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即將上新一大批體育設施,21片環湖戶外場地!還有足球場、滑板公園等
來源:周到上海2022.12.15
為了留住人才,臨港新片區正在積極配置高品質的城市功能公共服務體系配套。為了讓產業發展帶來的人口導入與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速度及時適配,臨港正在布局建設新一批的體育設施,其中不少將于2023年投入使用,包括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項目耀雪·冰雪世界、21片進行智慧化改建和功能提升建設的環湖戶外場地等。明年,臨港新片區的居民將有更多體育運動的好去處。
“明年開放運營的綠地配套體育設施就有6處,”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商業和文體旅游處副處長何曉英介紹道。
其中,分布于環湖80米景觀帶和二環公園內,包含籃球、棒球、網球、足球、滑板等多種功能的環湖21片戶外場地將啟動智慧化改建和功能提升建設,計劃于明年5月份重新對外運營。
而位于環滴水湖80米景觀帶中、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包含帆船等水上運動項目的風帆俱樂部;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集滑板展示、零售、維修、運動、休憩于一體的極限運動場地(滑板公園);以及自行車俱樂部也都預計于明年5月份建成投運。
除此之外,樂動力黃日運動館和樂動力綠麗運動館將更早與南匯新城鎮居民見面。
樂動力黃日運動館位于紫荊花路和方竹路交叉口,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內含2片網球場、更衣室、淋浴等功能,預計明年一季度投運。樂動力綠麗運動館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含網球、羽毛球運動功能,于明年元旦起試運營。
將體育功能融合至綠地配套設施可以稱得上是綠化面積高的臨港的一大特色,而除此之外,臨港也在布局中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共3處。
其中臨港足球基地,位于藍灣社區,總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包含室外5片11人制足球場、1片7人制足球場,還有近4000平方米的室內體育綜合館,17000余平方米的綜合配套樓。臨港足球基地在建設之處即定位世界一流體育科研中心、亞洲一流綜合型訓練基地,兼顧面向大眾的運動空間和公共空間,提供包括比賽、訓練、體育娛樂、培訓等多功能在內的多元化活動空間。
而計劃于2026年建成的103片區體育綜合館將是一家區級體育場館,擬建于103社區橙和港東岸,是一所集籃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運動項目于一體的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積超3萬平方米。
目前規劃中的市級體育場館則為105青祥港體育中心,計劃選址青祥港楔形綠地內,以賽事和競技體育訓練設施為主,包含一個體育場、一個體育館,總占地面積約25.9公頃,除承接職業比賽和大型賽事活動外,也將承擔參與全民健身、為市民服務的職責。
而臨港新片區內最受期待的體育場館、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項目——耀雪·冰雪世界建設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預計明年年底正式對外運營。該項目計劃打造一個集體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滑雪勝地,內含9萬平方米的室內滑雪場和1個嬉水中心,其中,室內滑雪場以阿爾卑斯山為主題,包含超過25個雪地游樂項目,嬉水中心以北歐游輪為主題,提供室內和室外雙重體驗。
“到“十四五”期末,臨港新片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將達到2.8平方米,達到全國前列的水平。”何曉英介紹道。
有了場館,隨之而來的是場館運營。為了讓體育設施經營工作提質增效,臨港新片區也在“運營前置”,積極引入市場化運營主體。
意向運營方橙獅體育場館中心商務拓展總經理楊勇表示:“橙獅體育將依托旗下智慧場館品牌‘樂動力體育中心’,充分調動阿里生態體系內資源和技術能力,推動5G、VAR、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在體育場館領域的運用,進一步促進線上體育服務和線下體育場館的數據打通,為臨港居民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體育服務。”
更多資訊
-
?滬浙交界地,一次改名讓這座產業園變得“左右逢源”?2023.8.4
幾年前,記者到金山區楓涇鎮采訪,曾多次聽當地干部對一個產業園津津樂道:一期廠房還沒竣工,已完成了全部招商。 這個園區名叫臨港金山先進制造業基地,是金山區與臨港集團“區區合作 品牌聯動”的產物。據悉,后… 查看詳情 >
-
聚焦金色中環發展帶,這個科技總部平臺項目結構封頂2023.8.3
近日,由張江高科開發建設的張江西北區09-02科技總部平臺項目迎來重要工程節點,4棟主樓全部實現鋼結構封頂,進入幕墻施工的新階段。 項目位于張江科學城西北區核心區域,是“金色中環發展帶”上的C65科研… 查看詳情 >
-
木雕、陶藝、藝術展…上海最早的私營經濟小區地塊上,老舊廠區轉型文創產業園2023.8.3
驅車到青浦練塘,沿著老朱楓公路一直向西,到俞匯塘和螞蟥涇交界處,一大片稻田映入眼簾。那里是東厙村,滾滾稻浪左側,一個名叫“阿特麥”的文創產業園坐落于此。走進去,里面別有洞天:有陶藝課堂,有木工作坊,有… 查看詳情 >
-
靜水流深!漢口路解放大廈在歷史中誕生,在發展中孕育2023.8.2
識別一座城市的歷史文脈和品質風貌,最直觀就是建筑物。它不僅是人類生活的棲身地,亦是文明的發源地,更是鄉愁的慰藉地。 漢口路,曾經鬧中取靜,不顯山不露水。屈指算來,她竟已存在近160年了。屹立于漢口路的…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