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藥店書店文印店與“一網通辦”搬進小區,臨汾社區居民家門口有了“數字小屋”

來源:上觀新聞2022.9.5

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周活動上,靜安區臨汾路街道“五新”數字家園建設作為社區生活數字化轉型的生動案例展示。在臨汾社區,家門口的“數字小屋”已經成為小區居民高品質美好生活的亮麗名片。

辦事不出小區

晚上九點,閆女士推開臨汾路街道“數字小屋”玻璃門,在自助買藥機前點選,通過支付寶掃碼后就拿到了要買的創可貼。“晚上削蘋果,不小心劃了手指,家里創可貼用完了。”她說,最近的藥店出小區也要500米,叫快遞的話,運費比創可貼的錢還貴。最近“小屋”增設了自助買藥機,沒想到真的買到了,非常方便、及時。

這個15平方米“數字小屋”擁有“一網通辦”自助機、AI“一分鐘診所”、水電煤繳費一體機、網上圖書館、共享打印機、自助買藥機,面向居民24小時開放。運行半年來,已經服務居民三百余次,且“數字產品”品類還在不斷增加。

9月1日開學,“共享打印機”是學生和家長們眼中的寵兒,幫助孩子們打印暑期作業、繪畫作品、上學返校各類材料等,絡繹不絕。社區居民只需通過微信注冊即可享受一鍵快捷打印,支持多種格式的照片和文檔,解決了居民臨時打印需求。王先生的孩子每月都要參加棋類比賽,需要填寫相關表格,現在他再也不用擔心到處找打印店了。

小屋雖小但功能多

“居委會周一到周日每天有人上班,從上午8點30分到下午5點,晚上6點半到8點半,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即便這樣,總感覺為居民辦事時間總是不夠。”居委會干部小高說。

有時居民會請居委會幫忙打印應急的證明材料,有老人請居委會幫忙繳付水電費,雖然是“小事”,但在居民心中是“急事”,居委干部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來幫忙。

現在,小高雖然依舊繁忙,感覺卻不一樣了。居民自己隨時可以在“小屋”完成這些“小事”,居委干部教會了老人們用繳費自助機,“小”老人教“老”老人,原來不熟的鄰里熟絡了,老人們會用各類數字工具,感覺自己也變年輕了。居委干部可以把手上忙“小事”節省出來的時間,用到走家串戶了解情況、解決其他困難事”。

“數字小屋”延伸了街道、居委會的服務功能。這樣無形之中延長了居民享受社區服務的時間。”小高介紹, 小屋里的“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終端使用最多的就是就醫記錄冊更換、離線碼打印、三金賬單、電子證照調用等功能,100項左右的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個人事項自助辦理需求。除此之外,小屋的在線問診、測量血壓也是非常受老年居民歡迎的內容之一。

“數字融合”組團式服務

臨汾路街道“數字小屋”集中“三店一院一端”,即藥店、書店、文印店、醫院、一網通辦等簡易功能,看似“小微”功能融合,實際上卻體現的是臨汾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心為民辦事的情懷。

前期,街道持續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在不斷開發“民情日志”信息化工具數據的基礎上,創新打造“社區心愿碼”平臺,面向廣大社區居民,在線匯集社區新基建需求,通過“數字駕駛艙”對問題需求進行初步分析,對于有可行性進行社區協商征詢,全流程跟蹤解決。

“社區心愿碼”篩選居民便捷就醫、開展文化活動、親子服務等最大期望值,街道發揮上下銜接、左右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區域化黨建平臺資源,獲得市區條線部門大力支持,爭取市區項目試點,并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作為補充,實現民生服務小微功能數字組合,最大限度滿足居民的生活所需。在“數字小屋”周邊,居民期盼的自助健身“魔鏡”、自動乒乓球機器、機器人五子棋等,實現數字化、人性化、精細化的組團服務,補充和衍生公共服務。居民從社區建設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和“實踐者”,居民自治積極性和社區治理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人人與共”的數字家園初步形成。

下一步,臨汾路街道將在其他有條件的小區繼續開展“數字家園”建設,分析需求、對接資源,進而形成一張更加便捷、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數字”15分鐘便民生活圈。

作者:唐燁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