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去佘山觀測星空!上海推出10條科普旅游線路,還將打造浦江科普游輪

來源:上觀新聞2022.10.28

今天下午,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敏做客“中國上海”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向公眾介紹了上海近年來的科普工作亮點。10條科普旅游線路、黃浦江科普游輪、“云上科普館”……這些公共服務貼近民生、寓教于樂,給公眾帶來了科普旅游好去處。

“十三五”以來,上海市政府推進均衡化資源建設,織密惠民科普供給網絡,不斷拓寬公共科普資源的服務半徑,建設老百姓家門口的科普場館。截至今年10月,上海市科普基地共273家,其中示范性科普場館52家、基礎性科普基地221家、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29家,基本形成了數量充足、類型多樣、功能齊全的科普設施框架體系,覆蓋自然科學、食品農業、航空航天、飛機艦船、信息通信、生命健康等眾多領域。

上海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協調各委辦局和各區,根據自身職能和特色資源,打造科普“一區一特”。比如寶山區打造的上海科普公園,利用創業園區優勢集聚了一批科普企業,探索形成了一個科普與科技產業、文化、旅游、體育等相互融合的社會化、市場化發展模式。

自2021年7月世界最大天文館——上海天文館開館起,上海已建成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天文館三館集群。此外,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動物園等單位對標國際一流場館,不斷提高科普服務能力。

今年上海科技節期間,市科委、文旅局聯合推出了10條不同主題的科普旅游線路,這些線路將上海的科學地標和文旅概念進行融合,勾勒出上海的動感科學圖景,展現出具有上海特色的人文科普氣息。

這10條科普旅游線路以不同主題詮釋科學,帶領大家在行程中讀懂科學,在科學中享受旅游。比如在南匯新城區域的“生命新知、海空探秘之旅”,市民游客不僅可以參與豐富的文旅娛樂,還可了解到有關航海、天文、環保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前沿科技,體驗“與海洋生物零距離,跟野生動物面對面”,感受上海遠郊的生機勃勃。

又如在松江的“天文地理 科學求索之旅”,是集科普、文化和游覽于一體的線路。在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勝地——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周邊,你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無垠的星空,也可以透過雕塑窺探藝術的奧秘,還可以在溫室徜徉于奇妙的植物之間,在歷史遺存中追溯“上海之根”的文脈。科普創新的教育基地和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在此融會貫通,打造了一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普文旅線路。

陸敏在訪談中透露,市科委正在與上海地鐵合作推進“科普進地鐵”活動,將集中在部分地鐵車廂展示科普短視頻等系列產品,也會集中推出一些科普展覽,組織相應的線上科普互動活動。

“結合浦江夜游,我們將打造一艘科普游輪。”陸敏說,“登船的市民朋友們在欣賞黃浦江兩岸風景的同時,還能參與船內組織的科普活動,了解科技成果,收獲有趣的科學知識,感受上海城市的科學創新氛圍。”

除了線下旅游,市科委還打造了“云上科普館”,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云游”科普場館,提升資源利用率。“云上科普館”是“一網通辦”公共服務新推出的線上虛擬科普場館參觀服務,以上海部分科普場館為主體,打造數字化展示平臺,通過全景VR(虛擬現實)的方式,向公眾提供線上虛擬科普場館互動體驗和科普教育活動。

市民可通過“隨申辦”APP、“一網通辦”總門戶、支付寶等渠道在線游覽。目前接入“云上科普館”的共有9家,分別是:東灘濕地公園、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館、上海昆蟲博物館、上海航空科普館、復旦大學人體科學館、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紡織博物館、上海崇明生態科技館、上海公安博物館。“云上科普館”后續將把更多的科普場館“搬”到線上,不斷拓寬市科委公共科普資源的服務半徑。

作者:俞陶然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