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閔行34個家門口的“鄰里微公園”春節前建成,每個街鎮(工業區)至少一個

2023.1.5

記者日前從閔行區獲悉,今年春節前,閔行將建成34個鄰里微公園,屆時全區每個街鎮(工業區)至少有一個。這些微公園建設還邀請到14位區人大代表全程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對城市建設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作用,使公園城市建設更好地為市民服務。

據介紹,正在建設改造中的34個微公園,最大的面積不過80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近千平方米,總計超過16萬平方米,基本集中在居民區周邊。它們大部分是原來的密林或缺少休閑功能的綠地,此次建設經過改造提升,將全部打開向市民開放。

這些公園各具特色,主題鮮明。比如,位于古美的古美八村-新涇港的鄰里微公園,充分利用濱水條件,貫通主干道和街坊道路,盤活兩個小區近5000平方米狹長廢舊的沿河綠化,打造出一個功能齊全景觀現代的家門口的樂水花園親水空間。虹橋鎮選取4個重要路口的轉角,來打造“轉角yuan”系列鄰里微公園,分別為園創虹橋、緣聚虹橋、源起虹橋、圓夢虹橋,4個微公園總面積7600平方米,采用主題雕塑、花卉景觀、成片綠植等相交映。新虹街道的年輪公園,增設休閑、兒童娛樂、文化學習等功能,賦予街頭綠地更多人文特色。位于吳涇鎮劍川路虹梅南路的蝶變園,則寓意吳涇的精彩蝶變。

寶銘路(七莘路-北橫涇-新鎮路)綠地

“目前,閔行區公園總數158座,綠道總長度275公里,人均公園綠地11平方米,森林覆蓋率18.8%,已取得較好的生態成果。”閔行區綠容局局長沈軍表示,對標“十四五”規劃森林覆蓋率19.8%和人均綠地12平方米的指標,閔行綠化建設任務還很艱巨,今年的34個鄰里微公園建設,需要擼起袖子沖刺,確保年底完成。

張虹路吳中路路口西側綠地

除了數量上增多,還要功能上提升。近年來,閔行不斷強化“公園+”和“+公園”建設,將公園與商業、文化、體育、旅游相融合,建成了一批網紅打卡地,掀起了生態休閑旅游熱,城市生態布局雛形凸顯:城市空間藍綠交織、河網綠道水清岸綠、街景小品生機盎然、休閑綠地層次豐富、街道路面清新明亮,特別是水系擴綠、道路添綠、生態復綠、連點環綠一系列措施,讓城區面貌“綠”的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匯智園(劍川路-虹梅南路)綠地

不過,對照“推窗見綠、出門入園”,閔行還存在公園分布不均、綠化總量不足的問題,美麗街區和鄰里微公園建設需進一步加快推進,并按“一園一方案”“一街區一特色”標準打造成高品質休閑空間。

作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閔行區美麗街區和鄰里微公園建設將一方面突出地方特色,如莘莊、七寶、華漕、馬橋等都有深厚文化積淀,在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景觀的同時,講好舊風貌與新發展融合的故事;另一方面突出細微處見關懷,更多采用微改造改善人居環境,展示城市友好,特別是對兒童和老年人,更多從他們的需要出發,優化空間布局、完善服務功能,提升便捷性、安全性,最終實現閔行城市景觀建設的“六有”目標一一有靈魂可讀、有藍圖可繪、有功能可用、有故事可講、有人氣可聚、有保障可依。

微公園建設還邀請到14位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項目所在的鎮人大、街道(工業區)人大工委將成立由市或區人大代表2名、街鎮人大代表3名、群眾代表5名組成的項目監督工作小組,重點全程跟進監督項目建設,組織項目觀摩,協調項目遇到的困難問題,通過現場視察評議等推動鄰里微公園項目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主辦方表示,讓人民來當設計方案的“參謀官”、項目建設的“督查員”、綜合管養的“啄木鳥”,為的是攜手繪就水林人城和諧相融的畫卷,力爭使閔行成為公園城市建設的示范區。

微公園建設還開展了立功競賽活動,各參賽單位將拓展思路積極創新,充分發揮社區園藝師的作用,希望誕生更多“巧心思”和“金點子”,創造出更多更美令人一見傾心的精品街區和精品微公園。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