩大工廠正式投入產能之前,上海工廠將繼續發揮其穩定特斯拉產量基礎盤的重要作用。
同時,龐大的中國市場也是特斯拉越來越重要的市場版圖。
根據目前特斯拉的官網,中國大陸地區還有200多個職位開放申請。盡管招聘停止,但截至目前,特斯拉中國區尚無任何裁員的跡象。
專家分析認為,在中國暫時停止招聘工作的開展,可能是特斯拉要根據經濟的發展形勢對全球產能重新布局。
我們相信,特斯拉和上海、和中國,都還有很長的緣分。

欄目主編:張陌、尤莼潔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