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森林覆蓋率增至19.42%,固碳釋氧價值超過38億元
來源:上觀新聞2022.10.26
今年的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將于10月27日至11月4日舉辦。
10月25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第八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組委會獲悉,今年的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將通過九大主題活動,讓市民共同感受上海的生態環境保護成果,共同為生態環境保護出力。
許多市民不知道的是,在高樓林立、人頭攢動的表象下,上海其實充滿生機,蘊藏著豐厚的“家底”,有強大的生態價值。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近10年,上海新造林約37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11年底的12.58%增至2021年底的19.42%。
根據評估,2021年上海森林生態系統固碳量為88.53萬噸,釋氧量為217.67萬噸,折合固定了324.91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于吸收了2020年上海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17%。
上海森林生態系統所固定的二氧化碳量相當于抵消了2500架容納100—200人的中型飛機繞地球飛行一圈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相當于抵消了1萬輛五座家用燃油小轎車往返上海市中心和崇明區1400次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2021年,上海森林生態系統固碳釋氧創造了38.44億元的價值量,在九大服務功能中(保育土壤、林木養分固持、涵養水源、固碳釋氧、凈化大氣環境、森林防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林木產品供給、森林康養)位居第二,占總價值量的22.09%。
同時,上海積極保護修復重要濕地,將13塊共計121309.6公頃的濕地納入《上海市重要濕地名錄(第一批)》。
通過整合優化,上海已初步形成由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濕地公園組成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面積達114805.79公頃,盡力維持生態系統的原真性、系統性、完整性和可持續性。
高質量的生態空間吸引了大批“精靈”定居,截至2021年底,上海記錄“在冊”的野鳥種類達到了516種,占全國鳥類種類數的35.7%,鳥類多樣性在世界特大城市中名列前茅。目前,獐、貉、狗獾等40多種獸類,10多種兩棲類動物,30多種爬行類動物,都在上海安了家。
讓“精靈”休養生息,上海因地制宜,建成22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并將國家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等約13萬公頃的土地納入上海市生態保護紅線,新劃設4個野生動物禁獵區。
今年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的九大主題活動中,有不少引導市民主動了解自然的設計。
比如,人與自然市民科普活動鼓勵市民利用陽臺空間種植果蔬,并配套主題科普直播和短視頻、綠色低碳知識競答、低碳生活行動倡議、“我家的低碳悅生活”展示等活動。
屆時,浦東、虹橋兩大國際機場的90余塊宣傳屏,以及南京東路商圈、淮海路商圈、徐家匯商圈等處的200余塊電子屏上,市民可以觀看上海自然保護區的宣傳視頻。
更多資訊
-
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江蘇占1/5,西部園區發展仍較弱2023.7.28
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下屬賽迪顧問近日發布《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研究報告》(下簡稱《報告》)。百強園區中,52家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近38萬億元,占所有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的77%… 查看詳情 >
-
機構:二季度上海商業地產市場凈吸納量回升,園區成熱門收購標的2023.7.28
近日,多家商業地產機構發布二季度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穩步復蘇,凈吸納量環比回升。 二季度辦公樓凈吸納量回升 世邦魏理仕CBRE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上海辦公樓凈吸納量約18.… 查看詳情 >
-
夏夢奇幻之旅將在張園茂名北路限時步行街舉行2023.7.28
活力、熱愛、色彩、創意,這些都是專屬于盛夏的元素。如何用繽紛色彩點亮屬于自由靈魂的奇趣世界?答案就在這個周末(7月29日、30日)的張園茂名北路限時步行街。 本周末,以“Go summer summe… 查看詳情 >
-
踐行綠色低碳!陸家嘴中心打造“藝術+可持續”空間2023.7.28
十米畫卷平整鋪開,孩子們或坐或趴,手握畫筆在藍底畫布上描繪心中的海洋世界……7月26日,“零碳未來青少年環保藝術巡展——上海站”在陸家嘴中心L+Mall拉開大幕,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低碳…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