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 | 2019年,這條“斷頭路”將成為雙向4車道的快速通道!
來源:上觀區情2017.10.17

作為國家會展中心重要配套工程,備受關注的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迎來關鍵性節點——近日,國內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青崧號”始發掘進。
隧道采用一臺直徑14.45米的土壓平衡盾構“青崧號”進行施工,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土壓平衡盾構。“青崧”二字取自終點北青公路的“青”與起點崧澤大道的“崧”字。
part 1
打通城北快速通道
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位于閔行區北部與青浦區交界處,沿諸光路—金豐路走向,工程南起崧澤大道,止于北青公路,全長2.8公里,為單管雙層隧道,設計時速40公里/小時,建設規模為機動車雙向4車道。
諸光路通道工程預計2019年6月竣工。建成后將為青浦區與閔行區提供一條區區對接的新主干道,把“斷頭路”化為“通途”,推動兩區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它與S26入城段共同形成北部快速通道,將成為國家會展中心和西虹橋地區對外聯系的一條新通道,有效緩解延安路高架交通壓力,完善上海交通網絡覆蓋。
part 2
全預制+全友好
諸光路通道全面應用預制拼裝工藝,預制塊采用新型的機械化手臂進行拼裝,拼裝率接近90%,從根源上徹底解決傳統現澆工藝帶來的工期長、變數多以及環境問題。
工程施工臨時便道、圍墻也都已實體應用預制拼裝工藝,預制施工便道使施工現場重載路面實現預制拼裝,可反復利用,降本增效;預制施工圍擋可大幅加快施工速度,有效減少揚塵污染。
part 3
施工現場不再“大老粗”
諸光路通道距離最近的居民小區僅17米,工程將高架安裝的聲屏障搬到盾構始發井的圍擋上,有效地控制施工噪音。
盾構施工已導入全新手機APP遠程監控軟件,利用智能化互聯網手段實現對盾構施工運行參數的在線實時監控,無論身在何方均能把握最新的施工信息和盾構動態。
結合BIM模型分析,通過對隧道管片生產、運輸、隧道施工、隧道運營、養護各個階段的監控管理,提高監控效率,實現對隧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將智能建造變成現實。
優化交通配套助力“大會展”
國家會展中心總占地面積1290畝,建筑面積達147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127萬平方米,展覽面積約50萬平方米,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建筑單體和會展綜合體,2017年,國家會展中心的展會和活動規模將再次擴大,展館經營總規模預計將達到460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430萬平方米,活動面積30萬平方米,較去年又有近8%的增長。
為緩解展會期間大客流帶來的交通壓力,國展中心的交通配套正在不斷優化:
東側二層空中連廊啟用
今年上半年,連接國家會展中心與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的空中連廊正式啟用。這條全長343米的“空中綠色通道”,最大寬度達25米,可讓觀眾從國家會展中心標高8米的二層客流步行平臺直接向東穿越淶港路、小淶港、外環鐵路和嘉閔高架,步行約20分鐘可到達虹橋商務區龍湖虹橋天街、虹橋天地、虹橋高鐵站等商業場所和交通樞紐,從而充分利用國家會展中心東側道路交通資源進行集散,大大減小西側道路的交通壓力和擁堵狀況。
(部分內容來源:隧道網、上海虹橋)
更多資訊
-
“世紀劇院”第二季啟動,世紀匯廣場以精神內涵賦能商業升級2023.7.28
上海世紀匯廣場第二屆“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暨“Grow Up申長”公共藝術展演計劃近日啟動。作為世紀匯廣場打造的獨家IP,“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以共創與互動形式… 查看詳情 >
-
全面拉動“智慧”引擎!靜安這個“智慧園區”究竟“智慧”在哪?2023.7.28
園區管理人員通過特定AI攝像頭的人臉、人體算法識別,便可快速高效生成如在園區內走散兒童、黑白名單等特定人員的行動軌跡,定位所處位置,成倍縮短人工查看比對時間,大大提高了尋人效率;園區入駐企業只需點點手… 查看詳情 >
-
預計惠及10000戶家庭,寶山“數字生活100”行動計劃發布2023.7.28
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飛速發展,全方位、深層次、零距離的數字生活正在到來,打通數字新基建“大動脈”成為構建數字生活的重要支撐與堅實底座。當前,上海寶山正大力推進地下停車庫信號覆蓋… 查看詳情 >
-
?金山與普陀、臨港、商飛攜手啟動“鑫講堂·合伙人計劃”2023.7.27
今年5月,由中國商飛自主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完成商業載客首航,而今,在金山的華東無人機基地,一架展出的同比例縮小C919模型也受到了前來參觀市民的“追捧”。這個場景,正是金山區聯合中國商飛等多家… 查看詳情 >