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如何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來楊浦這個場館尋找答案

來源:上海楊浦2022.10.11

你知道中國第一座現代化自來水廠、被稱為“中國電力工業搖籃”的發電廠以及曾經的“遠東第一大”煤氣廠都誕生在哪里嗎?
它們全都誕生在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的楊浦濱江
楊浦濱江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因此有“中國近代工業文明長廊”的美譽。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目前世界僅存占地面積最大的濱江工業遺存帶,是楊浦特色旅游資源“四個百年”中“百年工業”的重要載體。
曾經的楊浦濱江,晝夜回響著工業機器不停的轟鳴聲,見證了中國人民辛勤奮斗的往事。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一度認為,楊浦濱江已經完成了新中國工業振興的使命,成了“工業銹帶”。然而,城市在變,楊浦濱江也在變。近十年來,楊浦濱江逐漸從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被人們稱為“生活秀帶”。

今天,一起來體驗楊浦“生活秀帶”線路,走進楊浦濱江,看曾經的“工業銹帶”如何變身為“生活秀帶”。由祥泰木行改建成的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是這次的探館重點。

它的外觀,形似一個半鏤空的木盒子。它的前身的確與“木”有關,是始建于1902年的“祥泰木行”。
“祥泰木行”曾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木材加工廠之一。如今老木行不再,但從周邊的構筑物和景觀設計中,仍然能看到歷史的痕跡。而百年工業文明的印記,就散落在以現代化科技包裹的館內各處。

走進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來這里看什么?↓↓↓

了解上海,了解楊浦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展廳像是一個開放式圖書館,可以查看電子資料與翻閱書籍著作。

在“上海與楊浦實踐”展廳,你可以查看上海“十四五”期間發展的遠景目標。

“人民·秀帶直播間”主要用于開展沙龍、直播等活動,帶大家走進楊浦,“看見”楊浦的紅色基因和文化底蘊。

“人民城市·楊浦故事”展廳集中展示楊浦城市建設中所涌現出的23位先進人物、團隊以及15個“人民故事”。

看一看,楊浦濱江的前世今生
濱江時光隧道用今夕對比的“照片墻”形式,展現往昔記憶與當下生活。
“未來濱江”展廳采用1:300比例定制的沙盤,覆蓋約5.5公里的楊浦濱江岸線。
“城市鄉愁”展區通過“實物+數字”的方式,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
“濱江記憶”展廳更是見證了百余年的城市建設歷史,綜合展示了楊浦的“三個百年”。
看完了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再來參觀一下楊浦濱江的南段↓↓↓
楊浦濱江岸線全長15.5公里,南段是從秦皇島路渡口到楊浦發電廠,全長5.5公里。楊浦濱江是分段進行建設的,南段一期工程從秦皇島路渡口到楊浦大橋,岸線長2.8公里。二期工程從楊浦大橋到楊浦發電廠,岸線長2.7公里。
就在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附近,有一座覆蓋著垂直綠化的建筑——綠之丘,看起來好像城市中的山丘。
拾級而上,你會發現,這里有楊浦濱江邊最美的觀景臺。站在懸浮在空中的游廊,江景盡收眼底,江水在腳下流淌;建筑被垂直綠化覆蓋,加上宛如迷宮般的內部走向,真是一座充滿樂趣的城市公園。
綠之丘原先是煙草公司的機修倉庫,始建于1995年。而機修倉庫的前身,是1920年由怡和洋行所建的怡和冷庫。
隨著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的貫通,廢棄的老倉庫被重塑。在它的“身體”里,有咖啡館,有濱江驛站,是不是很有趣?
據說,在楊浦濱江公共空間貫通的規劃中,一條新開的沿江公共道路需要橫切過倉庫的位置,老倉庫差點被拆除。但是,負責設計的同濟大學教授認為,老建筑拆了可惜,不如加以改造,變成百姓共享的公共空間。
在“削”掉50%的體量后,綠之丘誕生了,新辟的安浦路穿越了建筑第一層。綠之丘的身體里有咖啡館,也有濱江驛站,成了楊浦濱江的網紅新地標。
在楊浦濱江,還有一處地標特別值得打卡。那就是楊樹浦路上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
這里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時尚中心,占地12.0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而它的前身是原上海第十七棉紡織總廠,又稱國棉十七廠,中國棉紡織行業的大中型骨干企業,距今百年的萬人大廠。
隨著城市發展需求的變遷,紡織業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淡出,國棉十七廠是最后一個退出中心城區的棉紡織制造企業。
在以保留為主的原則下,百年紗廠被改造成時尚新天地。全國勞模、“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寶妹奶奶曾在國棉十七廠工作了42年,如今的她有時還會來時尚中心走走。這里的空氣特別好,晚上江邊的燈光也很漂亮。這里還能找到許多時尚元素,是大家游玩、鍛煉的好地方。
漫步楊浦濱江,蘆葦搖蕩、鳥語花香。這里還有諸多“寶藏”地標,比如因地制宜、引入雨水循環系統的“雨水花園”,讓市民在“原生態”“有野趣”的環境中休憩。又比如秦皇島路游船碼頭(黃浦碼頭舊址),不僅是楊浦濱江西段起點,也是1919至1920年間留法勤工儉學重要啟航地之一。
原標題:如何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來楊浦這個場館尋找答案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