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金山漕涇郊野公園宣布開園,里面藏著上海版“羊角村”

2022.11.16

迎著初冬的暖陽,沿著金山區第一條“四好農村公路”——長堰路,漫步進入漕涇郊野公園,兩旁的娜塔櫟行道樹、景觀綠化讓人心曠神怡……11月15日,作為上海市第二批郊野公園之一,位于金山區的漕涇郊野公園宣布正式開園,盛邀市民游客前來泛舟、品茶、嘗河鮮,充分感受“鄉野”的悠然自得和閑暇愜意。

據介紹,漕涇郊野公園以“滄海拾貝”為設計理念,規劃總面積37.46平方公里,呈“一園兩片”的空間結構,整體定位為集水上文旅、科普教育、創意研學、康體養生、休閑農業等功能為一體的市郊生態滋養型郊野公園。

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2018年,漕涇鎮在全市首個完成郊野單元(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以水庫村為核心區的漕涇郊野公園建設。水庫村建設圍繞村莊規劃設計、產業融合升級、人居環境改善、農民收入增加等方面謀篇布局,以水之曲線,雕琢鄉村肌理,形成“水+園”“水+島”“水+田”的空間格局,打造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已對外開放的漕涇郊野公園核心區——水庫村,村域面積3.66平方公里,以“水”著稱,水面積高達40%,在全市村莊中位居前列,且水質保持良好,多條河道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及以上,擁有70多個島嶼,堪稱“東方羊角村”。

初聽水庫這個名字,很多人以為這里有個“水庫”。其實,水庫的得名,來自于它獨特的水資源。水庫人對水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頭枕河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在漕涇郊野公園建設中,當地拆壩、建橋,新建23座橋梁,把水庫村水系全部打通,疏浚河道、清除淤泥、種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讓水質變得更清,水面變得更透。經過整治的水莊環河蜿蜒曲折,水生植物零星點綴,3公里的水上游線貫通,從集中居住點到景觀橋到濕地公園,串聯起了沿線風景…蕩舟最美河道——水庫中心河,人們可感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麗景象。

藕遇公園、尚品書院、濕地公園……步步皆風景,處處見鄉愁;蓮花橋、彎簍橋 、魚簍橋,每座橋都有它的故事,讓人流連忘返;白墻黛瓦、綠意盎然、清清河水,讓人仿佛置身一幅江南水鄉的水墨畫中……今年國慶長假,漕涇郊野公園還沒正式開園就以其超高的顏值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露營、摸魚、稻田拔河和皮劃艇等水上項目深受大家青睞,還帶動了一波水庫熱拍、熱播,許多自媒體、播主紛紛在微博、抖音各大平臺上分享水庫美景。

如今,周末回村的年輕人也逐漸增多且駐留時間逐漸延長,留住了腳步,也留住了鄉愁。不僅如此,這里也吸引了市區的朋友前來“定居”。朱明輝夫婦在水庫村沈家宅租下了一戶農宅,精心打造,如今每到節假日,這里就成了朋友們聚會的好地方。他們的不少朋友來過后,也有了在水庫村租房居住的想法。朱明輝夫婦表示:“這里的景美,鄉情更養人。”

開園儀式上公布了由線上網友投票選出的“水庫八景”,包括“兩山”濕地公園、水庫中心河、水庫里·佳親島、藕遇·尚品公園、鄉伴·酷島造夢營、三牧場·沈家宅橋、橘島露營地、漕涇中草藥科普園等。它們也成了漕涇郊野公園首批網紅打卡點。同時,當天還評選出了一批參與和支持漕涇郊野公園建設的“最美水庫人”和“最具影響力播主”。郊野公園“cool潮”游園小程序也正式上線,人們可以通過小程序預約、實時AR互動。

“環境變好了、住房改善了、來的人多了。”村干部告訴記者,這是水庫村村民這幾年最大的感受。在建設之初,漕涇郊野公園就充分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首先考慮讓居住在這里的人享受到郊野公園建設帶來的“福利”,在農民集中居住地選址上把最美的風景留給村民,讓村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傍水而居、四季有花、多季有果……村民顧阿姨掩不住臉上的笑容,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我們好像住在公園里,吃好飯沿著河邊散散步,一眼望去都是風景。”據了解,村里在建設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村民中心時,也把更多空間騰出來給村民,用于開展便民服務、文化活動、健康教育等,讓村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各種便捷服務。

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徐永強是第一戶用自家湖景房開辦民宿的村民,今年的國慶節是他們一家最忙碌的時候。作為新水庫人的胡偉,則跟隨老婆在她家鄉扎根,在旅游公司找到了活,一邊撐船一邊給游客講水庫村的故事,儼然成了“水庫通”。

如今,鄉伴文旅與上海濱水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國企久事旅游直屬企業上海青旅攜手合作,正在水庫村建設264畝的“酷島”理想村項目,打造一個集青少年國際成長營、理想會堂、精品民宿、水上運動基地等幾十個子項目在內的鄉村產業群落,吸引人們前來旅居、培訓、度假甚至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活力。

“2021年10月,漕涇鎮被命名為上海首個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水庫村是其中最生動的案例。”漕涇鎮黨委書記錢立英介紹說,漕涇鎮將堅持在郊野公園建設全過程中,實踐具有漕涇特色的“生態修復—環境改善—民生富裕”的“兩山”轉化路徑,源源不斷向群眾釋放“綠色福利”“生態紅利”,“我們正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鼓勵更好地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將農民變成股民,定期享受分紅,實現資源從村民手里來、資金到村民手中去。”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