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帶動產業升級,上海摩侖智能傳感研究所落戶嘉定

來源:上觀新聞2022.8.19

今年以來,上海發力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三大產業發展新賽道,鍛造未來發展新優勢。在嘉定,智能終端這條新賽道有了全新的載體布局。8月18日,上海摩侖智能傳感研究所落戶位于嘉定的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將通過自主研發傳感器領域核心技術,打造科創、產業、資本協作的研發轉化平臺,提升國內中高端智能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能力。

在軌交11號線嘉定北站附近的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內,最近有一種讓人振奮的“熱度”。走進上海摩侖智能傳感研究所一樓展廳,各種智能傳感器產品和應用成果讓人大開眼界:一款摩侖自研的高端壓力傳感器看上去其貌不揚,卻能在高溫、高精度、惡劣環境下工作,可在飛機液壓系統中進行壓力監控,國產材料使用率100%;一款使用智能傳感器和新型復合材料的汽車車架,鋪設產線總投入可減少90%。“今后,我們將聚焦中高端傳感器領域,對包括壓力傳感、電弧放電、氣體測量、電磁傳感、振動傳感等關鍵核心技術進行科研攻關。”上海摩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摩侖智能傳感研究所所長張宇峰說。
傳感器技術是智能制造領域的核心。然而,目前全球傳感器市場大部分份額被歐美企業把控,中國企業競爭力較弱,目前國產傳感器總體呈現低端過剩、中高端被國外壟斷的市場格局。張宇峰告訴記者,基于此背景,上海嘉定工業區、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上海摩侖科技有限公司攜手共創上海摩侖智能傳感研究所,希望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帶動產業升級。

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是上海集成電路產業“一體兩翼”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體”是張江,“兩翼”分別是臨港和嘉定,其中嘉定重點發展以傳感器為核心的集成電路及物聯網芯片產業。
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結緣”嘉定,有科研基礎作鋪墊,也有產業布局的底層邏輯。2013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嘉定區政府共同成立了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2018年6月,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牽頭建設了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這彰顯了嘉定在智能傳感器產業領域的平臺優勢,對企業的吸引集聚作用日益凸顯。“在嘉定,汽車產業可給智能傳感器產業提供應用場景和銷售渠道,智能傳感器產業又將大力助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嘉定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嘉定還在園區運營體制機制上進行了創新突破。比如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原先所屬的嘉康產業園位于嘉定老城區,園區內有不少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發型企業。被劃入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后,考慮到嘉定工業區在招商引資、園區管理上的優勢,嘉定把嘉康產業園的實際運營管理工作交給了嘉定工業區。“這樣一來,這片區域既有老城區交通便利、研發中試力量強的優勢,又能享受工業區的專業園區運營管理服務,‘強強聯手’更能吸引企業入駐。上海摩侖智能傳感研究所的落戶,便是碩果之一。”嘉定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制作一顆米粒般大小的智能傳感器芯片,大致需要這些工序:首先要提煉制作出硅棒,然后將之“切”成一張張形如CD的數毫米厚的晶圓裸片,然后經過多道名為“流片”的工序,通過光刻、薄膜刻蝕、清洗等幾十甚至上百道步驟,把已設計好的電路“畫”上去,然后再把這張晶圓片按芯片的不同規格切片后鍍膜,進行封裝測試,測試合格即可使用。其中,有些企業的技術在實驗室里非常先進,但找不到商業應用場景,只能長期留在實驗室;有些公司設計產品的電路圖很有價值,但自己沒有大型設備,就做不出相應的芯片。對此,在提高“產學研用”的銜接度方面,摩侖智能傳感研究所也將有所作為。

“國內的傳感器實驗室研究水平并不差,卻因沒有專業的產品開發體系、高效的持續創新能力以及高質量的產業化管理運作,導致科研成果往往難以進入市場。”張宇峰告訴記者,研究所致力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研發體系,建設一個既可以夯實底層通用技術、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又能與市場無縫對接的科研與產業化團隊,提高技術成果轉化率。張宇峰表示,摩侖科技專注于工業底層技術和核心技術的開發應用,通過新技術策源、知識產權布局、研發管理和資本運作,投資培育工業高科技公司,以此來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化能力。

在整個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乃至嘉定區,一座智能傳感器產業“產學研用”形成閉環的“產業城”也正在形成。比如在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里,做晶圓片的,有新傲科技,此前國內首條8英寸超越摩爾和先進傳感器研發中試線即誕生于那里;做應用端的企業有矽杰微電子等。面向未來,嘉定區已明確重點培育“3+1”產業,其中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即為“3”之一,到2025年將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嘉定工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超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嘉定工業區將以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試點,探索特色園區發展壯大新路徑。“目前,產業園已形成設備材料、研發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未來將構建以智能傳感器為核心的半導體產業生態圈,爭取早日讓‘中國芯’走入千家萬戶,不斷開辟新的應用場景,賦能新賽道。”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