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保護古建筑,又要改善居民生活…楓涇古鎮上,天然氣被成功接入明清老宅
來源:上觀新聞2022.8.24
最近,一直在上海市區帶外孫的姚師傅,回到了金山區楓涇鎮盛家弄7號的老房子里。正值高溫天,他樂滋滋地招呼來家里安裝天然氣管道的施工人員,為他們張羅用電、避暑、飲水等方面的保障。
同樣高興的,還有住在盛家弄12號的張老伯。他年邁體弱,子女又常年不在身邊,每次要換液化氣瓶都仿佛如臨大敵。出于節儉的習慣,住在老街上的老人們每次都把液化氣瓶用到打不著火才聯系氣站換瓶,早上打電話,氣站統一調配后,新氣瓶要到晚上才能送到。如此一來,大半天的生活節奏都要亂掉。
提心吊膽數日子,望穿秋水等送瓶……鋼瓶液化氣由于種種不便,逐漸被管道天然氣取代。今年,楓涇鎮的“天然氣入戶”工程推進到了盛家弄、正慧弄,終于圓了兩條弄堂居民們多年來希望“通管道氣”的心愿。
據介紹,經過多年來的改造,楓涇鎮區燃氣管道覆蓋率已達95%,共計用戶13800戶。那些還未通氣的區域,基本都預留了燃氣接口。然而,在實際施工中,在明清古建筑群中接入管道可比在現代化小區里要難得多。
“每戶的情況都不同,有的廚房在前面,有的在后面;有的地方管道不具備埋地、架空條件,同時鋪了灰瓦的屋頂也無法固定管道。我們遇到的難題非常多。”上海萬事紅管道燃氣經營有限公司工程項目負責人楊岳介紹說。
在古鎮核心風貌區里安裝天然氣管道,幾乎每一家的入戶方案都是一道不好解的難題。在摸排情況后,楓涇鎮城建發展公司共篩選出具備施工條件的36戶。
即便獲得了“準入資格”,也著實不容易“下手”。由于工程周邊道路均為石板、水泥等,道路狹窄,沿線也已敷設水、電、排污等市政管線,建筑物主要為磚木結構。一邊要保護明清古建筑的完整,另一邊要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質和用氣安全,楓涇鎮城建發展公司小心翼翼地左右權衡,在與燃氣公司反復推敲后,制定出了“一戶一案”。
據介紹,燃氣管道安裝方式主要以架空管道為主,埋地管道為次,盡可能減少現場破壞。管道有一些需要從弄堂穿過,有的則需要在房屋墻體上環繞半圈。架空燃氣管道在完成后還會涂刷黃色油漆,立管則加裝防撞欄,以防居民們進出磕碰到。“為減少交叉施工帶來安全風險問題,架空管道主要設在弄堂狹窄道路和入戶架空管道位置。”楊岳介紹說。
在有限的空間、老舊的墻體上施工,居民與施工隊、居民鄰里關系也成了影響工程進度的一個因素。為此,施工區域所在的友好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吳勤華每天會來到施工現場,幫助疏導居民出行交通,傾聽居民提出的訴求,解決隨時冒出來的各類問題。
據悉,盛家弄、正慧弄等36戶天然氣入戶工程于今年7月初進場施工,目前已經完成工程量的30%,預計到10月可正常通氣。到時候,楓涇古鎮景區內用上管道天然氣的居民將增至2976戶。
楓涇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楓涇將繼續推進古鎮景區通氣工程,2023年橋灣里50戶,2024年新街口、新涇路40戶均已被納入計劃。
更多資訊
-
建立科創孵化新模式! “普陀+同濟”攜手保持單個園區20%的稅收增速2023.8.18
在普陀區的環同濟生命健康產業帶上,有一個外形不太起眼,但內涵亮眼的科技園區——同濟大學科技園普陀園。在這個建筑面積不到4000平方米的“袖珍型”園區里,自從普陀區與同濟大學以區校合資的形式“聯姻”后,… 查看詳情 >
-
讓“方便”更方便!松江15座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9月底將完成2023.8.18
今年,環衛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被列入上海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松江區環衛管理部門積極行動,將“適老化適幼化”理念融入公廁建設管理,滿足不同群體如廁需求。據了解,今年全區計劃完成15座環衛公廁適… 查看詳情 >
-
2023全球元宇宙大會(上海站)啟動,AI城市元宇宙協同創新中心揭牌2023.8.18
8月17日,數智中國AIGC科技周2023全球元宇宙大會上海站活動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活動為兩天,圍繞“智能涌現”“算力突圍”“超越現實”三大核心主題,聚焦元宇宙、AIGC、大模型、算力… 查看詳情 >
-
校區園區社區聯動打造創新生態,楊浦在復旦同濟周邊打造了自己的“硅谷”2023.8.18
坐落在楊浦區新江灣城區域的上海灣谷科技園,緊鄰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所在的新江灣城5公里輻射半徑內還聚集了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與“硅谷”有著相似的區位優勢。8月17日,在“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