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寶山區委書記深入調研生物制藥產業,全生命周期優惠政策提檔升級

來源:上觀新聞2022.12.8

11月末的寶山美蘭湖畔層林盡染,湖邊的會議中心也熱氣騰騰。2022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召開之際,寶山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內的企業負責人匯聚一堂。寶山區委書記陳杰與大家熟稔地打招呼,進而交流起企業項目新進展。

這份熟稔與親切,源自一次次的線上溝通和線下會面。多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企業落戶寶山到項目開工、獲得融資,幾乎每個關鍵時刻都有區領導到一線調研,了解企業有哪些“急難愁盼”問題。“上次區領導來調研時,我們提出希望區里加大研發補貼力度,很快得到區經委回應,現已上交區生物醫藥專項支持政策項目申請表,進入評審過程。”寶濟藥業董事長劉彥君說。

寶山區領導帶隊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需求,并由分管區領導牽頭成立區級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納入相關委辦局和所有街鎮園區作為成員單位協同推進。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寶山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8.7%,增速位列全市前列;去年全區生物醫藥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超400%。兩年來,寶山全區生物醫藥企業數量翻了兩番,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從產業鏈、創新鏈發力,加速成勢。

新政策能“解渴”

“作為生物藥創新型企業,藥品上市往往要經歷漫長時間,而企業在研發階段就要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尤其是啟動臨床試驗前,場地、人工都需大量投入。”劉彥君感慨,全市層面的扶持政策往往要等藥品臨床完成后撥付資金,申請周期較長,“遠水難解近渴”。“好在目前寶山推出了生物醫藥專項政策2.0版本,令企業感到十分振奮!”

寶山區生物醫藥專項政策2.0版本,指的是近期修訂推出的《寶山區加快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今年以來,寶山區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在區領導牽頭下,反復論證,調整制定了專項政策2.0版本,旨在給予生物醫藥企業全生命周期最優惠的政策支持。

細讀這些政策會發現,寶山加大了針對新藥研制的支持力度,政策中包括“對在國內外開展臨床試驗并在我區進行轉化的新藥,根據其研發進度分階段予以資助”。除了對“已完成臨床試驗”改良型新藥的扶持,還增加了“對已開展Ⅰ期Ⅱ期臨床試驗,由我區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將在我區生產的創新藥,按照不同臨床試驗階段,給予研發投入的40%,最高分別予以1000萬元、3000萬元支持”等內容。“我們用16個字形象地概括新政策,即‘來了就給,不設上限,等比支持,按年撥付’,企業反響強烈,目前已有25家企業、2家醫院申請了48個項目。”寶山區經委副主任鄭楊說。

走訪時,區委書記陳杰還注意到這樣的聲音:有企業反映,目前區內檢驗檢測資源稀缺,企業排隊時間長,產品檢測周期長、影響上市速度,希望寶山在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園時考慮檢測需求,整合優質資源。為此,寶山區積極對接上海理工大學,并在市經信委、市藥監局、市生物醫藥產業促進中心等支持下,合作共建上海長三角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研究與檢測中心,并將于2023年投入運營。

定向輸送專業人才

“專業人才招聘不易,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掣肘”,這也是寶山區領導調研生物醫藥企業時聽到的聲音。在陳杰看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強化人才系統化培育,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助推企業和生物醫藥產業在寶山的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關鍵。”

今年9月,總投資超10億元的美迪西北上海生物醫藥研發創新產業基地開工,建成后將成為具有引領國內新藥研究與創新能力的一站式藥物研發平臺。“我們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實驗室人員需求特別大。”美迪西CEO陳春麟表示,經寶山區牽頭,企業與上海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進行藥學專業碩士的聯合培養。“對生物醫藥企業來說,時間就是競爭力,聯合培養人才將提前進入企業崗位實踐,由專業導師帶教,工作效率更高,為企業節省寶貴時間。

眼下,美迪西正與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洽談臨床前動物實驗研究員的定向培養與招募事宜。事實上,寶山早早考慮到一批企業落地、投產后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設置了定向委培補貼,鼓勵企業與高校、職業院校進行委托定向培養。

上藥寶山(上海)醫藥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王芝介紹,2019年起,母公司上藥控股和震旦學院深化合作,定向培養核心藥學服務型人才。“因為培養方式更貼近市場需求,定向班畢業生就業后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

借助上海寶山高校人才工作聯盟資源,寶山區人社局也組織了人才供需精準對接會,為14家區內重點生物醫藥企業和7所高校,尤其是高校相關專業的二級學院牽線搭橋。會上,上海桐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上海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簽訂校企合作框架協議。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