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政區經濟到功能區經濟,G60科創走廊九城協同體制如何激發創新動力
來源:上觀新聞2022.11.9
一廊串九城,一體共發展。在11月8日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要素對接大會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共赴進博之約,共議高質量發展,推動跨區域合作,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產業創新,擘畫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壯闊新圖景。
根據會上發布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際形象與影響力報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中期評估報告,到2025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要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和我國重要創新策源地,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激發創新驅動“渦輪增壓效應”
自2016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啟動建設以來,從一條高速公路“蛻變”為創新走廊,由一區擴大到長三角三省一市九城,從地方生動實踐上升為國家戰略重要平臺,成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實踐區。
根據《報告》,九城共建在協同開放中創造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新奇跡。自啟動建設以來,九城市GDP總量占全國比重上升到1/15,地方財政收入從1/15上升到1/12;市場主體數量從1/18上升到1/16;高新技術企業數從1/12上升到1/10;科創板上市企業數超過全國1/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1.5%上升到15%。高新技術企業數從1.49萬家增長到3.65萬家。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憑借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批批頂尖科學家團隊來這里施展抱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說,松江佘山的G60腦智科創基地擁有體細胞克隆猴、基因編輯、腦認知功能檢測評估、閉環腦活動調控系統等多項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成為推動新一代腦科學和智能技術創新轉化,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化的輻射源點。
聚焦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人工智能領域,G60科創走廊已建立杭州、蘇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將打造世界一流的長三角數字樞紐。生物醫藥領域,集聚眾多跨國醫藥企業和國內龍頭企業,其中松江引進培育復宏漢霖、同聯制藥、昊海生科等生物醫藥企業2952家。衛星互聯網領域,松江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星鏈”,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未來幾年內將實施1296顆衛星的組網;工業互聯網領域,松江建成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九城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增至359個,成為國家“東數西算”新基建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依靠體制機制創新,緊抓科創牛鼻子,G60科創走廊變逆環境下的壓力為動力。今年以來,G60九城市經濟呈“V型”反彈,顯示出逆環境下強大韌性和高成長性。據介紹,九城市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9%,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12%。6月以來,九城市簽約落地項目超1300個,總投資額逾1.26萬億元。
催生科創“蝶變效應”
會上集中簽約一批一體化重大合作項目,舉辦一系列要素對接活動。通過創新機制的引導、創新平臺的搭建、創新資源的集聚,九城市加快各類重大項目的落實落地,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激發協同創新動能,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全要素、全鏈條、全方位高效對接。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戰表示,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主動走到一起協同創新,形成全要素對接,對于國家打造全國統一市場起到重要作用。“要用功能區經濟替代行政區經濟,這方面G60科創走廊形成了有價值的實踐。”
根據《報告》,G60科創走廊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立健全九城市“1+7+N”產業聯盟體系。成立16個產業聯盟、11個產業合作示范園區。
隨著產業聯盟壯大,中國商飛、騰訊等頭部企業引領九城市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合作。以商飛為例,九城市分別向中國商飛推薦自身在航空產業領域的優勢和重點企業,利用G60科創走廊“1+7+N”產業聯盟體系、“G60科創云”等平臺,舉辦航空產業要素對接活動,開展線上、線下產業鏈合作培訓會,形成了信息互通、常態互動的工作機制,提升國產大飛機裝機設備領域配套能力。為此,商飛連續三年專門寫來感謝信。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跨區域合作打破了原先的行政壁壘,以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要素流動,提升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引擎”能級。目前,G60科創走廊集聚松江G60腦智科創基地、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蘇州市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之江實驗室、騰訊科恩實驗室、優圖實驗室等重大研究平臺。九城市共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11個,省級以上實驗室479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8家,高等院校196所,涌現出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模型、量子通訊、托卡馬克人造太陽、超重力模擬離心與實驗裝置、新型航空動力輔助裝置、CR9綜合航電系統、清華啟迪質譜儀等重大原創成果。
放大高鐵時代“同城效應”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以來,從高速時代到高鐵時代,發揮“松江樞紐”中心節點和戰略鏈接作用,成為信息、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組和優化配置的產業集聚帶。
隨著年客流量預計達2100萬人次的松江樞紐建設施工,以多式聯運的松江樞紐為核心,滬蘇湖高鐵、滬嘉城際軌道等工程建設加快,長三角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健全,面向長三角的城市會客廳呼之欲出。
依靠交通大通道,九城市科創要素流動和配置效率加快,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根據《報告》,九城市集聚省級以上產業創新中心31家,16個長三角城市在松江設立“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建立長三角“一網通辦”試點機制,實現九城市89個綜合服務通辦專窗全覆蓋,跨區域可辦理事項數量已經超過178項,跨區域辦件累計突破100萬件。
會上,上海科學院科研院所與G60城市代表簽署《實體化項目合作協議》,引起九城市企業家熱議。未來,九城市協同發展,有望在科技創新鏈上實現技術、智力、金融等創新要素的供需對接,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發揮九城市的創新資源集聚優勢,瞄準事關國家產業、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若干重點領域,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深化區域分工合作,以央地聯動、九城協同的體制創新激發創新動力,在科技協同創新、產業融合發展、改革一體推進等重要領域形成戰略比較優勢,努力成為自主創新的領跑者,為全國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示范樣本。
更多資訊
-
森蘭北塊綠地建成開放啦!你去打過卡嗎?2023.8.25
森蘭綠地是上海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大型楔形綠地,該區域由外高橋集團承擔全面開發建設任務。 森蘭綠地面積約相當于2.5個世紀公園,它以“陽光下自由生長”為設計主題,涵蓋了區域城市生態、風景游憩、運動健身… 查看詳情 >
-
1300㎡滑板公園、約3000套租賃房,集商、住、休閑于一體TOD來了!2023.8.25
據申通地鐵集團介紹,位于閔行區顓橋鎮、毗鄰“大零號灣”的元江路TOD上蓋正在全力建設,元江路保利光合上城一期正在加速建設階段。如今從高空俯瞰,則能看到錯落有致的景觀帶環繞住宅社區。預計自2025年起,… 查看詳情 >
-
上海地鐵60余個出入口已建成未開啟?官方:已明確計劃,推進“應開盡開”2023.8.25
“13號線金運路站建成的8個出入口,只有三個開放通行。早晚高峰車流量大,非機動車都擠在一起,關閉的出入口是否可以開放分流?”乘客的訴求,已經有了回應。上月底,該站點正式啟用多個新出入口,方便周邊市民通… 查看詳情 >
-
除了樹、草坪和凳子還能有什么?上海45座公園已“變身”2023.8.25
上海土地資源稀缺、人口密集,無法依靠城區的無限擴張來創造更多公共空間和公共服務。所以,在有限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注入功能,成為一個突破口。公園是窺見這個變化的一扇窗。在上海,許多公園已經跳出“幾棵樹、幾塊…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